You are currently at: stock360.hkej.com
Skip This Ads
  • 恒生指數 25104.61 61.33
  • 國企指數 8974.77 38.50
  • 上證指數 3770.92 4.71

2025年3月14日

【EJFQ信析】科企東升西降 中資股仍便宜

美國通脹意外放緩,2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增長僅2.8%,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亦只升3.1%,兩者都低於預期與前值。總統特朗普盛讚數據是非常不錯的訊息,又表示很高興看到油價下跌,認為美股將回勇。

華爾街股市借機反彈,標普500指數終止兩日跌勢,周三進賬0.49%;納指則上揚1.22%,主要是受Tesla和輝達(Nvidia)各飆7.6%及6.4%帶動,彭博編製的「科技七雄指數」更勁漲2.27%,收報22589點,與歷史峰值27620點差距由周初的20.31%縮窄到18.21%,「熊爪」威脅略為紓減。

縱使顯著回升,惟科技板塊(特別是巨型科企)相比起其他行業「傷勢」仍然嚴重,卻導致估值改善,「七雄指數」預測市盈率已從去年高位大概40倍,下降到26倍左右,目前較5年均值低超過1個標準差,接近2022年10月「熊底」時的約24倍,個別分析陸續呼籲可考慮撈底。

先不論美國滯脹風險、華府債務觸頂,又或是特朗普引發的環球貿易戰正撼動投資者情緒,對美股帶來的負面影響難言全數反映,就算技術上和估值具備「見底」條件,有否游資入市也成疑問,事關根據美國銀行(BoA)最新2月份基金經理調查顯示,看好「科技七雄」續為最擁擠交易,令受訪者所持現金倉位已降至2010年以來最低的3.5%,如今證實「睇錯市」之餘,候低買入的資金預計相當有限。

必須補充,「科企七雄」經歷了較具深度調整後估值雖回落,依然不及中資科技股便宜。以結合增長和估值的市盈增長率(Price/Earnings To Growth Ratio, PEG)分析,附【圖】所見,現時「科企七雄」PEG介乎0.812倍至2.63倍,平均約1.86倍,遠高於中資「Terrific 10」均值1倍。WisdomTree在2月底點名10隻堪與「科企七雄」媲美的中資科網股「Terrific 10」,包括阿里巴巴(09988)、騰訊(00700)、美團(03690)、小米(01810)、比亞迪(01211)、京東集團(09618)、網易(09999)、百度(09888)、吉利(00175),除了後三者外,餘下7間目前PEG都低於均值,而美團、京東、吉利更不足0.5倍,代表股價未完全反映其增長預期,吸引力進一步突顯。

無論如何,1月底DeepSeek橫空出世,投資者預測將刺激「東升西降」重現,受惠資金湧入,內地科企股價大幅造好,然而,由於早前估值低殘,即使炒高之後,跟海外科技股相比仍屬便宜,若能力爭與國際「接軌」,「Terrific 10」以至其他中資科企估值尚未見頂,續有不錯上行空間。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