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1978.76 69.00
  • 國企指數 8076.77 19.92
  • 上證指數 3295.19 2.10
01810 小米集團-W
即時報價: 47.550 -0.650 (-1.4%)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280,044270,970365,906
毛利47,57757,47676,560
EBITDA5,66122,36328,878
EBIT1,95417,52622,559
股東應佔溢利2,47417,47523,658
每股盈利0.110.771.01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6.467.218.00

主要於中國及其他國家或地區研發及銷售智能手機、IoT及生活消費產品、提供互聯網服務及從事投資控股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我們持續執行集團「穩健進取」的經營策略和不斷積累本身的能力,各項業務均實現高速發展。2024年,集團總收入為人民幣3,659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5.0%。2024年我們的「手機×AIoT」分部收入為人民幣3,332億元,同比增長22.9%,我們的「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為人民幣328億元。2024年,集團經調整淨利潤為人民幣272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1.3%,其中包括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經調整淨虧損人民幣62億元2。2024年第四季度,集團總收入首次單季度突破人民幣1,000億元,達到人民幣1,090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8.8%。業務分部來看,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的「手機×AIoT」分部收入為人民幣923億元,同比增長26.1%,我們的「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為人民幣167億元。2024年第四季度,集團經調整淨利潤為人民幣83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69.4%,其中包括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經調整淨虧損人民幣7億元3。

2024年是集團「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的全面落地之年。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我們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四年排名穩居全球前三,市佔率為13.8%,同比提升1.0個百分點。2024年12月,我們全球月活躍用戶數4再創歷史新高,達到702.3百萬,同比增長9.5%。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A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數(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增長至904.6百萬,同比增長22.3%。我們的汽車業務大跨步前進。截至2024年12月31日,Xiaomi SU7系列首年交付量達136,854輛。

我們2020–2030「新十年目標」是大規模投入底層核心技術,致力於成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領者。2024年,我們的研發支出達到人民幣241億元,同比增長25.9%。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的研發人員數達21,190人,佔員工總數48.5%。我們繼續延展集團知識產權能力,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米集團已在全球獲得超4.2萬件專利,其中智能電動汽車相關專利授權超過1,000項。

2024年,我們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持續深耕。硬件方面,2024年10月,我們發佈Xiaomi SU7 Ultra,搭載兩台由小米自研的超級電機V8s以及一台超級電機V6s組成的三電機系統。2024年10月,我們推出上出風Pro 1.5匹超一級能效米家空調和小米米家雙區洗雙洗烘洗衣機,通過各種科技創新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生態軟件方面,2024年10月,我們發佈小米澎湃OS 2,帶來包括HyperCore、HyperConnect、HyperAI在內的三項核心技術,目標在基礎體驗、跨端互聯和AI體驗上更好的服務用戶。

我們全面擁抱AI行業快速發展的趨勢,將最新的AI技術鑲嵌在我們的產品與業務中。底層能力方面:我們增強了AI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實實構建底層能力。核心技術方面:我們在攻關基座大模型的同時,基於大模型對視覺,聲學語音等多個模態進行持續開發。落地場景方面:產品端通過AI與小米澎湃OS 2深度融合,我們將AI能力逐步應用於智能電動汽車、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等產品中,為「人車家全生態」戰略賦能,持續提升用戶的智能化體驗。另一方面,我們通過AI助力提升內部業務效率,為生產、銷售、客服及員工工作提效等各環節賦能。

2024年,我們在高端化戰略上再次取得突破。根據第三方數據,2024年,在中國大陸地區,我們高端智能手機5出貨量在整體智能手機出貨量中的佔比達到23.3%,同比提升3.0個百分點。根據第三方數據,2024年,我們在中國大陸地區人民幣4,000–5,000元價位段的智能手機市佔率排名第一,達到24.3%,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我們在中國大陸地區人民幣5,000–6,000元價位段的智能手機市佔率達到9.7%,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2025年2月和2025年3月,我們相繼在中國大陸地區和海外市場發佈Xiaomi15 Ultra。在兼具旗艦性能的同時,Xiaomi 15 Ultra配備Leica四鏡頭相機,為全球用戶提供旗艦影像體驗。

我們穩步推進全球化,繼續深耕全球佈局。2024年,我們的境外收入為人民幣1,533億元,佔總收入的41.9%或佔「手機×AIoT」分部收入的46.0%。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我們在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三,在69個國家和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五。其中,非洲、東南亞和中東均實現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顯著增長,市場份額分別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2.0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至11.3%、16.1%和18.6%。

在「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的支持下,2024年是我們新零售戰略在中國大陸的再拓展和生態升級年。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線下零售店數量近15,000家。根據第三方數據,2024年,我們在中國大陸地區智能手機線下渠道出貨量市佔率為10.3%,同比提升1.9個百分點。2025年,我們的新零售發展將圍繞「均衡發展年」運營策略。我們將在拓展中國大陸的門店網絡的同時持續加速佈局融合大店,提升線下零售網絡的營運。同時,未來五年,我們預計新增境外小米之家約10,000家。

2024年,我們毛利率顯著增長,集團整體毛利率達到20.9%。其中,我們的「手機×AIoT」分部為21.2%。我們的「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毛利率為18.5%。我們也堅持降本增效,2024年,集團整體營業費用率為15.0%,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其中,「手機×AIoT」分部營業費用率為12.6%,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2024年,集團經調整淨利潤達到人民幣272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1.3%。我們也積極在公開市場回購股票,2024年我們的股票回購金額為港幣37億元,即249.2百萬股股票。

2.手機×AIoT

2024年,我們的「手機×AIoT」分部收入為人民幣3,332億元,同比增長22.9%。「手機×AIoT」分部毛利率和去年同期持平,為21.2%。2024年,我們的全年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ASP」)為人民幣1,138.2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5.2%。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的「手機×AIoT」分部收入為人民幣923億元,同比增長26.1%。「手機×AIoT」分部毛利率為20.6%。

智能手機

2024年,我們的智能手機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918億元,同比增長21.8%,毛利率達到12.6%。我們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68.5百萬台,同比增長15.7%。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我們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穩居第三,市場份額為13.8%。

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的智能手機業務收入為人民幣513億元,同比增長16.0%,毛利率環比提升0.3個百分點至12.0%。我們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2.7百萬台,同比增長5.3%。根據Canalys數據,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穩居前三,市場份額為13.0%,連續第18個季度排名穩居全球前三。其中,我們在中國大陸地區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同比提升3.0個百分點至15.8%,連續4個季度實現市佔率提升。

我們持續推進雙品牌策略。Xiaomi品牌方面,2025年2月和2025年3月,我們相繼在中國大陸地區和海外市場發佈旗艦手機產品Xiaomi 15 Ultra。影像方面,Xiaomi 15 Ultra搭載全新徠卡超純光學系統,配備一顆1英寸主攝像頭以及一顆徠卡2億像素超級長焦鏡頭。性能方面,Xiaomi 15 Ultra搭載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以及6,000mAh小米金沙江電池。通信技術上,Xiaomi 15 Ultra配備小米星辰通信,並且升級了「獨立衛星通信」,支持北斗、天通雙衛星。

Redmi品牌方面,2024年11月,我們在中國大陸地區推出Redmi K80系列。Redmi K80搭載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台以及小米澎湃OS 2,並配備2K旗艦護眼屏,以及6,550mAh小米金沙江電池和雙環路3D冰封散熱。Redmi K80系列上市一百天6,累計銷量突破360萬台。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

2024年,我們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首次突破人民幣1,000億元,達到人民幣1,041億元,同比增長30.0%,毛利率達到20.3%,同比提升3.9個百分點,收入和毛利率均創歷史新高。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為人民幣309億元,同比增長51.7%,毛利率為20.5%,同比提升6.6個百分點。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A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數(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增長至904.6百萬,同比增長22.3%;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我們AIoT平台的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用戶數達到18.3百萬,同比增長26.1%。

2024年12月,米家APP的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17.5%至100.8百萬,小愛同學的月活躍用戶數7同比增長12.0%至137.1百萬。 2024年,我們的智能大家電業務延續高速增長態勢。我們的空調產品出貨量超680萬台,同比增速超過50%;冰箱產品出貨量超270萬台,同比增速超過30%;洗衣機產品出貨量超190萬台,同比增速超過45%;其中,空調、冰箱與洗衣機出貨量均創歷史新高。我們持續推進在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中的高端化戰略,在2025年2月,我們推出米家中央空調Pro。性能方面,米家中央空調Pro搭載雙缸壓縮機,並且支持超一級能效8。智能化方面,米家中央空調Pro搭載米家靈雲智控引擎,控溫更穩更準,提高舒適度。

2024年,我們智能大家電業務用戶服務再上台階,家電拆送裝全面升級。2024年6月,我們推出空調送拆裝一站式服務,實現自營渠道一次上門便可完成送、拆、裝三種服務,一次性解決用戶換新需求。我們持續在多品類、多地域推廣,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已在空調、智能電視、冰箱、洗衣機、熱水器、智能門鎖6大核心品類,完成送拆裝一站式服務升級,覆蓋全國2,898個區縣。

2024年,我們平板業務延續高增長態勢。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我們的平板產品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73.1%,出貨量增速在全球前五廠商中最快,全球出貨量排名前五,中國大陸地區排名前三。2024年,我們繼續保持在可穿戴產品領域的領先優勢。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我們的可穿戴腕帶設備9在全球和中國大陸地區均排名第二,TWS耳機在中國大陸地區出貨量排名第一。2025年2月,我們發佈XiaomiBuds 5 Pro。音質表現方面,Xiaomi Buds 5 Pro採用雙功放三單元聲學系統,通過同軸三單元佈局降低聲音失真。降噪方面,Xiaomi Buds 5 Pro支持55dB深度降噪並覆蓋5kHz的超寬頻噪音範圍。同時,Xiaomi Buds 5 Pro支持多種AI功能,包括獨立錄音、面對面翻譯、同聲傳譯功能。

互聯網服務

2024年,我們的互聯網服務收入和毛利率均創歷史新高,收入達到人民幣341億元,同比增長13.3%,毛利率達到76.6%,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的互聯網服務收入為人民幣93億元,同比增長18.5%,收入再創歷史新高,毛利率達到76.5%,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

我們的互聯網用戶規模持續擴大,全球及中國大陸的月活躍用戶數創歷史新高。2024年12月,我們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到702.3百萬,同比增長9.5%。其中,中國大陸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72.9百萬,同比增長11.1%。2024年12月,我們的智能電視10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到70.7百萬,同比增長7.1%。

2024年,我們持續優化平台運營效率,實現廣告業務收入人民幣247億元,同比增長20.5%。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的廣告業務收入為人民幣71億元,同比增長26.1%。

2024年,我們持續深化全球佈局。我們的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0.0%至人民幣110億元,其中,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在整體互聯網服務收入中佔比為32.2%,同比提升4.1個百分點。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的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為人民幣31億元,同比增長32.1%。

3.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

2024年,我們的「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總收入為人民幣328億元,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人民幣321億元,其他相關業務收入人民幣7億元。2024年,「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毛利率為18.5%。2024年,我們的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經調整淨虧損人民幣62億元11。

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的「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總收入為人民幣167億元,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人民幣163億元,其他相關業務收入人民幣3億元。2024年第四季度,「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毛利率為20.4%。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的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經調整淨虧損人民幣7億元12。

2024年,Xiaomi SU7系列交付量達136,854輛。同時我們將擴充產能,保障交付,全力衝刺2025年小米汽車交付35萬台的目標。

我們持續佈局銷售服務網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已在中國大陸地區58個城市開業了200家汽車銷售門店。

我們始終堅持投入底層核心技術,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電系統、智能底盤等智能電動車領域持續深耕。智能駕駛方面,2024年,我們陸續推出高速領航輔助、城市領航輔助,以及基於端到端及視覺語言大模型的「小米智能駕駛」(「Xiaomi HAD」)13,實現從起點至終點的全場景智能駕駛體驗。小米澎湃智能座艙基於小米澎湃OS的互聯互通能力,可與手機、車載屏幕、智能家居深度互動,實現人車家全生態閉環。硬件方面,我們在電機設計、材料強度、高效散熱等多項技術不斷創新。我們自主研發生產的小米超級電機V8s,量產搭載於Xiaomi SU7 Ultra,電機轉速達到27,200rpm。2024年11月,我們發佈了智能底盤預研技術,展示了小米全主動懸架、小米超級四電機系統、小米48V線控制動和小米48V線控轉向四項核心技術。我們將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迭代,不斷提升用戶智能駕駛體驗。

2025年2月,我們的Xiaomi SU7 Ultra正式亮相,定位強大優雅的新豪車,並兼顧賽道駕駛需求。Xiaomi SU7 Ultra採用全新設計的豪華座艙,全車使用超過五平方米的Alcantara纖維面料,有21處碳纖維部件可供選擇。Xiaomi SU7 Ultra搭載小米超級三電機系統,最大馬力達到1,548PS,零百加速最快僅需1.98秒,最高時速350公里╱小時。Xiaomi SU7 Ultra標準版起售價人民幣52.99萬元,開售三天14,大定即突破19,000台,鎖單突破10,000台。

資料來源: 小米集團-W (01810)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未來,我們將繼續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用戶提供更加綠色、智能、可持續的科技產品和服務,使創新綠色科技的成果可以惠及到更多群體,讓全球每一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資料來源: 小米集團-W (01810)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