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4072.28 211.87
  • 國企指數 8678.30 84.17
  • 上證指數 3457.75 13.32
01766 中國中車
即時報價: 4.740 +0.010 (+0.2%)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222,939234,262246,457
毛利45,67850,45250,811
EBITDA18,92719,34220,840
EBIT10,98611,46812,385
股東應佔溢利11,65311,71212,388
每股盈利0.460.450.46
每股股息0.220.220.23
每股資產淨值6.066.186.25

主要經營鐵路機車車輛(含動車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機械、各類機電設備、電子設備及零部件、電子電器及環保設備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修理、銷售、租賃與技術服務;信息諮詢;實業投資與管理;資產管理;進出口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1.鐵路裝備業務

鐵路裝備業務主要包括:(1)機車業務;(2)動車組(含城際動車組)和客車業務;(3)貨車業務;(4)軌道工程機械業務。

面向全球市場,把握國內外鐵路運輸市場變化和技術發展趨勢,以成為世界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為目標,加快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打造系列化、模塊化、標準化的產品平台和技術平台,不斷滿足鐵路先進適用和智能綠色安全發展需要,行業地位進一步鞏固,鐵路裝備業務平穩發展。持續深化中國中車與國鐵集團等重點客戶的戰略合作,主動融入國鐵修程修制改革,充分發揮造、修、服務一體化優勢,深耕檢修服務後市場,加快鐵路裝備產品全壽命週期服務能力完善和提升。

2.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業務

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業務主要包括:(1)城市軌道車輛;(2)城市交通規劃設計;(3)城市交通工程總包。

面向全球市場,抓住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新機遇,加快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系列化、模塊化、標準化、綠色化的產品平台和技術平台,以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不斷鞏固和擴大國內外市場。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整體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資本優勢、供應鏈管控優勢、成本優勢,大力開拓城市交通業務的前伸後延市場,不斷向服務領域、機電總包領域、運維領域拓展;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支撐下的「產品+」「系統+」業務高質量發展,打造高性價比中低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提升全生命週期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能力。

3.新產業業務

新產業業務主要包括:(1)機電業務;(2)新興產業業務。

機電業務,以掌握核心技術、突破關鍵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完善技術平台和產業鏈建設,促進軌道交通裝備等核心業務技術升級,並面向工業、交通、能源等領域,聚焦關鍵系統、重要零部件等,加快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新興產業,按照「相關多元、高端定位、行業領先」原則,強化資源配置,發揮核心技術優勢,建設清潔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已形成以風電裝備、新材料等業務為重要增長極,光伏、儲能、氫能、環保、工業數字、汽車電驅系統及零部件、船舶電驅動和海洋工程裝備等業務為重要增長點的新興業態。新產業穩步發展,已成為公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智產業,設置數智事業部和中車數智科技公司,制定數智產業發展規劃,將智能製造、工業軟件、工業人工智能、互聯網生產服務平台、信息基礎設施服務、數智轉型諮詢及服務等業務作為重點培育的未來重要增長點。

4.現代服務業務

現代服務業務主要包括:(1)金融類業務;(2)物流、貿易類業務;(3)其他業務。

堅持「產融結合、以融促產」,聚焦主責主業,持續開展金融業務優化整合,加強風險防控,規範金融服務平台、投融資平台建設,推進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產融平台持續發力,綜合利用產業基金、境內外資金管理平台,為產業拓展和結構優化提供系統化金融解決方案,促進主業實業發展作用不斷增強。發展工業智慧物流業務,拓展工業智慧物流在中車產業鏈企業推廣應用,打造離散型製造業物流標桿。持續推進「中車購」2.0平台和中車電商平台業務優化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宜企拍」交易平台的品牌知名度顯著提升。

5.國際業務

加快平台公司能力建設,充分發揮平台公司、子企業和境外公司的作用和積極性。堅持市場為王、業務先行,穩增長、強效益、促改革、優結構、激活力、增動力,積極拓展軌道交通和新產業業務國際市場領域。按照「輕資產、重效益、可持續」理念,推進境外綠地投資、合資合作等各項工作開展,完成了「五個轉變」,一是從市場營銷理念向為用戶創造價值理念轉變;二是從單一子企業營銷產品向總部組織子企業營銷系統解決方案轉變;三是從事中、事後營銷產品向事前營銷方案轉變;四是從營銷部件向營銷子系統、營銷模塊轉變;五是從單純的營銷產品向營銷「產品+」轉變。踐行「本地化製造、本地化採購、本地化用工、本地化維保、本地化營銷」的「五本模式」,加強品牌建設和推廣,充分發揮海外研發中心作用,不斷提升行業影響力和話語權。

資料來源: 中國中車 (01766)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十四五」戰略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踐行科技強國、製造強國、交通強國、質量強國戰略,打造創新引領的「六化」(即數智化、高端化、綠色化、國際化、協同化、品牌化)業務發展體系、高效合規的「五力」(即戰略引領力、戰新引領力、組織變革力、價值創造力、風險防控力)經營管理體系、堅強有力的「五大保障」(即政治保障、思想保障、組織保障、人才保障、紀律保障)黨建引領體系,建設發展前景好、經營績效優、社會形象美、幸福指數高、黨建引領強的新中車,成為以軌道交通裝備為核心、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1.鐵路裝備業務

突出全球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和控制力,樹立全要素市場經營理念,保持國內市場份額,穩固全球行業規模第一位。深化與國鐵集團等大客戶的跟隨合作戰略,主動適應高速化、重載化、服務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持續增強幹線鐵路市場響應、產品開發和品質保證能力,為我國鐵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構建協同一體化售後服務體系,深化配件中心建設,形成一體化售後服務解決方案,深入開展產品維護、檢修技術研究,大力拓展維保業務,做強做優檢修業務,增強產品全生命週期服務能力,搭建產品全生命週期技術和成本框架體系,建設全生命週期管理大數據平台,加快由製造向「產品+」轉變。

2.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業務

深入研究、統籌謀劃智慧城軌八大體系頂層設計,推廣系列化中國標準地鐵列車示範應用,積極發展有軌電車、磁浮、單軌、電子導向膠輪系統等新制式中小運量城軌裝備,助力新型城鎮化發展。大力發展適應多層次、多模式、多制式軌道交通系統融合發展的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運輸裝備,滿足我國城市群、都市圈發展多樣化需求。發揮公司整體優勢,加強規劃設計諮詢、機電集成與總包、建設工程總包與諮詢、運營服務與諮詢、投融資支撐等體系搭建,逐步形成軌道交通行業全產業鏈系統解決方案能力。

3.新產業業務

加快核心系統和關鍵部件的系列化、譜系化、標準化、模塊化,提升核心競爭力,拓展全球市場,打造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突出專業化、規模化、成長性和高質量發展,圍繞交通、能源、工業領域,發揮「技術同源、產業共鏈、資源共享、體系融通」優勢,強化創新驅動、融合關鍵資源,推動能源與交通融合發展、集群發展,著力發展以「風光儲氫」為核心的清潔能源發電裝備,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高端裝備及系統解決方案,著力發展以新能源汽車部件為核心的低碳零碳交通裝備,形成綠色多元發展模式,成為新的產業集群。準確把握中車數智產業和數字化轉型的「一體兩面」關係,充分利用中車豐富的應用場景,加快開發面向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服務」系統解決方案,形成中車數智化支撐的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備產業發展新格局,培育自動化、精益化、綠色化、智能化「四化融合」的數智產業。

4.現代服務業務

突出支撐作用、帶動作用、協同效應和風險防控,以中車整體利益最大化為原則,聚焦服務主業實業,創新商業模式,優化要素配置,規範內部運作,穩健發展現代服務業務。按照市場化、標準化和共建共享共贏原則,規範發展物資集採與供應鏈服務,資金集中服務,金融服務,信息化建設及資產管理、運維服務,前瞻性、共性和基礎性技術研究服務,建設工程總包等內部支撐業務。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聚焦主責主業,持續推動金融業務優化調整,金融業務佈局更加優化;撬動社會資本,支持產業鏈鏈長建設,聚合內外資源,提升專業能力,穩健發展金融服務、產業基金、境外資金管理等平台業務,完善與產業的協同發展機制,為產業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系統解決方案,帶動公司「雙賽道、雙集群」產業發展。

5.國際業務

構建適應國際化經營的組織架構和管控體系,夯實國際化基礎建設,促進信息、營銷、製造資源協同共享。按照「整機帶動部件、製造帶動服務、軌道交通帶動戰略新興、總包帶動產業鏈」原則,發揮優勢企業牽引帶動作用,不斷擴大海外經營規模和市場份額。建立健全市場營銷網絡,靈活掌握國際化商業規則,豐富市場開拓方式,充分利用海外機構資源能力,建立符合目標市場需求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能力,以軌道交通裝備主機企業帶動配套企業和全產業鏈「走出去」。積極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市場競爭,持續拓展風電裝備、新材料等業務領域國際市場空間。努力使國際業務成為中車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業務增長點;持續優化業務結構,提高境外DLS業務和新產業的佔比,完成全球區域佈局,形成資源集約、快速響應的全球化管控模式;增強業務協同能力,實現品牌統一及資源有效協同與互補;構建全面系統解決方案和全壽命週期解決方案的完整能力。

資料來源: 中國中車 (01766)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