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158 | +0.003 (+1.9%) |
基本數據
(百萬) | 3/2023 | 3/2024 | 3/2025 |
---|---|---|---|
營業額 | 5,175 | 1,441 | 1,619 |
毛利 | 761 | 131 | -53 |
EBITDA | 856 | -1,847 | -2,459 |
EBIT | 850 | -1,871 | -2,482 |
股東應佔溢利 | 967 | -786 | -2,340 |
每股盈利 | 0.63 | -0.36 | -0.92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0.73 | 0.43 | -0.49 |
主要於中國內地(「中國」)、新加坡及香港從事醫療與醫藥零售、電商與設備及信息產品分銷、物業發展以及物業投資及管理。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醫療與醫藥零售
於二零二三年八月,本集團收購武漢葉開泰藥業連鎖有限公司(「葉開泰藥業」)的56%股權;並於二零二三年十一月收購葉開泰藥業剩餘的44%股權股份。本集團對傳統藥店進行升級改造,啟動藥店+中醫門診模式,將部分藥店升級為涵蓋中藥茶飲、中藥膳食等的「藥店+中醫+中藥周邊大健康+」模式。自收購葉開泰藥業以來,共升級藥店+中醫門店9家,並於杭州新設葉開泰國醫館。該醫館將依託葉開泰的品牌優勢,將傳統中醫與現代健康醫療理念相結合,秉承「慢病養護醫養」中西醫結合的「大健康+」服務體系,開設中醫科、皮膚科、兒科、中西醫結合科、內科及外科六大科室。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本集團合共運營47家連鎖店,11家中醫診所,3家皮膚診所以及線上藥店。中醫門診可為顧客提供醫藥以及康復、理療及用藥諮詢等多元化的服務。隨著多個專案的開展,門店客流量及銷售額均大幅提升。
於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報告年度」),本集團之醫療與醫藥零售業務錄得營業額約人民幣190,800,000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人民幣87,800,000元),較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增加117.3%。
分部錄得虧損人民幣100,000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溢利人民幣3,800,000元)。
於本報告年度,醫療與醫藥零售業務營業額穩健增長,市場需求積極。然而,本年度新增診所的開辦費用導致年度輕微虧損。本集團將聚焦成本控制,優化各項成本驅動因素,力求實現業務可持續盈利。
電商及分銷
自二零二三年起,本集團開啟從傳統IT分銷商向電商平台的戰略轉型,逐步縮減分銷業務規模,將核心資源聚焦於電商領域。重點發力電子消費品及保健食品電商業務,已成功助力九陽、華為、小米、金龍魚、敖東等國內知名品牌開拓線上市場,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品牌管理經驗,鍛造出數據洞察、營銷運營及執行落地的核心競爭力。在平台佈局上,集團已全面入駐京東、淘寶、拼多多、唯品會等主流電商生態,構建起多形態貿易模式,實現產品面向消費者的全渠道曝光、推廣與銷售。面對內容營銷浪潮,集團精準把握市場趨勢,深度運營抖音、小紅書、快手、微信視頻號等新興社交內容平台。依託對消費者心理的精準分析,結合強大的數據洞察與用戶畫像能力,定製契合各平台特性及受眾偏好的內容,以場景化敘事搭建消費者與品牌的情感橋樑,實現共鳴傳播,推動品牌影響力爆發式增長。通過電商生態與內容平台的全域聯動,高效促進品牌商業轉化,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於本報告年度,本集團之電商及分銷業務錄得營業額約人民幣711,900,000元,較比較期間增加14.6%(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人民幣621,400,000元),分部錄得溢利人民幣13,500,000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人民幣30,800,000元)。
電商及分銷業務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引進新的產品線以優化結構,導致分部營業額增加,同時由於初期銷售費用增長,分部錄得溢利較比較期間減少。本集團將持續優化業務與庫存管理,積極應對挑戰,確保健康發展。
房地產業務
物業發展
於本報告年度,本集團物業發展業務之營業額增加8.4%至約人民幣605,200,000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人民幣558,200,000元)。分部錄得虧損約人民幣2,184,300,000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虧損約人民幣117,300,000元)。分部虧損乃由於出售物業毛利減少,預期擔保負債撥備增加所致。
於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在中國內地7個城市擁有11個物業發展項目,持作出售物業、發展中物業及未開工面積合計約為1,914,553平方米。於本報告年度,本集團在行業變化的環境下,積極推進保交付工作,物業已簽約銷售約人民幣627,280,000元,已簽約建築面積(「建築面積」)約84,792平方米,平均售價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幣7,398元。
於二零二五年五月七日,本公司(作為劣後級有限合夥人)與蘇州遨澤(作為普通合夥人)及重慶京嘉匯(作為優先有限合夥人)訂立合夥協議。本公司向合夥企業注入出售公司的全部股權之方式完成注資。出售公司的各附屬公司包括上述所有處於開發階段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本次交易完成後,本集團將不再擁有任何處於開發階段的房地產開發項目。
物業投資及管理
於本報告年度,物業投資及管理業務之營業額減少36.2%至約人民幣110,600,000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人民幣173,600,000元),分部錄得虧損約人民幣133,000,000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虧損約人民幣29,800,000元)。分部收益減少乃主要由於該分部於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比較期間」)錄得銷售物業收益約人民幣67,500,000元。分部虧損乃主要由於本報告年度內投資物業之公平值盈利減少至約人民幣10,700,000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人民幣73,700,000元)及已出租建築面積毛利減少所致。
資料來源: 北大資源(控股) (0061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將全力推行中長期發展計劃,以維持令人滿意之業績增長及達到其提高股東價值之目標,並將繼續物色與本集團發展策略一致之良好及具盈利之投資機會。
藥品零售業務
從「十二五」規劃到「十四五」規劃,國家持續出台政策支持連鎖藥店發展,鼓勵企業加強品牌建設,重點推動老字號藥店提升品牌影響力,積極引導行業向連鎖化、專業化、數字化方向邁進。國家對零售藥店的消費定位不斷豐富,尤其強調強化其在健康促進、營養保健等領域的功能,為新消費時代零售藥店的社會職能及未來發展趨勢指明了政策方向。
二零二五年四月,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衛健委)等12部門聯合發佈《促進健康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進一步深化藥店健康促進功能。方案提出,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零售藥店拓展健康管理、營養諮詢等服務;指導地方將符合條件的醫療服務項目依規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依託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台深化醫保電子處方應用,推動電子處方在定點醫藥機構高效流轉,滿足群眾便捷醫藥服務需求;發揮零售藥店執業藥師專業優勢,開展合理用藥指導、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知識諮詢宣傳,推廣科學健康消費理念。
葉開泰歷經多年發展積澱,在中醫藥領域積累了深厚資源,行業地位領先,擁有實的客戶基礎與良好的區域口碑。近年來,隨著大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中醫的認可度顯著提升,傳統中醫養生、理療逐漸成為熱門的健康消費方式。
自二零二三年八月起,公司依託葉開泰豐富的中醫藥資源,探索特色化經營路徑,將部分藥店升級為「藥店+中醫診療+中藥衍生服務(如中藥茶飲、養生膳食)」的「大健康+」模式。通過在部分門店開展自製膏方、中藥茶飲製作、養生膳食定製、中藥香牌DIY、漢服文化體驗等特色服務項目,持續提升葉開泰品牌影響力。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葉開泰國醫館在杭州盛大開業,標誌著百年醫藥品牌葉開泰正式進軍杭州市場。
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葉開泰」品牌,傳承老字號口碑,不斷優化藥品質量與服務水平;持續升級「大健康+」模式,推動藥品銷售與中醫診療深度融合,並加速模式在多區域的複製推廣。同時,充分利用微信、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台,通過公眾號運營、私域流量精細化管理等方式,強化品牌與服務宣傳,擴大線上銷售規模,致力於將葉開泰打造成為集「醫藥+醫療」「養生+體驗」「線上+線下」於一體的全方位、多元化大健康服務平台。
電商業務
在政策利好、技術迭代和消費升級的驅動下,中國數字電商市場保持著迅猛增長態勢。歷經多年發展,電子商務行業已從粗放式擴張邁向精細化運營新階段。伴隨「十四五」規劃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建設全面提速,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廣泛應用,為電子商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本集團深耕電商領域多年,現已具備京東、天貓、淘寶、拼多多、唯品會、抖音、小紅書及微信視頻號等主流電商平台的品銷一體化運營能力。同時,積極探索並積累跨平台閉環營銷經驗,打通如小紅書引流至京東╱天貓、抖音導流至京東╱天貓等鏈路,通過多品類、多品牌的實戰運營,助力客戶實現全平台生意增長。
在服務體系構建上,集團形成了一站式服務能力。前端,憑藉專業團隊完成品牌及產品精準定位,打造獨具特色的品牌主視覺和產品包裝設計,並具備線上全域投放能力;中端,擁有成熟的全平台電商運營體系,確保店舖高效運轉;後端,配備專業客服團隊,保障優質的客戶服務體驗,全方位為客戶提供多維度增值服務。面對消費者需求的分層與多樣化,集團深入探索內容化場景運營,通過強化產品價值定位、優化渠道佈局、提升服務品質,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購物體驗。
展望未來,集團將牢牢把握電商發展機遇,深耕全渠道營銷,聚焦私域流量精細化運營,強化數據驅動決策機制。同時,積極拓展跨境電商業務,探索新興技術應用場景,並加強與頭部及中小電商運營商合作,共同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通過完善供應鏈體系,打造高效運營網絡,集團立志成為品牌商與消費者之間的堅實橋樑,為品牌商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務,助力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房地產業務
自二零二二年年初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處於低迷狀態,全國物業投資及銷售均持續下滑。儘管中國政府在過往三年已推出一系列需求側支持政策,包括放寬購房限制、降低按揭利率及降低首付要求,但物業銷售並未如預期般復甦。要化解經年積累的行業風險需要一個過程,新刺激政策及措施才能產生效果。
為應對當前行業挑戰,本集團將繼續強調財務安全、革新組織架構和提升管理效能。本集團的首要經營目標是保持經營流動性和化解存量債務。本公司將出售公司的全部股權注入合夥企業後,本集團無其他處於開發階段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得以精簡本集團業務,減少本集團未來發展的不明朗因素,集中資源推動本集團在其認為前景更佳、發展機遇更大、盈利能力更強的醫療與醫藥零售及其他輕資產業務領域發展。
資產管理業務
為了實現本集團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本集團將逐步投入資源,積極發展新的金融服務業務,包括投資和管理特殊機遇資產等領域。本集團之全資附屬企業北大資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於二零二三年四月已獲得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頒發的第9類(資產管理)牌照,以進行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項下界定的受規管資產管理活動。
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資產管理公司獲委託擔任港通特殊資產回報有限合夥基金(「港通基金」)的投資經理,利用本集團在房地產行業的豐富經驗,依託在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方面的專業特長,為其附屬的地產開發項目提供管理服務。於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本集團與蘇州遨澤共同設立一間合營公司,將主要從事中國境內房地產行業的不良資產及醫療行業的投資或合作。於二零二五年五月七日,本集團與蘇州遨澤共同設立又一間合營公司,將主要從事本集團部分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債務重組和開發工作。
在資產管理業務中,本集團將關注多個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房地產行業。此外,本集團認為科技投資相關的行業具有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因此也將把目光投向此類相關行業。未來本集團將秉持嚴謹、穩健的投資原則,為股東及客戶創造更大的回報。
資料來源: 北大資源(控股) (00618)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