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420 | 0.000 (0.0%)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3/2022 | 3/2023 | 3/2024 |
---|---|---|---|
營業額 | 339 | 375 | 394 |
毛利 | 35 | 53 | 71 |
EBITDA | 44 | 63 | 62 |
EBIT | -24 | -7.3 | -8.4 |
股東應佔溢利 | -18 | 39 | -12 |
每股盈利 | -0.07 | 0.14 | -0.04 |
每股股息 | 0.03 | 0.09 | 0.04 |
每股資產淨值 | 0.17 | 0.28 | 0.14 |
主要在香港從事提供專線公共小巴客運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六個月止
—根據運輸署公佈的運輸數字,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五個月,香港綠色小巴行業乘客量,較去年同期上升0.6%。本集團的專線公共小巴服務錄得相若升幅,期內的乘客量較去年同期(二零二三年:27,528,000人次)增加約0.6%至約27,684,000人次。儘管首批內地車長到崗有助於緩解少數路線的勞動力短缺,但畢竟首批人數有限。因此,本集團繼續面臨車長流失及年齡增加的挑戰,會限制其加密班次的能力。因此,本期間的總行車里數為約16.6百萬公里(二零二三年:16.5百萬公里),較上一期間增加0.6%。
—期內,本集團的車隊規模概無任何變動。於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公共小巴車隊規模維持在354輛(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及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354輛)及公共小巴路線增至73條(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及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72條)。於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本集團運營的居民巴士路線數目及其車隊規模分別維持在四條(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及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四條)及七輛(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及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七輛)。於期內,有兩輛舊式公共小巴被更換(二零二三年:無)。於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本集團使用276輛19座公共小巴(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275輛;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275輛),佔本集團公共小巴車隊約78%。車隊平均車齡略微增至8.1年(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7.7年;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7.2年)。—期內,56條線路的加價已獲批准,加幅介乎4.8%至14.3%(二零二三年:5條線路,約3.8%至5.3%)。
車資上漲加上乘客量上升0.6%,令期內專線公共小巴及居民巴士服務收入增加3.5%或6,763,000港元至201,36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94,597,000港元)。
—期內其他開支主要包括處置一輛公共小巴虧損535,000港元。(二零二三年:無)—期內直接成本較上一期間輕微增加4,468,000港元或2.8%至166,461,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61,993,000港元)。本集團之主要直接成本為勞工成本、使用權資產折舊、燃料成本及維修保養成本,合共佔期內總直接成本逾90%。期內該等主要直接成本變動如下:
本集團於期內的燃料消耗量輕微增加,與行駛里程增加一致。期內,柴油及液化石油氣的平均單價分別下跌2.0%以及上升7.9%。因此,期內燃料成本增加2,461,000港元或7.8%至33,841,000港元(二零二三年:31,380,000港元);
本集團為車長加薪,以應對招聘及挽留車長的挑戰,確保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來緩解勞動力短缺的影響。因此,車長的勞工成本較上一期間增加2,781,000港元或3.7%至77,83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75,049,000港元);
期內租賃公共小巴的使用權資產折舊輕微減少843,000港元或2.6%至31,429,000港元(二零二三年:32,272,000港元),是由於在三年期小巴租賃協議續約時(已於二零二三年十月一日生效)採用了較高的增量借貸利率確認使用權資產。已確認的使用權資產金額因此略為減少;期內維修保養成本為12,951,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2,960,000港元),與去年同期相若。
—期內行政開支輕微增加580,000港元或2.9%至20,389,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9,809,000港元),主要由於從中國內地引進車長的行政成本所致。—期內所得稅開支為1,821,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917,000港元)。撇除1)公共小巴牌照重估虧損之不可扣減影響3,96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25,080,000港元),2)實際租賃付款與使用權資產及租賃負債融資支出之折舊間的稅項差額,及3)兩級制利得稅稅率的影響後,期內實際稅率為15.7%(二零二三年:15.6%)。年內適用於本集團之香港利得稅稅率為16.5%(二零二三年:16.5%),惟根據政府推出的利得稅兩級制,一間附屬公司之首2,000,000港元應課稅溢利之利得稅稅率降至8.25%。
—期內,公共小巴牌照貶值幅度較去年同期顯著放緩。於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每個公共小巴牌照之公允值下跌60,000港元或7.1%至79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850,000港元)。因此,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的公共小巴牌照賬面總值相應減少至52,14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56,100,000港元),減幅3,960,000港元或約7.1%。公共小巴牌照重估全部虧絀共計3,960,000港元自本集團期內簡明綜合收益表扣除(二零二三年:25,080,000港元)。有關公共小巴牌照賬面值之更多資料,請參閱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附註12。根據適用會計準則,公共小巴牌照在各報告日會參照其市值作出重估。儘管如此,本集團所擁有之公共小巴牌照乃全部作營運用途,而非作投資之用。由於公共小巴牌照市值波動對本集團核心業務並無重大影響,故其會計重估應分開考量。
資料來源: 進智公共交通 (00077)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六個月止
於回顧期內,本集團的乘客量增加0.6%,反映穩定的需求。然而,我們注意到週末及公眾假期的客流量顯著下降,尤其是曾經受歡迎的觀光和郊野公園路線。這一趨勢表明,由於疫情後出行習慣的轉變及不利的宏觀經濟環境,工作日出行需求穩定,而對假期休閑服務卻興趣減低。
在成本方面,我們繼續面對不穩定的燃油價格及勞動力老齡化帶來的挑戰。隨著經驗豐富的車長退休,透過招聘及培訓解決這一缺口至關重要。令我們感到樂觀的是,第二批輸入內地車長預期將於本財政年度下半年開始到任,在輸入第一批車長取得成功的基礎上,有助於紓緩勞工短缺問題及提升營運能力。輸入外勞已經改善了服務和運作效率,就應對香港人口老齡化而言,此舉至關重要。我們希望政府設立常規輸入外勞車長計劃,以確保行業有穩定的勞工供應。
政府的交通政策以鐵路為優先,令小巴難以與港鐵及專線巴士競爭,從而限制我們擴大乘客群的能力。儘管本集團透過實施路線重組積極改善營運效率,以回應乘客需求,惟由於營運成本持續上升(特別是燃料成本及勞工開支),此令日後可能需要申請上調車資。
本集團敦促有關部門認識到小巴在連通缺乏鐵路服務的地區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鐵路網絡擴張的情況下。我們相信一個融合鐵路及小巴的均衡交通系統,可以滿足不同的通勤需求,提高公共交通效率。
我們希望政府在規劃北部都會區等重要地點發展時,考慮小巴服務在香港交通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集團繼續致力與有關部門及持份者合作,確保為公眾提供便捷及可持續的交通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 進智公共交通 (00077)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