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5441.60 471.92
  • 國企指數 9082.63 165.78
  • 上證指數 3684.70 18.78
00435 陽光房地產基金
即時報價: 2.360 +0.030 (+1.3%)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6/20226/202312/2024
營業額8037831,236
毛利8037831,236
EBITDA272150202
EBIT272150201
股東應佔溢利103-28-173
每股盈利0.06-0.02-0.10
每股股息0.250.220.27
每股資產淨值8.368.067.53

主要業務為擁有及投資於可提供收入之香港寫字樓及零售物業,目標為向基金單位持有人提供定期及穩定且具備持續長遠增長潛力之現金分派,及提高物業組合之價值。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陽光房地產基金整體物業組合的租用率於2025年6月30日為89.2%,相對2024年12月31日之91.3%,其中寫字樓租用率下降至90.0%(2024年12月31日:92.0%),而零售租用率則為87.6%(2024年12月31日:90.1%)。

反映充滿挑戰的營商環境,寫字樓及零售物業組合分別錄得8.5%及7.1%的續租租金負增長,以致整體續租租金負增長為7.7%。於2025年6月30日,寫字樓物業組合的現行租金較六個月前輕微下降1.2%至每平方呎港幣31 . 7元,而零售物業組合之數字則穩定於每平方呎港幣65.5元。於報期間,寫字樓及零售物業組合的續租率分別為66%及70%。

就寫字樓物業組合而言,大新金融中心的租用率於2025年6月30日為90.6%,相對六個月前之92.2%,主要由於新訂租約較少,而其現行租金則保持平穩於每平方呎港幣36. 3元(2024年12月31日:每平方呎港幣36.9元)。與此同時,受本地經濟放緩影響,市場對傳統乙級寫字樓的需求平淡,可見於Strand 50的租用率下降至82.9%(2024年12月31日:89.2%)。相反,豐怡中心的租用率回升至87.0%,而鄰近之富時中心的租用率則為92.5%,顯示該兩項毗鄰物業作為旺角區服務性行業樞紐之韌性。

零售物業組合方面,上水中心購物商場的租用率於2025年6月30日為87.0%,較2024年年底之91.4%為低,惟其現行租金則錄得輕微上調至每平方呎港幣105.2元。與此同時,由於新都城一期從事教育服務的一位租戶於2025年第二季度遷出,其租用率下降至87.1%(2024年12月31日:91.7%),現行租金則為每平方呎港幣53.9元。

西九匯的租用率於2025年6月30日提升至79.5%。然而,於報期間其收入表現受到租金保證完結以及就其主要餐飲租戶租約重組所作之撥備的負面影響。

資料來源: 陽光房地產基金 (00435)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基於美國難以預測的政策議程將預期持續,全球經濟之不確定性將繼續伸延。在此背景的同時,中國經濟正加快步伐並有望成為亮點,憑藉其積極的財政及貨幣刺激措施,預計將提振消費支出及刺激境內活動,並應當為利好香港的因素。

直至目前,香港商業物業市場尚未受惠於相對穩定的經濟環境,因市場仍面對持續嚴峻的阻力。因此,於2025年下半年租賃到期的租約(按可出租面積計算,約佔陽光房地產基金的寫字樓物業17%及零售物業20%)預計仍面臨續租租金負增長的壓力。故此,嚴格的成本管理已成為首要任務。報期間,管理人於個別乙級寫字樓物業已開始實行智能控制系統以改善營運效率,並推出H‧COINS會員計劃以提升顧客參與度。展望未來,管理人將加速推進房地產科技舉措的應用,以進一步簡化勞力密集程序及緩解成本上升的風險。

資本開支方面,即將展開的工程主要涉及設施升級,當中包括大新金融中心的升降機更換計劃,以及新都城一期地面樓層的翻新工程。與此同時,西九匯的優化工程亦已動工,可望於2025年年底前竣工。

美國現行貨幣政策因受到關稅上調和能源價格上升所帶來的潛在影響而仍具不確定性。然而,管理人欣然報,於未來12個月內到期的借貸之再融資安排進展良好,而理想的意向價格顯示陽光房地產基金的財務實力。管理人亦繼續致力將可持續發展元素融入資本管理安排。

總括而言,儘管預計營運上的障礙仍將持續,但融資成本可能下降或有助紓緩可分派收入的壓力。管理人將繼續專注維持投資組合的收益能力,並為基金單位持有人帶來可持續及長遠價值。

資料來源: 陽光房地產基金 (00435)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