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4.410 | +0.010 (+0.2%) |
基本數據
(百萬)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78,761 | 84,725 | 86,971 |
毛利 | 18,376 | 20,860 | 18,286 |
EBITDA | 7,727 | 8,504 | 7,922 |
EBIT | 4,991 | 5,685 | 4,726 |
股東應佔溢利 | 2,320 | 2,447 | 2,187 |
每股盈利 | 0.34 | 0.34 | 0.29 |
每股股息 | 0.09 | 0.10 | 0.09 |
每股資產淨值 | 4.35 | 4.36 | 4.56 |
主要從事航空產品研究、開發、製造和銷售及相關工程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但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面對極富挑戰的形勢,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准確把握高質量發展總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本集團聚焦發展戰略,緊抓低空經濟戰略機遇,致力於引領直升機產業及低空經濟產業的科技創新、先進創造、開放合作,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各項業務穩步開展,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直升機業務緊抓發展機遇持續增強核心競爭力。AC332直升機完成多項試飛,適航取證穩步推進。AC系列直升機持續打造空中遊覽、城市管理等應用場景,推進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化建設,進一步激活低空經濟發展生態圈。AC312E直升機完成亞冬會傷員轉運演練,直8與AC311A直升機協同實施立體化森林滅火,AC311直升機完成新疆等地山洪救援任務。
教練機業務實施精益改進。江西洪都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加快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和數字航空能力建設,推動基礎制造及生產交付能力有效提升。
航空配套系統及相關業務持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光電」)民機與工業互連產業園正式落成投產,推動產業創新升級;成都凱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配套「新舟」700大氣數據計算機與起落架控制單元完成安全試驗;蘭州飛行控制有限責任公司交付大型貨運無人飛機高升力系統裝機件;
慶安集團有限公司、太原航空儀錶有限公司配套AS700D電動型飛艇首飛成功;
天津航空機電有限公司AG600四型機載軟件通過中國民航局審查。
航空工程服務業務平穩發展。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聚焦勘察設計業務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拓展新質新域市場。
應用「預制鋼管混凝土疊合長柱」專利技術,推動建築業高質量綠色發展;中標民航發動機維修基地項目,穩固發展民航發動機維修工程咨詢設計領域;實施西安碑林博物館文物防震預防性保護項目,助力重型文物防震保護。
持續推進公司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品牌價值不斷提升。本集團以「雙碳」戰略為牽引,推動全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科研生產模式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堅持回報股東,切實維護投資者權益;堅定履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航空科技、產業和文化優勢,探索開展應急救援、低空經濟等航空產業融合項目,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資料來源: 中國航空科技工業 (02357)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二零二五年下半年,國際環境複雜多變,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低空經濟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已成為重塑區域競爭格局、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關鍵賽道。隨著低空經濟領域政策
體系不斷完善、技術創新持續突破和資本市場深度參與,中國低空經濟產業將進一步釋放活力與潛力。作為低空經濟發展中的「主力軍」,本公司將緊抓低空經濟給航空產業帶來的新發展機遇,培育競爭新優勢、打造增長新引擎、開闢產業新賽道,全力推動現代航空工業體系建設。
二零二五年下半年,本集團將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更好地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全力建設世界一流的航空高科技產業集團:
1.積極謀劃「十五五」發展規劃。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以科技創新激活新質生產力培育;
2.持續提升直升機核心競爭力。強化技術攻關,持續增強技術研發能力;加強市場需求捕獲,打造具有行業引領力的明星產品,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傳播力;
3.加速低空經濟產業布局。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低空經濟應用示範中心;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高效整合資源,強化協同創新,加快推進低空經濟創新產品佈局;持續拓展應用場景,賦能低空經濟快速發展;
4.強化科技創新。優化創新生態,推動創新聯合體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
5.不斷提升可持續競爭力。加強資源協同,鞏固機載系統業務領先優勢;推動智能制造創新升級,積極推進數智化轉型;
6.推進企業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系統推進現代化轉型,不斷提升企業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動綠色航空發展,構建開放融合的綠色航空產業體系;及
7.提升品牌價值。加強市值管理,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宣揚航空文化,講好航空故事,持續提升品牌形象。
資料來源: 中國航空科技工業 (02357)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