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5270.07 249.25
  • 國企指數 9039.09 89.84
  • 上證指數 3699.76 33.31
01966 中駿集團控股
即時報價: 0.103 +0.001 (+1.0%)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26,70520,96140,770
毛利4,4202,6316,236
EBITDA1,573-7,231-5,676
EBIT1,444-7,334-5,737
股東應佔溢利25-7,991-7,863
每股盈利0.01-2.09-1.98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5.232.540.43

主要在中國從事物業發展、商業管理、物業管理、土地開發及長租公寓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合同銷售

二零二四年,本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全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12.26億元,及合同銷售面積約123萬平方米,按年分別大幅下降約59.6%及46.5%。年內物業銷售均價為每平方米人民幣9,161元。

二零二四年,本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共超過80個項目處於在售狀態,分佈在超過50個城市,主要集中在二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核心區域。

從城市分佈分析,以一、二線城市中的杭州及北京的合同銷售表現最為突出,分別約人民幣22.55億元及人民幣10.58億元,佔整體合同銷售金額分別約20.1%及9.4%。長三角經濟圈及中西部地區的合同銷售金額分別約人民幣46.40億元及人民幣24.82億元,佔整體合同銷售金額分別約41.3%及22.1%。

投資物業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共持有46個投資物業,總建築面積約360萬平方米(應佔建築面積約328萬平方米),其中28個投資物業已開始營運。本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投資物業分佈在北京、上海、廈門、杭州及蘇州等26個城市,業態涵蓋購物中心、長租公寓、寫字樓、商業街及商鋪。

土地儲備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及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共有土地儲備總規劃建築面積為約2,530萬平方米(本集團應佔總規劃建築面積為約2,120萬平方米),分佈於56個城市。從區域分佈分析,本集團及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於長三角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海峽西岸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地區的土地儲備成本分別佔總土地儲備成本(不包括投資物業)約38.7%、22.7%、12.7%、9.2%及16.7%。從城市級別角度考慮,本集團及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位於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的土地儲備成本分別佔總土地儲備成本(不包括投資物業)約12.3%、55.0%及32.7%。

資料來源: 中駿集團控股 (01966)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展望二零二五年,相信中國房地產將進入漫長的築底階段,本集團要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基於中國房地產市場目前面對的困境,以及房地產市場對整個經濟體系的重要性,相信中央及地方政府將出台更多利好房地產的政策,增強市民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長遠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

於物業開發板塊,本集團將全面落實兩大層面工作。首先,本集團將進一步調整營運節奏,加強物業項目管控,確保工程進度,助力行銷工作,並全面推進預售及現房銷售;此外,本集團將持續改進提升產品質量,並匹配改善型住房需求,全力保障工程及交付品質。

於「兩翼」業務板塊,本集團將進一步深化商場營運的區域業務管理,積極拓展區域內與商戶的合作,突破市場同時兼備主力品牌和新興品牌的發展,於各中駿世界城採納並實行針對性的定位策略,圍繞出租率、高效營運及品質服務等關鍵核心指標加強各中駿世界城的考核,以提高其經營成效;另一方面,城市區域團隊的組織能力也要確保匹配各中駿世界城業務的需求。此外,於長租公寓方面,本集團將聚焦項目經營業績,落實推動一線經營意識,從而提升各項目經營能力及精細度,於物業管理方面,本集團將持續提升業務營運精細度,在市場拓展方面聚焦優勢城市,並加速資訊系統的更新與改進。

未來,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腳步並未停止,特定細分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和品質居住需求仍長期存在。本集團持續堅持以「保交付」為經營重點,力求住宅業務經營兌現,秉承「做精做優」發展戰略,並強化「兩翼」業務競爭力,以更為主動和積極的姿態向著中駿的美好未來奮勇進發。

資料來源: 中駿集團控股 (01966)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