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7140.92 146.20
  • 國企指數 9658.34 66.04
  • 上證指數 3882.78 20.25
01966 中駿集團控股
即時報價: 0.104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26,70520,96140,770
毛利4,4202,6316,236
EBITDA1,573-7,231-5,676
EBIT1,444-7,334-5,737
股東應佔溢利25-7,991-7,863
每股盈利0.01-2.09-1.98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5.232.540.43

主要在中國從事物業發展、商業管理、物業管理、土地開發及長租公寓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合同銷售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37.43億元,其中包括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5.96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46萬平方米,其中包括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面積約7萬平方米,按年分別大幅下降約38.9%及32.1%。期內物業銷售均價為每平方米人民幣8,120元。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寒意未減,需求端復甦緩慢,供給端壓力猶存,行業整體仍在築底過程中前行。中駿堅守經營底線,以「保交付」為核心任務,在二零二五年上半年「中國典型房企交付套數排行榜」中排行第十八位,足證本集團於「保交付」目標上的決心及成效。面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困境,本集團因時制宜,制定更靈活多變的銷售策略,安排本集團經驗豐富的銷售團隊加大其促銷力度,務求盤活存貨,提高去化率及現金回收率,以緩解本集團的流動性壓力,為本集團的持續經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本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共超過80個項目處於在售狀態,分佈在超過50個城市,主要集中在二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核心區域。

從城市分佈分析,杭州的合同銷售表現在一、二線城市中最為突出,約人民幣4.48億元。從區域級別劃分,長三角經濟圈於各區域中合同銷售排行第一,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1.20億元,佔整體合同銷售金額約29.9%。

土地儲備

於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及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共有土地儲備總規劃建築面積約2,334萬平方米(本集團應佔總規劃建築面積約1,952萬平方米),分佈於56個城市。從區域分佈分析,本集團及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於長三角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中西部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圈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地儲備成本分別佔總土地儲備成本(不包括投資物業)38.1%、20.8%、19.0%、11.2%及10.9%。從城市級別角度考慮,本集團及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位於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的土地儲備成本分別佔總土地儲備成本(不包括投資物業)11.6%、51.8%及36.6%。

投資物業

於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共持有46個投資物業,總建築面積約360萬平方米(應佔建築面積約328萬平方米),其中28個投資物業已開始營運。本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投資物業分佈在北京、上海、廈門、杭州及蘇州等26個城市,業態涵蓋購物中心、長租公寓、寫字樓、商業街及商鋪。

資料來源: 中駿集團控股 (01966)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中央政府於二零二五年六月提出「多管齊下穩定預期、啟動需求、優化供給、化解風險,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強調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對經濟發展及提振人民消費需求的重要性,預期中央政府下半年將加大力度推出房地產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充分釋放住房需求潛力,有望實現房地產市場整體性的止跌回穩。

本集團下半年於物業開發板塊將圍繞「價格」為經營導向,以更精準的定價策略,加大力度去庫存,同時本集團將通過精細化招投標管理與精準化採購策略,嚴控工程成本,從而實現穩定毛利率的目標。於「兩翼」板塊方面。本集團業務持續釋放創新活力與發展韌性,各中駿世界城聚焦深度運營、主動調改,持續改善租客品牌組合,引入熱銷品牌,打造差異化營銷優勢;長租公寓業務繼續深耕一線及強二線城市。本集團將持續優化業務佈局,推動不同板塊間的協同效應,不斷提升企業經營效益與品牌價值。

中駿堅信唯有堅定信心、篤心毅行,以經營為導向持續提質精營,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資料來源: 中駿集團控股 (01966)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