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3206.84 87.26
  • 國企指數 8537.34 20.79
  • 上證指數 3348.44 12.69
00008 電訊盈科
即時報價: 4.890 +0.050 (+1.0%)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38,42636,34737,557
毛利18,40218,23118,430
EBITDA12,05912,96713,209
EBIT4,3265,1045,738
股東應佔溢利158-471-300
每股盈利0.02-0.06-0.04
每股股息0.380.380.38
每股資產淨值0.720.320.21

該公司的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而該集團的主要業務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亞太地區及世界其他地方提供科技及電訊及相關服務,包括企業方案、個人流動通訊、整體家居方案、健康科技服務、媒體娛樂及其他新業務如會員獎賞計劃及金融服務;並投資及發展系統整合、網絡工程以及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業務。電訊盈科亦在香港透過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香港電視娛樂」)營運本地免費電視服務。該集團亦透過其於盈科大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盈大地產」)的權益,於發展及管理頂級物業及基建項目以及投資頂級物業中擁有權益。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香港電訊

縱然時局不定,香港電訊一直堅定執行策略重點,致力為客戶提供優質、可靠且創新的服務,進一步推動我們轉型為具靈活性的科技解決方案供應商,並鞏固我們的財務實力。香港電訊2024年的業績表現穩健,各項主要業務均錄得增長。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流動通訊業務的服務收益增長百分之五至港幣87.62億元,主要受惠於漫遊的貢獻增加、更多客戶升級至5G、後付客戶基礎增長,以及流動通訊批發收益增加。隨著旅遊全面復蘇,個人出境漫遊收益已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平,帶動年內漫遊總收益按年增長百分之三十七。漫遊總收益於2024年全面回升,已達到疫情前水平的百分之九十八。客戶持續升級至5G,於2024年12月底,我們的5G客戶基礎達到174.7萬,按年增長百分之二十五。整體而言,儘管市場競爭持續,尤其是價格敏感的市場,流動通訊業務的後付客戶基礎按年錄得3.1萬的淨增長,於2024年12月底達345.9萬。

全年流動通訊業務總收益增加百分之二至港幣114.84億元,由於消費氣氛疲弱及手機缺乏新功能,導致消費者延遲升級手機,令流動通訊產品銷售相對疲軟,部分的增長因而被抵銷。年內流動通訊EBITDA總計亦按年增加百分之五至港幣53.11億元,去年同期為港幣50.60億元。由於邊際利潤較低的流動通訊產品銷售貢獻減少,年內整體EBITDA邊際利潤改善至百分之四十六。

由於本地數據服務收益(包括寬頻收益及本地數據收益)增加百分之六至港幣135.52億元,本地電訊服務收益增加百分之三至港幣173.50億元。隨著家居智能連接裝置日益增多,以及各類應用對頻寬的要求不斷提高,市場對我們高速、可靠的光纖服務需求持續,帶動寬頻業務收益上升百分之三,已連續十七年錄得收益增長。於2024年12月底,我們的光纖入屋(「fiber-to-the-home」)連接達到104萬條,較上一年淨增加3.3萬條或百分之三。

企業業務方面,本地數據收益錄得百分之八的強勁增長,反映香港電訊作為公私營企業值得信賴的長期合作夥伴,透過5G、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雲端及網絡安全等最新技術,提供獨特的固網與流動網絡綜合方案。年內,HKT Enterprise Solutions獲得新項目合約總值逾港幣50億元,按年增長百分之十一,有助推動此分類業務的進一步增長。我們在中國內地的企業業務成功實現2024年收益達至港幣10億元的目標,按年增長百分之三十七,並有望保持增長趨勢。

儘管面對各種免費和收費娛樂服務的激烈競爭,作為香港領先的綜合內容平台,我們的收費電視業務仍保持穩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益為港幣23.20億元,去年為港幣23.65億元。鑑於視像串流服務越來越受歡迎,我們於2024年1月推出了煥然一新的Now OTT服務,市場反應理想,年內訂購用戶增長百分之十五,帶動Now TV的已安裝收費電視用戶基礎由去年的142.9萬增加至143.3萬。因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地電訊服務收益增加百分之三至港幣173.50億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國際電訊服務的收益為港幣71.07億元,去年為港幣72.97億元。雖然收益下降主要由於話音批發業務疲弱所致,但該業務的數據收益增加及市場對我們ConsoleConnect服務的需求上升。因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電訊服務總收益上升百分之一至港幣244.57億元。

香港電訊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總收益(未計流動通訊產品銷售)增加百分之二至港幣320.31億元,而總收益增加百分之一至港幣347.53億元。

香港電訊營運成本節省百分之五至港幣33.00億元,反映香港電訊不斷致力提升營運效益及推行成本優化措施,帶動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香港電訊EBITDA總計按年上升百分之三至港幣137.43億元,年內EBITDA邊際利潤改善至百分之四十。

股份合訂單位持有人本年度應佔溢利為港幣50.70億元,較去年上升百分之二。每個股份合訂單位基本盈利為港幣66.92分。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香港電訊經調整資金流上升至港幣59.73億元,較去年增加百分之三。每個股份合訂單位的年度經調整資金流為港幣78.80分。

香港電訊建議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分派每個股份合訂單位港幣45.88分。使每個股份合訂單位於2024年的全年度分派達港幣78.80分(包括中期分派港幣32.92分及末期分派港幣45.88分),相當於全數分派每個股份合訂單位的年度經調整資金流。

有關香港電訊業績詳情,包括香港電訊的EBITDA及經調整資金流對賬的詳細情況,以及香港電訊的EBITDA及除所得稅前溢利對賬的詳細情況,請參閱香港電訊於2025年2月20日公佈的2024年年度業績公告。

OTT業務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over-the-top(「OTT」)業務錄得收益港幣24.58億元,較去年的港幣24.52億元有所增加,主要來自Viu視像串流服務的貢獻,其收益增加百分之五,惟音樂串流服務MOOV的音樂活動較少令收益下降,部分增長因而被抵銷。訂購及廣告收益仍然是Viu收益的主要來源,並分別錄得百分之十五5及百分之十七5的強勁增長,但內容分銷與活動於2024年下半年的收益減少,原因是其性質較為多變,並取決於關鍵內容推出的時間,因此,對整體收益有所影響。

Viu一直是亞洲領先的視像串流服務商之一,在訂購人數和用戶互動上均保持優勢。豐富多元的內容組合成為Viu廣受歡迎的關鍵,並作為推動付費訂購及吸引本地及區域廣告商贊助的穩固基礎。透過對其龐大訂購用戶基礎與活躍用戶進行觀眾喜好分析,Viu深入了解觀眾喜愛的內容類型和主題。隨著中文劇集越來越受歡迎,Viu擴大了其內容範圍,增加了中文節目的數量及提高可及性讓觀眾更方便地欣賞,同時精心策劃一系列吸引區域觀眾的韓國和東南亞內容。

為提升2024年的訂購收益,Viu將分銷合作夥伴拓展至電訊服務供應商以外的領域。新增合作夥伴包括Grab、Trip.com及Zalora等數碼經濟領域的重要企業。此外,隨著在特定市場推出Premium+訂購用戶級別,Viu的價值主張和用戶體驗得到了顯著提升。以上方案推動Viu的訂購用戶基礎數目增長百分之十七至1,550萬5,訂購收益按年上升百分之十五5。

Viu一直採用包括廣告收益的雙軌收益模式。為進一步提升廣告收益,Viu為聯網電視推出了AVOD模式,增加了廣告庫存並吸引了希望接觸大眾富裕群眾的廣告商,使Viu能夠收取更高的廣告費。再加上越來越多廣告商贊助節目,例如對區內熱門內容的冠名贊助,帶動廣告收益按年增長百分之十七5。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OTT業務錄得EBITDA港幣3.98億元,主要由於在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的支出有所增加,以提升這些高潛力市場當中非大都會區的滲透率。再加上2025年推出的新內容,將會支持下一周期的內容分銷收益,這些投資將有助推動Viu下一階段的增長。

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

受惠於我們藝人及活動管理業務的強勁表現,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收益錄得百分之十一的增長至港幣10.57億元。惟此增長受疲軟的廣告收益影響,反映香港零售市場低迷。

2024年藝人及活動管理業務表現穩健,其中,我們旗下MIRROR、COLLAR、Sica及P1X3L等藝人的一系列演唱會非常成功,門票全數售罄,令我們的演唱會收益增加了一倍。此外,多位藝人亦於區內不同的演唱會及音樂節演出。同時,我們在香港以外地區舉辦演唱會,邀請來自日本和泰國的表演者參與演出。

ViuTV方面,我們繼續致力提升內容質素及加強與觀眾互動。我們的內容亦繼續引起較年輕觀眾的共鳴,令ViuTV成為針對此觀眾群的理想宣傳平台。ViuTV網上平台註冊會員人數按年增長百分之六至超過320萬名,可見這類年輕觀眾於數碼平台非常活躍。因此,ViuTV成功吸引了來自餐廳、飲品、食物外送服務及金融等行業的廣告商。

我們繼續發揮本集團的整體優勢,為廣告商及公共服務供應商提供全面的服務組合。我們的服務涵蓋大型製作、媒體(包括廣播及數碼)、客戶推廣活動、以及最重要是安排藝人參與活動。我們主要的項目包括與香港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及環境運動委員會合作的全民減碳大行動,以及與香港旅遊發展局合作的香港新年跨年倒數。

整體而言,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表現穩健,EBITDA為港幣1.92億元,邊際利潤為百分之十八,反映年內收益組合的轉變。

其他業務

其他業務主要包括餘下的企業方案業務及企業支援服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業務錄得收益港幣8.03億元及EBITDA成本港幣7.46億元。

資料來源: 電訊盈科 (0000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在香港電訊穩健的財務狀況支持下,電訊盈科致力培育一個具活力的創意生態圈。我們將繼續通過綜合媒體平台,為香港成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作出貢獻,同時為我們的持份者創造長期價值。

資料來源: 電訊盈科 (00008)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