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600 | +0.010 (+1.7%) |
基本數據
(百萬)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12,596 | 10,484 | 7,949 |
毛利 | 908 | 1,037 | 860 |
EBITDA | 375 | 480 | 443 |
EBIT | -61 | 70 | -2.6 |
股東應佔溢利 | 23 | 23 | 51 |
每股盈利 | 0.01 | 0.01 | 0.02 |
每股股息 | 0.00 | 0.01 | 0.01 |
每股資產淨值 | 0.65 | 0.65 | 0.64 |
從事製造和買賣發動機及發動機部件、汽車零部件及附件以及專用汽車、鋼材貿易,以及提供用水及動力供應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三個主要業務分部(即(1)汽車動力系統;(2)汽車零部件及其他工業服務;及(3)商用整車)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業務表現及評估詳情如下:
汽車動力系統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汽車動力系統分部之總收入(以對外銷售為基準)為人民幣1,737,084,000元,較去年減少30%,主要由於傳統燃油輕型商用車市場整體承壓,客戶訂單減少所致。
以柳州五菱柳機動力有限公司(「五菱柳機」)為主的附屬公司於本年度出售發動機(包括用於混合動力系統的發動機)合共約153,000台,較去年大幅減少約38.6%。年內業務量主要來自燃油汽車的發動機型號(如M20B)及其他動力系統。而新能源汽車產品穩步增長,但應佔比重仍然較小。原因是市況相對艱難的情況下,汽車客戶延遲推出新車型。
同時,鑄件產品輕微上量,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鑄件產品銷售約1,178,000件,較去年增加逾25%。二零二三年新建成的60萬台氣缸蓋毛坯生產線亦為該分部未來鑄件產品的進一步擴張奠定了基礎。
由於業務量下降及計及該分部之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人民幣32,000,000元,該分部於年內錄得經營虧損人民幣32,018,000元,而二零二三年則錄得經營溢利人民幣25,686,000元。面對當前嚴峻及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該分部一直致力於實施控制其經營成本及開支的措施,由於實施該等成本控制措施,二零二四年下半年的本分部虧損情況已適度緩解。
年內,汽車動力系統分部向核心客戶上汽通用五菱的銷售額約為人民幣695,037,000元,較去年大幅減少約48%。其中,大部份收入來自銷售於二零二三年推出的M20B高熱效率發動機,而來自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車業務的貢獻(涵蓋混合動力系統及電動汽車控制系統和相關部件)仍然較小。
同時,向其他客戶的銷售額(主要包括福田汽車、東風汽車、長安汽車、江淮汽車及上汽大通等銷售發動機組,以及向比亞迪一級供應商銷售發動機氣缸部件)減少至人民幣1,042,047,000元,佔該分部總收入約60%。
除發動機氣缸部件的收入錄得溫和增長外,由於當前嚴峻的營商環境,向其他客戶銷售發動機組之銷售額均錄得不同程度的下跌。儘管面對這一不利情況,該分部持續向其他客戶推出成熟產品及新產品(包括新能源產品),令該分部可利用行業內的市場需求增量,推動其未來業務增長。
為應對未來中國汽車行業向新能源汽車的轉變,該分部已制定策略,將自身定位為多維多方面汽車動力系統供應商,現已完成「傳統動力技術升級+新能源動力融合發展」的產品布局,該策略同時緊密配合母公司—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汽車」)於年內為整個集團未來發展制
定之「菱勢工程」之實施。一方面,該分部將繼續為傳統燃油汽車製造商開發高效低排放發動機,同時,亦將推廣其產品,包括電動汽車的發動機、電動汽車控制系統及相關零部件,以及不同類型的混合動力車型,按菱勢工程「131戰略」,以打造成為國家級中小排量節能混合動力系統前領企業為目標。
考慮到多變的業務環境及愈趨激烈之市場競爭情況,於過往數年,於實施產能擴張項目計劃時,該分部已著重於生產設施之可擴展性,從而使生產及經濟效率在彼等產品型號的差異及訂單規格的限制下能保持平穩,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市場需求。
為進一步擴大產品範疇及提升技術能力,五菱柳機亦已就生產升級高效低排放發動機產品積極實施開發項目,從而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尤其針對乘用車及新能源汽車範疇。除了為合規政策而實施的升級項目外,還制定了現有車型的升級項目及新型號產品,旨在擴大我們在商用車和乘用車領域的客戶群。
新一代H系列超高效發動機、甲醇發動機和氫內燃機順利完成開發,推動本集團醇氫油氣多燃料發動機平台的紮實發展,獲公認為國內同類發動機中的首創,標誌著本集團在實現「雙碳」目標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該策略發展從根本上使該分部在未來業務發展中擁有行業競爭優勢。
繼去年該分部新開發的高熱效率阿特金森發動機量產後,五菱柳機憑藉其具備必要之垂直整合元素(即自製鑄造部件)以及涵蓋1.0L至2.0L的全面產品範圍,已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
產品方面,五菱柳機開發的M20B高熱效率發動機已於二零二三年成功上市,並已成為該分部的主流產品,應用於客戶的多款車型。該分部相信M20B的業務勢頭將於未來數年持續不斷,並將為該分部的業務表現作出一定貢獻。
與此同時,五菱柳機開發的高效率、高性價比混合動力汽車總成逐步獲得客戶訂單,繼續為分部業務作出貢獻。HEV混動總成產品的上市標誌著該分部從傳統燃油車用動力成功向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轉型升級。
通過兩電(電機和電機控制器)核心發展能力構建,該分部已佈局了HEV、PHEV、REEV及BEV等多種技術路線的動力整合式產品,並根據汽車製造商的需求,開發出先進、高效、節油的混合動力系統產品。根據初步研究,與同級別的傳統燃油汽車相比,該分部的HEV混合動力汽車能節省30%以上的油耗。
該分部HEV混合動力解決方案的上市也使得本集團成為廣西地區首家具備混合動力綜合能力的供應商,這得益於其三個主要部件的生產及技術能力,即發動機、電機及電機控制器系統。事實上,該分部推出的HEV混合動力解決方案市場反響熱烈。
發動機智能製造工廠亦已通過國家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整合發展試點示範認定,其中僅有三個人的缸體缸蓋車間,其加工精度和智慧化程度極為理想。
在汽車行業「新四化」發展趨勢帶來商機的推動下,加上長期以來在汽車發動機領域的業務地位,本集團有信心汽車動力系統分部能在未來數年盈利能力不斷加強。
汽車零部件及其他工業服務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汽車零部件及其他工業服務分部之總收入(以對外銷售為基準)為人民幣5,460,853,000元,較去年減少約10.9%,主要由於年內受市場週期性因素及嚴峻營商環境影響,客戶訂單減少。
儘管上述業務量減少,但受惠於高毛利產品銷量增加及政府補助收入,使該分部的盈利能力顯著提升。年內錄得經營溢利人民幣153,934,000元,較去年增加約68.3%。
由附屬公司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五菱工業」)經營之汽車零部件及其他工業服務分部繼續擔當上汽通用五菱大部分關鍵汽車配件(包括其電動汽車型號)主要供應商之角色。年內,通過本集團或我們之聯
營公司向上汽通用五菱之銷售(範圍包括制動器及底盤系統組件、車橋、車身部件、內飾及外飾等產品,如座椅、駕駛座、保險槓等),因市場週期性因素及不利營商狀況而略微下跌,但仍持續為該分部及聯營公司收入作出極大貢獻。
為進一步擴張和實現多元化,該分部繼續開展各種業務擴展計劃,向其他客戶,如長城汽車、奇瑞汽車、北汽福田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東風小康、比亞迪等推廣其零部件產品,並持續豐富供貨品類,年內進展良好,與去年相比略有增長。於回顧年度內,來自其他客戶銷售額保持平穩,維持約人民幣2,300,000,000元,佔分部總收入約42%,該比例較上年度溫和上升。
為進一步將產品及服務延伸至其他客戶,本集團近年亦於湖北省荊門市設立生產基地。建立荊門生產基地主要是為向長城汽車供應汽車零部件,其發展令人滿意。二零二四年荊門生產基地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729,173,000元,同比增長超過一倍,其中所售產品中50%以上配套新能源車型,未來業務潛力十分樂觀。
同時,年內向本集團從事製造新能源汽車業務的聯營公司五菱新能源的銷售額亦逐漸增加至人民幣110,455,000元,產品涵蓋生產電動物流車的各種汽車零部件。
憑藉長久累積之豐富業界經驗,本集團旗下汽車零部件及其他工業服務分部已積累了領先全廣西、乃至整個中國西南地區的機械汽車製造的比較優勢。該分部所供應產品範圍廣泛,可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而其生產設施亦可靈活擴展,以確保充分迎合客戶之特定需要。同時,該分部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並積極開拓市場,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產品方面,該分部通過不斷的市場多元化努力,積極優化產品市場結構,抓住汽車向新能源領域轉型的趨勢,在產品附加值上下足功夫,打開高端車型、新能源車型的市場。來自這些多元化項目的市場反應令人鼓舞。
在微型電動驅橋產銷自推出後累計突破1,500,000套件後已進一步鞏固及優化該分部在傳統燃油及電驅動性能車橋之全方位優勢。配套上汽通用五菱明星產品五菱繽果副車架、後扭梁、減速器。同軸式電驅橋配套長安、瑞馳、江淮等車企,迅速實現商業化落地。同時,拿到了奇瑞、吉利等頭部企業旗下主流新能源商用車電動橋配套訂單。產品開發方面,鼓式EPB實現國產化,線控制動產品亦實現從0到1的突破,已在福田裝車驗證,有望突破量產。皮卡和非承載式SUV的前、後橋產品已經在長城、福田等主流市場量產應用。如多連杆靜音級高端整體式燃油橋首次搭載坦克、山海炮系列等高端皮卡。
該分部還致力於及時凝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新動能,支撐和引領我們高質量發展的經營目標。於二零二零年已完成建成國內首條超高強鋼管熱氣脹成型生產線,填補國內空白,解決行業「卡脖子」技術難題。二零二四年,已拓建第二條生產,繼續承接長城、比亞迪等訂單。加工方面,具備全流程全自主螺旋傘齒輪開發能力,在全國屬於第一梯隊,並已承接比亞迪螺旋傘齒輪產品。本集團製造品質水準已達到國際汽車企業之較高標準,同時具有成本優勢。
於過往數年,本集團已於中國採取戰略步驟以自柳州的單一生產點經營轉變為省際間生產集團,於廣西、山東、重慶及湖北設有工廠。憑藉該分部現在擁有超過200萬台套汽車零部件的綜合年生產管理能力,於企業規模及核心競爭力方面取得同步擴展及發展,與此同時,為本集團日後的業務增長及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
同時,本集團於印尼的海外生產廠房受到客戶訂單若干延誤的影響,導致回顧年度內業務量減少。儘管如此,作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大的國家,且近期經濟發展情況良好,印尼汽車產業具有巨大的業務潛力,本集團對此持樂觀態度,並認為本集團於印尼之汽車零部件業務表現將於近期逐步提升。
本集團於印度就中國知名汽車生產商汽車零部件業務而設立之小規模生產亦於二零二四年繼續保持盈利。
商用整車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五菱工業經營的商用整車分部的總收入(以對外銷售為基準)為人民幣718,758,000元,較去年大幅減少約60.9%。儘管業務量大幅下降,但由於若干重組活動及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實施,該分部於年內維持盈利業績,年內錄得經營溢利人民幣75,919,000元。
本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於二零二二年底完成重組,將本集團新能源汽車的組裝業務轉移至本集團的聯營公司五菱新能源,以及本集團自二零二三年下半年起對改裝汽車的重新定位策略,其中本集團更專注於改裝服務亦直接導致該分部的業務量減少。
除此之外,年內整體經濟環境不利,市場需求嚴重疲弱,商用整車分部的業務量因此受到不利影響。
於回顧年度,五菱工業售出約7,300輛各型號的汽車。其中,改裝車及其他類型車輛(主要為觀光車)的銷量分別減少至約4,200輛及3,100輛。改裝汽車銷量的下降主要由於本集團下述的重新定位策略,而整體不利的經濟環境導致市場需求疲弱,亦於年內產生若干不利影響。
隨著本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於二零二二年底完成重組工作,部分生產設施轉移至五菱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於市場的應用快於預期,該分部一直審慎考慮其燃油改裝汽車的業務策略,從而減慢於該特定業務分部的進一步投資。因此,年內改裝汽車的業務量受到嚴重影響。本集團正就改裝汽車制定合適的業務策略,可能涉及與其他業務分部及其客戶的合作。
商用整車分部配備全面化汽車裝配線,涵蓋焊接、塗裝及裝配等生產過程。本分部可生產不同類型經特別設計之汽車型號以迎合市場不同需要,例如觀光車、高爾夫球車、微型廂式運輸車、冷藏車、警車、消防車及電動物流車。客戶包括政府部門、公營機構、大大小小私營企業以至個人客戶。產品主要銷往全國各大省市之本土市場及海外市場,其中觀光車、高爾夫球車等產品重點出口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埃及、非洲等市場。
商用整車分部之實力源於五菱長年累月之業界經驗,並已形成「多品種、小批量、專業化」較強的綜合能力。事實上,本集團所設計及開發之型號主要以「五菱」作為品牌名稱,本身已是市場上優質產品及服務之象徵。
過往數年,本集團亦不斷開發更高質量及更多功能的商用汽車,例如熱
銷的側開式微型廂式運輸車(地攤車)、電動物流車及冷藏車,以迎合市場需求及提升監管標準。本集團相信,新型號產品業務之開發,將有利於本分部之業務表現。目前,本集團之商用整車分部工廠位於柳州、青島及重慶。
事實上,於下文所述重組活動前,該分部在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取得重大突破。此外,該分部亦逐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覆蓋全國的經銷網絡。
更值得一提的是,該分部還將產品延伸至全球汽車行業領軍國家日本、美國等海外市場。該分部繼續充當主要銷售代理商,這些訂單的銷量預計將於未來數年逐步增加。新能源汽車分部的扎實業務平台和經驗基本上為本集團如下所述於二零二二年進行之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重組活動鋪好道路。
為加速本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擴張,把握新能源汽車市場分部不斷增加的商機,本集團(包括本公司及五菱工業)與廣西汽車成立合營企業並成立五菱新能源。五菱新能源於二零二二年開始營運,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包括極具競爭力的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等新能源智能出行產品。五菱新能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汽車動力系統
展望未來,該分部將繼續專注研發及落實現有與新產品(包括適用於新能源汽車之產品)之營銷方案,以保持於此細分市場之競爭力。本集團相信,貫徹實施菱勢工程「131戰略」定下之目標,成功推出的高端型號產品在上汽通用五菱、五菱新能源及其他客戶之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增加以及引進其他新的高端產品將提升該分部之商業潛力及技術能力,從而為其未來數年之盈利能力帶來貢獻。
汽車零部件及其他工業服務
展望未來,為配合菱勢工程「131戰略」之實施,該分部將以打造成為國家級生產輕微型驅動橋及汽車車架前領企業為目標,積極向配套中高端車和新能源車轉型,同時持續優化客戶結構,從目標客戶產品全生命週期全系列車型來綜合考慮提早佈局,狠抓技術研發、提升產品品質、積極開拓市場,確保業務及產品轉型升級以達致持續健康發展。
商用整車
展望未來,商用整車分部將憑藉其他分部的支援(即汽車動力系統分部及汽車零部件及其他工業服務分部)繼續推進新產品研發、技術改進及產能提升等工作。本集團相信,本分部仍面對多方面挑戰,惟憑藉我們屹立於行業的競爭實力,對該業務分部之長遠商業潛力依然充滿信心。
資料來源: 五菱汽車 (00305)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