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165 | -0.016 (-8.8%)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449 | 549 | 481 |
毛利 | 94 | 88 | 97 |
EBITDA | -66 | -62 | -64 |
EBIT | -82 | -78 | -78 |
股東應佔溢利 | -1.9 | -82 | -77 |
每股盈利 | -0.01 | -0.32 | -0.30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3.12 | 2.87 | 2.49 |
主要業務包括:(i)分銷遊戲機;(ii)放貸;(iii)印刷品製造及銷售;(iv)藝人管理、唱片及電影製作及分銷;(v)物業發展與投資;(vi)證券買賣;及(vii)印刷產品貿易。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放貸業務
放貸業務主要指本集團於香港之放貸業務。
本集團於香港的放貸業務由華泰財務國際有限公司(「華泰」)進行,其為一間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及《放債人條例》(香港法例第163章)所指的持牌放債人。
所有潛在客戶之貸款申請須經主管人員根據華泰的貸款審批內部指引(「內部指引」)進行審閱及審批。為評估貸款申請是否應獲批准,主管人員將( i )收集及核實潛在客戶所提交之資料及證明文件(包括但不限於身分證明文件、銀行賬單、商業登記文件、架構圖及財務報表等);及(ii)評估潛在客戶擬提供抵押品(如有)之價值及質素。
如有必要,亦須對借款人及抵押品進行盡職調查。
如主管人員有意於完成整個信貸審批程序後授出貸款,彼將根據內部指引並參考(包括但不限於)客戶之背景及信譽、所提供抵押品(如有)之性質及價值、現行市場利率以及主管人員認為適當之其他相關因素等各種因素釐定貸款條款。其後,貸款文件將隨之準備,而客戶須按照貸款文件所載之還款時間表提供已簽署及遠期銀行支票。
倘有關授出貸款之最高適用百分比率(定義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超過5%,則貸款申請將提交董事會,而董事會將召開會議以考慮及酌情批准有關貸款申請。
本公司將根據客戶的信用度情況,經考慮彼等之違約記錄(如有)、於貸款期限內及時支付利息之能力及貸款與抵押品之比率,對已授出貸款之可收回性作出定期評估,以確保採取適當的後續行動以避免潛在信貸風險。一般而言,發生違約事件即會向客戶發出提醒函。倘貸款逾期超過兩個月,華泰將視乎情況考慮採取法律行動。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有9名借款人(包括2個企業實體及7名個人),應收貸款賬面總值分別為20,400,000港元及10,500,000港元。所有應收貸款均以位於香港之物業押記、股份質押或個人擔保作抵押。
於本年度授出之新借貸總額約為6,5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約6,000,000港元),而本集團貸款組合之平均貸款年利率約為16.1%(二零二三年度:年利率約18.0%)。
於本年度,貸款利息收入減少約12 . 2%至約5,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約5,700,000港元),及分類虧損約為779,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分類收益約3,100,000港元)。收益減少及分類虧損主要原因為(i)本年度的貸款組合減少;及(ii)就應收貸款確認減值虧損淨額約3,2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減值虧損撥回約389,000港元)。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已對本金額約29,800,000港元的應收貸款的數名借款人採取法律行動,其中於過往財政年度已計提減值虧損約26,800,000港元。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法院已就應收貸款約27,200,000港元作出判決,而借款人並未支付。董事會將在適當時候向本公司股東(「股東」)提供更新情況。
本集團存在信貸集中風險,原因是應收貸款總額共計約19,4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約25,400,000港元)的53%(二零二三年度:53%)乃結欠自兩名(二零二三年度:三名)獨立第三方。五大借款人的應收貸款賬面總值約為25,9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32,800,000港元)。
應收貸款預期損失率是根據客戶的過往信貸虧損經驗以及彼等就應收貸款質押之抵押品之公平值而估算。對於以位於香港之物業押記作擔保總額為約16,074,963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約29,171,479港元)的應收貸款,鑒於抵押品之公平值高於相關應收貸款的賬面值,董事認為違約損失率屬低水平。由於此等抵押品的緣故,本集團並無就該等應收貸款確認任何虧損撥備。有關剩餘應收貸款賬面總值18,645,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19,114,080港元),經考慮債務人於本年度持續拖欠還款,本集團已就該等應收貸款確認減值虧損淨額約3,239,000港元。
製造及銷售業務
該分類指為全球各地客戶製造及銷售印刷產品,如包裝盒、標籤、紙製品及購物紙袋。
本年度分類收益增加約5.3%至約365,1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約346,600,000港元),該增加主要由於來自海外及國內客戶的包裝及標籤產品銷售訂單增加所致。銷售訂單增加主要由於(i)本集團已確保一些新客戶於本年度會下達較高的銷售訂單數量;(ii)通過提升工廠的生產及營運效率向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及(iii)我們部分客戶於二零二三年度推出其去年延遲推出的新產品。
於本年度內,製造及銷售業務的分類虧損率約為4.7%(二零二三年度:約14.6%),分類虧損率減少主要歸因於以下因素:
(i)本年度毛利率增加7.1%至約18.5%(二零二三年度:約11.4%),此乃主要由於(a)材料消耗率較二零二三年度下降約3.2%;及(b)生產員工成本總額及其他相關開支較二零二三年度減少約3.5%,此乃由於在二零二三年年末及本年度採納多項成本節省計劃所致;及
(ii)銷售及行政員工成本及其他相關開支較二零二三年度減少約4.2%,此乃由於在二零二四年年中起採納多項成本節省計劃所致;
(iii)出售固定資產的收益約1,9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出售虧損約397,000港元);及
(iv)本年度確認的預期信貸虧損撥回淨額約524,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預期信貸虧損淨額約727,000港元)。
音樂及娛樂業務
該分類收益主要包括演唱會及表演收入、唱片發行收入、宣傳收入及音樂作品特許收入。
分類收益增加約18.0%至約4,7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約4,000,000港元),而本年度分類收益約為433,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分類虧損約3,400,000港元)。收益增加主要由於音樂作品特許收入及舉辦活動收入增加所致。約75%之分類收益來自網上音樂平台之音樂作品特許收入,所產生之相關營運成本較低,導致該分類有所改善。
物業發展業務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擁有兩個物業發展項目(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兩個)。於本年度,一個項目涉及本公司非全資附屬公司清遠市中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中清」),而另一個涉及本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大印刷(清遠)有限公司(「中大清遠」)。
中清
中清於中國清遠持有兩幅商業地塊(「清遠土地」)的土地使用權。於二零一四年六月十八日,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深圳市中星國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星國盛」)就(其中包括)其提供之股東貸款人民幣23,479,330元之償還事項向深圳寶安區人民法院(「該法院」)對中清提出民事訴訟(「該訴訟」)。於二零一四年六月十九日,根據中星國盛就凍結及保存中清總值人民幣23,400,000元之資產提出之申請,該法院頒令,於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至二零一六年六月二十三日期間凍結及保存清遠土地(「凍結令」),旨在確保中清有充足資產向本集團償還股東貸款。
該訴訟先後於二零一四年八月十八日及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進行兩次聆訊。於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五日,本集團接獲由該法院發出而日期為二零一四年九月三十日之民事調解書(「該文件」),當中確認:(i)本集團及中清確認,中清結欠中星國盛合共人民幣23,479,330元;( i i )中清同意向中星國盛償還合共人民幣23,479,330元,連同自二零一四年六月十八日起至償還日期(即該文件生效日期起計15日內)止之累計利息;及( i i i )倘中清未能償還協定金額,則中星國盛有權要求中清支付違約利息,金額按同期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利率之兩倍計算。
如本集團中國法律顧問所告知,該文件之生效日期為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五日,因此,中清之還款限期為二零一四年十月三十日。於二零一四年十月三十日,中清尚未向中星國盛償還未償還之股東貸款及應計利息。
於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七日,中星國盛向該法院提交有關延長凍結令有效期之申請,而有關申請已獲接納。延長後之凍結令有效期自二零一六年六月十三日起直至二零一九年六月十二日止。該法院於二零一九年五月十五日將凍結令的限期進一步延長至二零二二年五月十二日,並於二零二二年四月十四日進一步延長至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二日。
於二零二二年,本集團開始對中清展開強制執法程序以將清遠土地拍賣出售(「強制執行」)。有關強制執行的進一步詳情已於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的通函披露。股東已於二零二二年七月十五日舉行的本公司股東特別大會上通過決議案以批准強制執行。本集團已向該法院提呈於二零二二年七月開始強制執行之申請,而該法院已於二零二三年度完成所有內部審查程序。然而,由於中國物業發展市場自二零二三年年末開始低迷,本公司經審慎考慮後決定暫緩任何行動。本公司將密切監察中國物業市場的市場情況,並於適當時開始拍賣。本公司將適時向股東提供進一步更新。
中大清遠
本集團透過中大清遠於中國清遠擁有一幅總面積約208,000平方米(「平方米」)之土地,並正在發展一個產業園(「中星工業園」),當中包括多幢工業大廈、商業大廈、公寓及宿舍。有關樓宇擬用於租賃或出售。該發展計劃於二零二零年三月獲廣東清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批准,並得到清遠市政府大力支持。
建設狀況: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星工業園總建築面積為約183,000平方米,其中約70%的建築工程已完成及由中大清遠聘請的獨立建築公司審查或審查中。本集團預期額外約10%的建築工程將於二零二五年完成。上述總建築面積約183,000平方米佔中星工業園估計總發展面積約44%。
銷售狀況:
於本年度,中大清遠已向買方交付多幢工業大廈及多個宿舍單元,並於本年度確認收益約71,400,000港元。直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中大清遠已向買方交付約83,000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佔中星工業園估計總發展面積約20%)。預期於二零二五年相關建築工程及審查程序完成後向買方交付更多工業大廈及宿舍。
於本年度,中大清遠已就約3,700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與獨立第三方訂立多份租賃協議,包括宿舍內的生活園區及商舖。該等指定作租賃用途的面積已根據本集團的會計政策重新分類為投資物業,進一步詳情披露於下文「物業投資業務」一節。
中大清遠已與多間中國的銀行訂立多份合作協議,據此,中大清遠已同意為該等銀行向購買中星工業園內工業大廈的買方可能會授出的按揭貸款就買方償付責任提供階段性擔保。階段性擔保下中大清遠的擔保責任將於完成物業的相關按揭登記及╱或收到銀行的相關登記證明後予以解除。如買方將透過按揭貸款支付物業之部分購買價,則房地產開發商應為尚在開發中的物業之買方提供以按揭銀行為受益人之階段性擔保,此乃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一般商業慣例。
於本年度,當地政府已發出若干工業大廈的房產證,銀行已完成物業的相關按揭登記,該等階段性擔保已解除。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之或然負債約為18,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約133,900,000港元),該等或然負債與中大清遠提供的以按揭銀行為受益人之階段性擔保有關,而相關房產證仍未發出。
分類虧損主要由於本年度收益減少,此乃由於中國經濟狀況低迷導致越來越多買方延遲其擴大或搬遷工廠計劃。
物業投資業務
於本年度,物業投資業務包括在香港及中國出租若干商業單位、工業大廈及宿舍。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該業務涉及本集團四項(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三項)物業。第一項為香港元朗的商業物業(「元朗物業」),其自二零二三年八月一日起已出租予一名關連人士(具有上市規則賦予之涵義),以經營卡拉O K門店。第二項物業為位於中國北京的商用物業(「北京物業」),其已出租予一名獨立第三方。
第三項物業為位於中國深圳的本集團自置工廠的其中一幢工業大廈(「深圳物業」),其已自二零二三年十二月起出租予一名獨立第三方。第四項物業為中星工業園的物業。
於本年度,中大清遠與獨立第三方訂立多份租賃協議,以將中星工業園宿舍內的若干生活園區及商舖出租。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租期較長或正在磋商中的面積已從待售物業重新分類至投資物業。
來自出租該等物業的總租金收入約為7,6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約為2,800,000港元)。該分類收益增加乃主要受惠於深圳物業在二零二三年底新租出並於本年度確認收益所帶動。
根據本集團之會計準則,本集團之投資物業按市值列賬。於本年度,公平值虧損約22,2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公平值虧損約6,100,000港元)入賬列作本集團的「其他收益及虧損」,主要由於該業務錄得分類虧損。本年度公平值虧損主要來自於元朗物業。元朗物業之公平值減少乃主要由於周邊地區之市場價值及租金價值較低所致。
貿易業務
貿易業務的收益減少至約26,8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約29,200,000港元)主要是由於本年度來自香港客戶的收益減少。分類虧損較二零二三年度錄得輕微減少至本年度約2,2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約2,300,000港元)。分類虧損減少主要由於經營開支因採納成本節省計劃較二零二三年度減少約14%。
證券買賣及股本投資業務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透過其他全面收入按公平值列賬(「透過其他全面收入按公平值列賬」)之股本工具及透過損益按公平值列賬(「透過損益按公平值列賬」)之金融資產約為22,6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38,000,000港元)。於本年度,本集團於該業務錄得分類虧損約5,600,000港元,主要由於就香港上市證券投資錄得公平值虧損約5,2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約1,600,000港元),入賬列作「其他收益及虧損」。於本年度,錄得已變現虧損約74,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度:無)。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的投資包括9間聯交所主板或GEM上市公司的證券、離岸投資基金、兩間香港私人公司及一間中國私人公司。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各項投資之賬面值均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展望二零二五年,由於全球市場繼續受經濟及政治不明朗因素所籠罩,本集團預期將面臨各種逆境的挑戰。該等挑戰包括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長期的政治及經濟緊張局勢,以及各國貿易關稅的增加,其進一步提高生產成本,對出口商品的需求造成負面影響。此外,該等因素或會削弱各類產品客戶的購買力,尤其在製造及銷售業務以及貿易業務分類中。為應付複雜多變的形勢,本集團將審慎審查所有業務分類的策略,並審慎地多元化發展及擴展其業務。
放貸業務
由於市場競爭加劇,本集團將於擴大放貸業務的貸款組合時承擔預計風險。本集團將繼續與其他放貸公司合作以吸引更多新客戶。鑒於環境不斷變化,本集團將持續分配更多財務資源,透過以審慎方式識別新貸款交易。
製造及銷售業務以及貿易業務
於二零二五年,本公司業務將面臨各種挑戰及機遇,尤其在製造及銷售業務中。中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及其他國家之間的政治及經濟緊張局勢可能會加速將產品生產從中國轉移至其他國家。此外,各國貿易關稅的增加可能進一步提升進口材料及商品的價格,或會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消費者購買力。該等因素可能會對本集團印刷產品的出口銷售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中國國內市場印刷公司間的競爭將愈加激烈。為此,本集團將致力提升其採購能力並提高生產效率,以降低該分類的整體生產成本。隨著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高預計將繼續創造新的商機,促使本集團投入更多資源提供環保印刷解決方案。
上述因素均會對有關業務的出口及國內銷售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本集團將審慎制定本集團擴展目標市場分類的銷售策略,並預留足夠現金流量以應付任何超出預期的突發或長期不利情況。本集團亦將繼續於二零二五年參與更多海外及國內貿易展銷會,以接觸更多新客戶。此外,本集團將進行機器升級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其生產活動的不良比率及人力成本。
此外,為應付印刷行業所面對的挑戰及提高有關業務的盈利能力,本集團將繼續加強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i )通過升級機器與設備以提升效率及效益,以及精簡工廠的生產流程以減少營運及生產導致的浪費情況,從而以較低成本增加工廠的產能;( i i )加強人才招聘、提供增值服務及持續提升技術基礎設施;( i i i )採購替代材料、核實其質量及與供應商磋商更優惠的條款;及(iv)探尋在各國的合作機會,以減輕在中國徵收關稅的影響,並探索更多業務機會,以擴大客戶群。
本集團採納的所有策略將進一步鞏固其在未來數年應付未知挑戰的核心能力。
在貿易業務方面,本集團將繼續分配出更多資源,以擴大及發展香港、海外及中國的銷售團隊,繼而擴大客戶基礎、優化產品組合及向現有及目標客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音樂及娛樂業務
本集團將於海外及中國大灣區持續分配更多資源以擴大音樂作品特許業務及演出業務。
物業發展業務
如上文「業務及財務回顧」一節中「物業發展業務」各段所述,就中清而言,鑒於近期中國物業市場的不利形勢,本集團將重新評估有關清遠土地開發的風險及盈利能力,並據此審慎策劃強制執行的方案及投標策略。本集團將適時向股東提供進一步更新資料。
就中大清遠而言,本集團將繼續分配額外資源至中星工業園的銷售及市場推廣活動,提供更廣泛的銷售選擇以吸引潛在客戶並滿足彼等購買需求。同時,本集團計劃在中星工業園引進更多零售商鋪及娛樂設施以提升提供予當地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及種類。此外,視乎中星工業園中現有未出售工業大廈的銷售進度,本集團或開展餘下面積的施工工程(如認為適當)。
物業投資業務
誠如上文物業發展業務所述,本集團將在中星工業園引進更多商舖及娛樂設施。就元朗物業、北京物業及深圳物業而言,於二零二五年度本集團將繼續出租予現有租戶。本集團將持續監察香港及中國的租賃市況並於必要時調整策略。
證券買賣業務
本集團預計,由於全球經濟不穩定,於香港上市的股本證券公平值於可預見將來會持續波動。有鑒於此,在進行任何證券投資前,本集團將密切監察與潛在被投資方有關的市場概況及市場數據,並將於購入後關注投資表現以及以審慎方式對投資策略作出必要調整,以紓緩極端市場波動的影響。
資料來源: 中星集團控股 (00055)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