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4773.33 403.60
  • 國企指數 8882.95 155.32
  • 上證指數 3573.76 41.96
00590 六福集團
即時報價: 20.550 -0.450 (-2.1%)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3/20233/20243/2025
營業額11,97815,32613,341
毛利3,2304,1744,417
EBITDA1,7502,4111,868
EBIT1,3441,9181,265
股東應佔溢利1,2851,7671,100
每股盈利2.193.011.87
每股股息1.101.361.10
每股資產淨值20.8221.9622.49

主要從事各類黃鉑金首飾及珠寶首飾產品之採購、設計、批發、商標授權及零售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香港、澳門及海外

香港及澳門

於回顧年度內,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及澳門政府旅遊局發佈的統計數據,內地訪客人次皆錄得按年增長,反映區內旅遊業持續復甦。然而,受整體消費力疲弱影響,香港及澳門的旅客人均消費水平下滑,導致本集團於兩地的零售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反映宏觀經濟環境及消費模式轉變對本集團業務帶來一定程度挑戰。

本集團於回顧年度在香港的零售收入下跌20 . 0%至5,087,290,000港元(2024年:6,355,946,000港元)。於2025年3月31日,本集團在香港經營的店舖為58間自營店(2024年:54間)。來自澳門的收入則下跌28.5%至2,068,985,000港元(2024年:2,892,400,000港元)。於2025年3月31日,本集團在澳門共設有19間自營店(2024年:18間)。

海外

本集團於回顧年度內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於2025年3月31日,本集團總共經營31間海外店舖(2024年:21間),包括於美國及澳洲各設有5間,馬來西亞4間,及於加拿大3間自營店,另外於柬埔寨,菲律賓及泰國分別各設有4間,老撾及澳洲則各設有1間品牌店。

於回顧年度內,香港、澳門及海外市場的零售收入減少20 . 4%至7,870,911,000港元(2024年:9,885,611,000港元),佔香港、澳門及海外市場整體的97 . 6% ( 2024年:98 . 4% )及本集團整體收入的59 . 0%(2024年:64 . 5%)。其分部溢利則減少7 . 9%至969,025,000港元(2024年:1,052,531,000港元),佔該等市場整體的89 . 0% ( 2024年:89 . 2% )及本集團整體的58 . 2%(2024年:48 . 9%),其分部溢利率為12 . 3%(2024年:10 . 6%)。若撇除香港、澳門及海外市場所承擔的黃金對沖損失,其分部溢利上升4.6%至1,141,064,000港元(2024年:1,090,959,000港元),經調整後的分部溢利率則上升3 . 5個百分點至14 . 5%(2024年:11.0%)。

另外,因在回顧年度內增加4間海外品牌店,香港、澳門及海外市場的批發收入上升35.6%至147,480,000港元(2024年:108,739,000港元),佔香港、澳門及海外市場總收入的1.8% (2024年:1.1% )及本集團整體的1.1%(2024年:0.7%),其分部溢利則為69,348,000港元(2024年:80,752,000港元),佔該等市場整體的6.4%(2024年:6.8%)及本集團整體的4.2% (2024年:3.8% ),其分部溢利率為47.0%(2024年:74.3%)。由於批發業務的分部溢利包含分部間銷售至自營店的利潤,倘分母計入分部間銷售,其分部溢利率為3.3%(2024年:3.0%)。若撇除批發業務承擔的黃金對沖損失,此分部溢利則上升44 . 0%至138,656,000港元(2024年:96,318,000港元),經調整後的批發業務溢利率上升5 . 4百分點至94.0%(2024年:88.6%)。

此外,品牌業務收入增加9 . 0%至49,577,000港元(2024年:45,466,000港元),佔該等市場總收入0 . 6% ( 2024年:0 . 5% )及本集團整體收入0 . 4%(2024年:0.3%),其分部溢利增加8.6%至50,395,000港元(2024年:46,394,000港元),佔該等市場整體的4.6%(2024年:3.9%)及本集團整體的3.0% (2024年:2.2% ),其分部溢利率為101.6%(2024年:102.0%)。

總體而言,於回顧年度內,香港、澳門及海外市場的收入減少19 . 6%至8,067,968,000港元(2024年:10,039,816,000港元),佔本集團整體收入60 . 5%(2024年:65 . 5%)。其分部溢利則減少7 . 7%至1,088,768,000港元(2024年:1,179,677,000港元),佔本集團整體的65.3%(2024年:54.8%),其分部溢利率為13 . 5%(2024年:11 . 7%)。若撇除所承擔的黃金對沖損失,其分部溢利上升7 . 8%至1,330,115,000港元(2024年:1,233,671,000港元),經調整後的分部溢利率上升4.2個百分點至16.5%(2024年:12.3%)。

香港、澳門及海外市場的整體同店銷售為- 26 . 2%(2024年:+ 35 . 7%),其黃金及鉑金產品之同店銷售為-30.1%(2024年:+42.0%),定價首飾產品則為-14.1%(2024年:+18.7%)。

內地

縱然於回顧年度內金價高企,加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和關稅不確定性增加,猶幸內地市場的零售業務於下半財年逐步改善,因此內地全年零售收入上升10 . 4%至3,160,312,000港元(2024年:2,863,294,000港元),佔內地市場整體的59.9%(2024年:54.2%)及本集團整體的23.7%(2024年:18.7%),其分部溢利為57,381,000港元(2024年:194,322,000港元),佔內地市場整體的9 . 9%(2024年:20 . 0%)及本集團整體的3 . 4%(2024年:9 . 0%),其分部溢利率為1.8%(2024年:6.8%)。內地的整體同店銷售增長為-11.9%(2024年:-2.4%),定價首飾產品的同店銷售從去年的- 21 . 3%收窄至- 14 . 0%,而黃金及鉑金產品之同店銷售增長則為-11.5%(2024年:+1.9%)。若撇除零售分部的黃金對沖損失,其分部溢利上升27.8%至277,070,000港元(2024年:216,831,000港元),經調整後的分部溢利率上升1.2個百分點至8.8%(2024年:7.6%)。

雖然內地市場的鑽石產品需求仍然疲弱,但受年內推出的定價黃金產品新系列帶動,批發業務收入跌幅大幅收窄至- 12 . 2%至1,258,784,000港元(2024年:1,433,852,000港元),佔內地市場收入的23 . 9%(2024年:27 . 1%)及本集團整體的9 . 4%(2024年:9 . 4%)。因收入減少,加上較低毛利率的黃金批發銷售佔比上升、政府補貼縮減及人員優化所產生費用,令其分部由溢利轉為虧損55,295,000港元(2024年分部溢利:105,332,000港元),佔內地市場整體的-9.5%(2024年:10 . 8%)及本集團整體的- 3 . 3%(2024年:4 . 9%),其分部溢利率為-4.4%(2024年:7.3%)。由於批發業務的分部溢利包含分部間銷售至自營店的利潤,倘分母計入分部間銷售,其分部溢利率將為- 4 . 0%(2024年:6 . 6%),若撇除批發業務所承擔的黃金對沖損失,此分部虧損會減少至23,814,000港元(2024年分部溢利:115,021,000港元),經調整後的批發分部溢利率下跌9.9個百分點至-1.9%(2024年:8.0%)。

內地市場品牌業務收入減少13.6%至854,231,000港元(2024年:989,000,000港元),佔內地市場收入的16 . 2%(2024年:18 . 7%)及本集團整體的6 . 4%(2024年:6.5%),其分部溢利則減少14.5%至575,367,000港元(2024年:673,311,000港元),佔內地市場整體的99 . 6%(2024年:69 . 2%)及本集團整體的34 . 5%(2024年:31.3%),其分部溢利率為67.4%(2024年:68.1%)。

為針對不同顧客群的需求,本集團採取多品牌策略。本集團將熱門產品系列發展成獨立店舖,包括以全球首創的精湛製金工藝而聞名的「G o l d s t y l e」及主打古法黃金工藝見稱的「福滿傳家」。另外,本集團亦開拓不同的品牌及副品牌,包括針對輕奢市場和年輕新一代群體的「金至尊」、「L o v e LUKFOOKJEWELLERY」及高端市場的「六福精品廊」。

於2025年3月31日,本集團於內地共有3,179間店舖(2024年:3,490間),其中包括2,707間「六福」店舖(2024年:3,030間)、231間「金至尊」店舖(2024年:213間)、27間「Goldstyle」店舖(2024年:56間)、37間「六福精品廊」店舖(2024年:27間)、160間「福滿傳家」店舖(2024年:146間)及17間「L ove LUKFOOKJ E W E L L E RY」店舖(2024年:18間)。於回顧年度內,本集團在內地淨減少了329間「六福」品牌店(2024年:+169間),而「六福」自營店數目則增加6間(2024年:-1間)。

於回顧年度內,內地「六福」品牌店整體同店銷售增長為- 10 . 2%(2024年:+ 1 . 6%),而其黃金及定價首飾產品的同店銷售升幅則分別為- 9 . 6%(2024年:+7.6%)及-11.9%(2024年:-13.6%)。

於回顧年度內,內地電子商務業務收入增加0 . 4%至1,844,463,000港元(2024年:1,837,085,000港元),佔內地零售收入的58 . 4%(2024年:64 . 2%)及本集團零售收入的16.7%(2024年:14.4%)。其黃金及鉑金產品的銷售佔比為92.1%(2024年:91.9%),而其定價首飾產品則為7.9%(2024年:8.1%)。

整體而言,來自內地市場收入減少0 . 2%至5,273,327,000港元(2024年:5,286,146,000港元),佔本集團總收入39.5%(2024年:34.5%)。其分部溢利則減少40 . 7%至577,453,000港元(2024年:972,965,000港元),佔本集團整體的34 . 7%(2024年:45 . 2%),由於分部溢利率較高的品牌業務佔比下降,令其分部溢利率減少至11.0%(2024年:18.4%)。若撇除內地市場所承擔的黃金對沖損失,其分部溢利為828,623,000港元(2024年:1,005,163,000港元),經調整後的分部溢利率則下跌3.3個百份點至15.7%(2024年:19.0%)。

資料來源: 六福集團 (00590)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多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及國際地緣政治有增無減的緊張局勢令金價持續攀升。

金價急升雖然會影響銷售,但毛利率的提升將有助減低銷售下跌的影響。在消費者適應高金價後,黃金銷售有望回復正常。另外,隨著珠寶工藝技術蓬勃發展,本集團將會積極推廣定價黃金產品及鑽石鑲嵌足金定價產品,以取代18 k金鑽石鑲嵌產品。

在有效的品牌推廣及產品差異化策略下,集團於2025年4月1日至6月21日期間的整體同店銷售進一步改善,內地市場的同店銷售增長至近兩成,而港澳市場則大致持平。隨著定價首飾產品組合持續優化以及內地市場的改善,集團業務有望於2025/26財年餘下月份取得更佳表現。

在本集團的全方位支持下,金至尊集團於2024 / 25年度展現出強勁的業務成長和顯著的營運改善,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九個月的收入達7.12億港元,較2024年3月31日止十二個月升近兩成。毛利率增加7個百分點至35%。倘不計及黃金對沖虧損的影響,其於內地的零售、品牌及電子商務業務及整體業務皆轉虧為盈。於2025年4月1日至6月21日期間,其內地市場的同店銷售亦錄得近兩成增長。相信在各方面的持續優化下,金至尊集團將會成為本集團成長的重要驅動力。

美國關稅政策持續影響全球經濟,中美關係緊張,內地政府正著力構建「雙循環」戰略佈局,大力促進內需和推出多項政策扶持樓市及資本市場。本集團因此對於內地中長線業務前景仍感審慎樂觀,未來仍將會擴展內地市場,並計劃於2025 / 26財年淨增設50間店鋪。此外,本集團看好海外市場的龐大發展潛力,因此將投放更多資源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並計劃於本財年在海外市場將約淨增長20間店舖。另外,本集團亦計劃於澳門市場淨增設2間店舖。

本集團已訂立從2025/26財年開始的新三年企業策略,以「海外市場拓展」、「市場導向產品」及「營運效益優化」作為三大重心,以助推進本集團業務的未來增長。

資料來源: 六福集團 (00590)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