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5270.07 249.25
  • 國企指數 9039.09 89.84
  • 上證指數 3699.76 33.31
00330 思捷環球
即時報價: 0.099 +0.001 (+1.0%)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7,0635,91242
毛利2,8782,50841
EBITDA72-1,850-408
EBIT-642-2,547-417
股東應佔溢利-664-2,339-1,227
每股盈利-0.23-0.83-0.43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1.500.690.06

主要從事以其自有國際知名品牌ESPRIT設計的優質成衣和非服裝產品之零售、批發分銷及批授經營權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年度面臨嚴峻挑戰,需要本公司作出艱難的策略性決策,同時還要應對快速變化且不利的商業環境,尤其是在歐洲。近年來,尤其是由於烏克蘭的地緣政治衝突、高昂的能源成本,以及冠狀病毒大流行爆發後,本集團的主要市場歐洲的宏觀經濟環境不佳,嚴重影響了本集團的業績表現。導致該業務表現令人失望的關鍵因素包括持續的結構性問題阻礙了本集團降低經營開支的能力以及本集團為確保本公司未來更有前景而採取的重組措施所帶來的短期不利影響。

本集團過去十個財政年度中有七個錄得本公司股東(「股東」)應佔虧損,收入由截至二零一六年六月三十日止財政年度的177.88億港元持續下跌至本年度的15.93億港元(來自持續經營業務及已終止經營業務)。本集團的歐洲附屬公司(特別是位於德國的附屬公司)因通貨膨脹、利率上升及能源價格不斷上漲而蒙受極高的經營成本,而冠狀病毒大流行及在烏克蘭的持續地緣政治衝突的持續影響令情況進一步惡化。該等挑戰損害並削弱了本集團的歐洲附屬公司的財務狀況,加上遺留成本(如對規模不適當的零售空間進行長期租賃的高額租金)、勞動力過多相關的過高勞動力成本、來自過時且無效的信息技術架構的成本,以及產能過剩的物流框架。綜上所述,這些問題共同導致現有的業務模式在財務上不穩健且難以持續,導致歐洲業務的流動資金萎縮、受限及不足。過去幾年,本公司已提供大量財務支援以維持該等歐洲附屬公司的營運,然而,儘管作出這些努力,歐洲未來業績改善的潛力仍然有限,並且已損害本公司業務的整體財務狀況及穩定性。這些因素迫使本公司作出艱難的決定。

本公司於日期為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二零二四年四月八日、二零二四年五月十五日、二零二四年五月三十一日、二零二四年六月三日及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的公佈中披露,兩家位於瑞士的附屬公司、一家位於比利時的附屬公司、七家位於德國的附屬公司以及一家位於丹麥的附屬公司已向相關主管法院申請破產、自我管理程序及預防性重組(統稱「歐盟破產程序」)。此外,於二零二四年下半年,誠如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四年七月二十二日、二零二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及二零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的公佈所披露,一家位於荷蘭的附屬公司、兩家位於香港的附屬公司及兩家位於美國的附屬公司亦在相關主管法院啟動破產程序、進行債權人自願清盤及申請破產(連同「歐盟破產程序」,合稱「破產程序」)。

歐洲附屬公司的破產程序對本集團的表現產生重大影響,有必要將其取消合併並全面重新評估本集團日後的的經營模式。雖然該等事件對本公司的已呈報數據造成不利影響,但亦促進了向輕資產及以批授經營權為核心的業務模式的戰略轉變,旨在確保本公司的長期健康、可持續性及盈利能力。本年度,本集團錄得股東應佔淨虧損12.27億港元,而相應年度則錄得淨虧損23.39億港元。

如綜合財務報表附註3所示,本集團本年度來自持續經營業務及已終止經營業務的收入減少73%至15.93億港元,導致毛利減少76%至5.98億港元。本集團重組亦導致虧損縮減,主要由於取消合併產生的一次性收益27.12億港元以及持續經營業務及已終止經營業務營運成本減少21.95億港元。然而,虧損的減少部分被以下各項抵銷:

(i)與商標、使用權資產、物業、廠房及設備相關的減值虧損合共21.44億港元(由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1.19億港元及來自已終止經營業務的20.25億港元組成),及

(ii)存貨撥備、應收賬款減值撥備及向一家合營公司貸款減值撥備合共13.04億港元(由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2,800萬港元及來自已終止經營業務的12.76億港元組成)。

儘管因破產程序而停止其大部分零售、批發及電子商務業務,本公司仍致力維持Esprit品牌的全球影響力,並將繼續致力維持及提升其品牌價值(其被認為是本公司最寶貴的資產)。由於在傳統零售模式下維持歐洲業務需要大量資本投資,故本公司有必要轉向更具資本效益及以批授經營權為核心的業務模式。此戰略轉型使本公司能夠更有效地運用其資金,消除維持庫存的需要,並顯著降低與倉儲、生產及未售出存貨相關的成本。

通過淘汰高成本的遺留基礎設施,本公司已為這一新發展方向做好準備。本公司保留歐洲以外所有地區的Esprit商標權,透過允許本集團內的商標持有人向第三方授權,以品牌和知識產權換取特許權使用費,為發展及擴大其批授經營權業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誠如二零二四年中期報告「展望」一節所述,批授經營權模式與傳統零售模式相比具有主要優勢,尤其是在資本效益及規模化方面。通過與授權合作夥伴合作,本公司避免於製造、經銷及零售運營方面投入大量資本投資,從而確保更可預測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並降低運營複雜性。此外,授權合作夥伴負責基本投資,包括人員招聘及營運資金,使本公司得以在毋須同比增加運營成本的情況下進行擴張。此模式可提高效率,同時產生由特許權使用費驅動的穩定收入。

此策略強調與具備區域市場影響力或在特定產品類別擁有專業知識的授權合作夥伴的合作。授權合作夥伴將根據當地喜好調整其策略及產品供應,從而確保產品系列精準契合當地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所有產品均由授權合作夥伴獨立設計、開發、採購及分銷,故與該等活動相關的經營風險將由彼等全部承擔。因此,監督及管理該等授權合作夥伴成為本公司的工作重點。

為成功實現這一轉型,本公司正重點布局向擁有龐大境內消費市場的國家及地區擴張,如大中華地區及北美,以充分釋放增長潛力及規模效應。這些市場因具備成熟的零售環境、強勁的消費者需求和整合的供應鏈,為快速擴張提供了重大機遇。截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已於大中華地區及北美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通過該等近期達成的合作夥伴關係,本公司能夠充分利用授權合作夥伴的寶貴在地市場知識,以及彼等在電子商務的專業知識、成熟的基礎設施及分銷網絡。此外,將產品類別從過往以服裝為重拓展至多元化產品類別,是本公司旨在開拓新收入來源的關鍵戰略舉措。

除大中華地區及北美外,本公司正與一名現有被授權人就拉丁美洲地區的現有授權續約進行最終確認。本公司亦正積極與其他潛在戰略合作夥伴接洽,以探索將Esprit的商標授權至不同地區和產品類別的商機。

在選擇戰略合作夥伴時,本公司根據若干關鍵因素以遵循嚴格的審查程序,包括但不限於品牌一致性、供應鏈能力、市場專業知識及分銷實力。此外,本公司尋求在當地市場具有廣泛網絡並有能力推動有效產品擴張的合作夥伴。透過審慎篩選合適的合作夥伴及充分利用批授經營權模式的優勢,本公司旨在最大限度地實現Esprit全球品牌的可持續變現。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授權策略,本公司的目標是優化品牌價值,同時確保多個主要地區和產品類別的可持續增長。

資料來源: 思捷環球 (00330)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隨著本公司通過相關主管法院對其位於美國、香港及歐洲的附屬公司啟動破產程序,以及終止之前專注於重資產的零售、批發及電子商務業務的經營模式,本公司已開始向輕資產及以批授經營權為核心的業務模式戰略轉型。此次轉型將使本公司能夠減輕與採購、分銷及零售業務相關的龐大資本開支以及與舊有業務基礎設施相關的高成本的沉重負擔。虧損實體(尤其是正在進行破產程序的歐洲附屬公司)取消合併後,本集團的財務狀況已顯著改善。本公司認為與Esprit品牌有關的知識產權是其最寶貴的資產,並致力於維持Esprit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同時重振並進一步提升其品牌價值。

於二零二四年十月就前德國附屬公司訂立和解協議及相關文件後,本公司將從fasbra SE(即Deichmann SE的全資附屬公司)收取fasbra SE於十(10)個財政年度期間Esprit時裝業務於歐洲產生的收入淨額(不包括於歐洲鞋履業務產生的任何收入)的25%。作為交換,於歐洲經營Esprit時裝業務所需的所有知識產權連同所有附帶權利及義務、若干域名及若干社交媒體賬戶及有關美國鞋履的特許權將轉讓予fasbra SE。除上述者外,本公司於全球保留所有Esprit商標,為發展及擴大其授權經營權業務奠定基礎。

本公司認為其獨特的優勢對授權及知識產權管理模式的成功有重大貢獻,包括但不限於:

1)獨特的品牌傳承:Esprit是為數不多的可追溯至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美國傳統品牌之一。在成立之初,ESPRIT就抓住了加州酷炫風的精神:打破常規、具開創精神、充滿活力,蘊含行動主義的底色。與歷史短暫的新創品牌不同,Esprit成立於一九六八年,可以激發消費者對一九八零年代至二零零零年代的懷舊情結,這些消費者預期具有可觀的購買力,從而為獲授權方提供強而有力的價值主張;及

2)全球覆蓋範圍:標誌性的Esprit標誌仍被全球消費者廣泛認可,在全球範圍內擁有重要的影響力和覆蓋。Esprit的大眾市場定位使獲授權方能夠利用全價值區間的多元渠道佈局產生最大的收入,進而為本公司產生更多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本公司未來的策略是優先擴張批授經營權業務並將其轉型為知識產權管理模式。

本公司已與大中華區及北美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並積極與其他潛在戰略合作夥伴合作,就多個地區的Esprit知識產權探索授權經營權機遇。此外,各地理區域可細分為產品類別,使專業運營商可確保產品質量及效率,從而推動收入增長,而單一綜合運營商可能無法實現。透過審慎選擇合適的合作夥伴及利用批授經營權模式的優勢,本公司旨在以可持續的方式最大化Esprit的全球品牌的變現率。

除了在各關鍵業務區域內與審慎選擇的合作夥伴進行合作外,本公司擬通過以下關鍵流程經營授權經營權業務,以實現有效運營及最佳績效:

1)市場研究:進行廣泛的市場研究,以了解不同市場的行業趨勢、消費者偏好及競爭格局;

2)品牌管理:作為Esprit品牌形象的主要管理人,確保各批授經營權產品及地區的一致性。建立並維護反映Esprit傳統的品牌指引,同時確保所有品牌計劃與Esprit專注於質量、可持續性和消費者吸引力的價值觀保持一致;

3)批授經營權及分代理管理:與現有和潛在的授權合作夥伴及╱或獲授權方協商和管理授權經營權協議。物色和監督授權合作夥伴及分代理,以優化市場研究及收入。為分獲授權方制定績效目標,確保其符合本公司的戰略目標及Esprit的品牌誠信。專注於高潛力品類,促進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消費者忠誠度的合作;

4)產品及創新策略:與授權合作夥伴合作批准設計、確保產品質量以及維持並進一步提升品牌聲譽及品牌價值。專注於服裝、配飾及生活用品等核心類別,以鞏固Esprit的市場影響力。激勵授權合作夥伴優先考慮環保材料和可持續發展生產,以提升品牌價值。與授權合作夥伴、設計師及網紅合作,打造秉承Esprit時尚前衛形象的獨家系列;

5)品牌重塑和消費者參與:通過重新引入標誌性元素吸引懷舊粉絲和新世代受眾,重振Esprit品牌。突出具有環保意識及可持續發展的時尚選擇,以符合當前消費者的偏好;

6)市場推廣、社區參與及營銷:制定及協調市場推廣策略,通過各種渠道(包括數碼化市場推廣、社交媒體及傳統廣告)推廣批授經營權產品,突出Esprit獨特的懷舊風格及現代風格。與關鍵意見領袖及網紅合作,加強數碼渠道的參與度,同時覆蓋新老受眾;及

7)分銷管理:與本公司現有的線上和線下合作夥伴合作,簡化批授經營權產品的分銷,產生額外的收入來源。

憑藉與審慎選擇的合作夥伴的合作以及對關鍵流程的一絲不苟,本公司相信新業務模式前景可期,對本公司及其股東有利。批授經營權業務屬輕資產、非資本密集型性質,將帶來穩定且不斷增長的收入來源。通過將業務及相關風險轉移至授權合作夥伴,本公司將減輕採購、分銷及存貨管理的負擔。此轉移使本公司能夠將資源集中用於戰略的知識產權管理及品牌的市場推廣。此外,批授經營權模式使本公司能夠選擇具有當地市場專長的戰略合作夥伴,從而有助於提高市場滲透率及收入增長,同時盡量減少對單一全球獲授權方的依賴。此戰略轉移終使本公司得以持續獲得成功並創造長期價值。

資料來源: 思捷環球 (00330)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