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228 | +0.004 (+1.8%) |
基本數據
(百萬)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47,440 | 71,833 | 47,789 |
毛利 | 6,620 | 11,233 | 7,362 |
EBITDA | -9,171 | -1,918 | 947 |
EBIT | -9,436 | -2,185 | 794 |
股東應佔溢利 | -13,049 | -8,983 | -7,076 |
每股盈利 | -1.59 | -0.95 | -0.72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3.17 | 2.14 | 1.28 |
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房地產投資及提供物業管理服務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整體延續了弱復蘇的態勢,市場情緒普遍持觀望態度。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的增長勢頭明顯減弱。期內,重點城市新房成交累計同比下降39%,二手房成交面積累計同比下降8%。儘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穩定市場,但房價的持續下跌和交易量的萎縮,反映出市場信心不足。
在資金鏈緊張和債務到期的雙重壓力下,房地產企業面臨的挑戰尤為嚴峻。許多企業不得不通過降價促銷、資產出售、債務重組等方式來緩解壓力。該等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但也反映出市場對房地產行業的整體信心有所動搖。部分投資者和購房者持觀望態度,等待市場進一步明朗化。
自二零二四年四月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以來,政策側重點轉向「去庫存」。「517新政」後,居民信貸政策迎來利好,首付比例低至15%、取消房貸利率下限,四大一城市相繼調整限購和信貸政策。購房限制性政策持續鬆綁,財稅端購房激勵政策批量發佈。一月,中國政府宣佈推出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和白名單制度,建立以地市級為單位的房地產市場融資協調機制,確保項目交付,提振購房者的信心。期內,中國人民銀行設立人民幣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利率為1.75%,支援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重點城市出現止跌企穩的信號。目前市場仍處於存量需求釋放週期,加之當前供應和成交基本降至階段性低位,後期大概率延續企穩態勢。
本集團通過保交付、保經營及維護境內融資,為所有持份者保值作出巨大努力。年初至今,本集團(包括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合計完成交付約35,000套物業單位。在第三方機構億翰智庫發佈的《2024年1–6月中國典型房企交付套數TOP50》中,旭輝排名行業前二十。境內銷售及現金回款對本集團財務狀況及業務運營至關重要,本集團一直努力不懈,並將繼續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加快銷售及現金回款。
房地產開發
合同銷售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203.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19.4億元按年減少51.6%。本集團合同銷售金額減少是由於房地產行業營商環境艱難所致。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的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為1,657,300平方米,較去年同期減少42.8%。於有關期間,本集團合同銷售平均售價約為人民幣12,257元╱平方米。
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長三角、環渤海、中西部及華南地區的合同銷售金額為本集團合同銷售總額分別貢獻約29.7%、29.0%、29.0%及12.3%。一及二城市的合同銷售金額佔本集團合同銷售總額約87.5%。來自住宅項目的合同銷售金額佔本集團合同銷售總額約73.7%,而來自辦公樓╱商業項目的則佔餘下的26.3%。
物業銷售已確認收入
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物業銷售已確認收入約為人民幣15,840,300,000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1.6%,佔已確認收入總額78.4%。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附屬公司交付建築面積約1,246,811平方米的物業,較上年同期下跌33.4%;而已確認平均售價約為人民幣12,705元╱平方米,較上年同期下降12.3%。
已完成待售物業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有逾180項已完成物業項目,未出售或未交付總建築面積及應佔面積分別約為10,300,000平方米及5,600,000平方米。
開發中╱持作未來發展的物業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有逾120項開發中或持作未來發展的物業項目,總建築面積及應佔建築面積分別約為24,000,000平方米及14,100,000平方米。
房地產投資
本集團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投資物業相關租賃及其他服務收入約為人民幣788,700,000元,按年增加10.1%。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主要來自上海LCM置旭輝廣場、上海基旭輝天地、上海旭輝企業大廈、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及上海楊浦寶龍旭輝廣場。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有32項投資物業,總建築面積及應佔建築面積分別約為2,282,000平方米及1,664,800平方米,其中27項總建築面積及應佔建築面積分別約為1,740,700平方米及1,291,500平方米的投資物業已開始出租。
物業管理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的物業管理及其他服務收入約為人民幣3,209,000,000元,按年增加9.1%,該增加主要由於在管物業數目增加所致。
資料來源: 旭輝控股集團 (00884)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展望下半年,中央層面預計將出台更多去庫存和穩市場的政策,地方政府也將持續加碼,從供給和需求兩側共同發力以穩定市場。該等政策的提振作用將繼續發酵,推動成交量穩步回升。核心一二城市的新房成交有望企穩,二手房成交份額也將繼續擴大。核心一二城市成交的企穩將帶動全國商品房銷售降幅進一步收窄。然而,受行業下行、銷售和融資不振帶來的現金流壓力等因素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將維持在低位,並處於築底階段。
儘管面臨挑戰,旭輝憑藉多年的豐富地產開發經驗及良好的產品品質,在克爾瑞研究發佈的《2024年1–6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榜》中,排名全國第二十二名,位居行業前列。本公司積極努力做好各類基礎工作,核心管理團隊保持穩定,致力於確保交付和經營的順利進行,不斷加強自身綜合實力,持續兌現保交付、保經營的承諾。
資料來源: 旭輝控股集團 (00884)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