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013 | 0.000 (0.0%)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1 | 12/2022 | 12/2023 |
---|---|---|---|
營業額 | 132 | 89 | 68 |
毛利 | 49 | 33 | 21 |
EBITDA | -78 | -5.6 | -170 |
EBIT | -101 | -29 | -193 |
股東應佔溢利 | -144 | -93 | -239 |
每股盈利 | -0.07 | -0.05 | -0.12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0.20 | 0.14 | 0.02 |
主要於香港從事消費電子產品生產、提供放債服務及受監管金融服務活動;以及於中國提供幼兒教育服務及進行物業開發。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截至本公佈日期,本集團主要於香港從事提供放債服務及提供受規管金融服務業務;及於中國從事電子產品生產及物業開發及管理。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來自電子產品生產之收入、來自提供放債服務之利息收入、來自提供受規管金融服務之服務收入和來自物業開發及管理之收入分別佔總收益約79.15%(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75.46%)、5.72%(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7.62%)、4.35%(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7.49%)及10.78%(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9.43%)。
電子產品生產
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電子產品生產分類包括變壓器生產。電子產品生產分類貢獻收益約27,48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24,012,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上升14.44%。
提供放債服務
本集團之提供放債服務專注於經營放債業務,向各類客戶(包括個人及企業在內)提供有抵押或擔保貸款。個人客戶包括但不限於專業人士及商人,企業客戶則為私人有限公司。客戶來源主要是過往客戶或第三方推薦。貸款主要為大額擔保貸款。放債業務的資金來源為本集團的內部資源。
截至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提供放債服務分類貢獻收益約1,985,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2,425,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減少18.14%。放債利息收入減少乃由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貸款本金淨減少所致(二零二三年下半年及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並無新增貸款,但於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及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已分別回收本金約11,745,000港元、4,185,000港元及2,753,000港元)。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金總額145,617,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48,370,000港元)及應收利息總額31,72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29,735,000港元),乃收取自九名(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九名)獨立第三方。應收貸款之利率介乎於每年6%至15%之間(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每年6%至15%)及借款結欠本金介乎10,000,000港元至23,915,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0,000,000港元至23,915,000港元)。其中一項(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一項)應收貸款由借款人股份押記作質押及其中九項(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九項)應收貸款由個人作擔保。本集團不得在借款人並無違約的情況下出售或再抵押所持作為抵押品之股份。所有應收貸款均須於自報告期末起十二個月內償還。
應收貸款可分類為有抵押貸款及無抵押貸款。所有貸款(包括無抵押貸款)均由個別人士提供個人擔保,而有抵押貸款除個人擔保外,還提供股份抵押作為抵押品。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有抵押貸款及無抵押貸款的本金總額分別為10,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0,000,000港元)及135,617,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38,370,000港元)。有抵押貸款的貸款本金為10,000,000港元,其中於二零一八年、二零一九年及二零二零年貸出的貸款本金總額分別為零港元、5,000,000港元及5,000,000港元,利率為每年15%,並需自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起十二個月之期間內償還。無抵押貸款的貸款本金介乎於11,231,000港元至23,915,000港元之間,其中於二零一八年、二零一九年及二零二零年貸出的貸款本金總額分別為71,074,000港元、35,764,000港元及28,779,000港元,利率介乎於每年6%至9%,並需自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起十二個月之期間內償還。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應收最大借款人和前五名借款人應收貸款佔本公司的應收貸款本金金額分別為23,915,000港元,即16.42%(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23,915,000港元及16.12%)和97,141,000港元,即66.71%(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97,399,000港元或65.65%)。
本集團對放債業務有其信用風險策略和政策以及信用審查和風險評估。在授予貸款之前,需要對貸款申請進行獨立評估。獨立評估包括但不限於背景調查,如借款人和擔保人的身份證明文件(身份證或商業登記證、最近的周年申報表或在海外公司的在職證明)以及借款人和擔保人的收入或資產證明(如股票或銀行對賬單),評估抵押品的價值並驗證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以確保貸款的回收能力。如有需要,本集團亦會委聘估值公司協助評估抵押品的價值。授出貸款後,本集團會不時對抵押品的價值進行檢查。此外,當本集團認為抵押品的相關市場出現巨大波動時,本集團將對抵押品進行價值檢查,以確保價值沒有重大惡化。
本集團不會主動要求借款人續期貸款,但會因應借款人的要求續期貸款。本公司對續期貸款進行持續信貸評估。憑藉本公司執行董事在放債業務方面的豐富經驗,加上對貸款可收回性作出信貸風險評估,董事相信,即使部分貸款為無抵押,但已提供個人擔保,實際違約風險不高。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無抵押貸款本金總額為約135,617,000港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38,370,000港元)為已到期且尚未續期。本集團從事放債業務的附屬公司,先機財務有限公司(「先機財務」)已於無抵押貸款到期後,根據先機財務的政策,向其借款人及擔保人發出催款函。先機財務的董事亦積極與無抵押貸款的借款人及其擔保人就貸款償還事宜進行磋商。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已從到期無抵押貸款收回合共約2,753,000港元。本集團仍與無抵押貸款的借款人及其擔保人保持密切溝通。若無抵押貸款的還款狀況未乎預期,先機財務將根據具體情況向借款人及其擔保人出具律師函件以催收貸款,並視具體情況提起法律訴訟追回相關貸款。
貸款利率是相互獨立的,並在考慮信用風險後設定的,而信用風險又包括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受著不同因素影響,包括但不限於貸款的推薦人、借款人及其擔保人的聲譽、借款人提供的擔保、借款人及擔保人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歷史以及其所持資產、貸款用途、經濟環境變化等。
應收貸款減值乃按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的規定計提及確認。其為信貸虧損的概率加權估計。信貸虧損按本集團根據合同應收的全部合同現金流量與本集團預計將收到的全部現金流量之間的差額計量,然後以資產原始實際利率的近似值對差額進行貼現。就應收貸款而言,信用風險源於客戶無法也不願履行其財務義務以及時支付本集團提供的貸款。本集團已根據本集團的歷史信貸虧損經驗建立了一個撥備矩陣,並針對特定於債務人的前瞻性因素和經濟環境進行了調整,以計算減值撥備。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應收貸款減值虧損撥備為164,090,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減少約423,000港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應收貸款減值撥備中的預期信貸虧損(「預期信貸虧損」)減少主要由於收回應收貸款導致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預期信貸虧損撥備分別減少約164,000港元及259,000港元。減值虧損撥備撥回╱減值虧損撥備為非現金項目。
本集團將應收貸款減值撥備分類為第三階段預期信貸虧損,是由於本集團對該等應收貸款進行了審慎的前瞻性評估。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並無應收貸款確認為壞賬(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無)。
提供受規管金融服務
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提供受規管金融服務的服務收入約為1,51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2,382,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下跌36.61%。服務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所管理的其中一項基金於二零二三年五月結束所致。
物業開發及管理
麗江項目:麗江項目位於中國雲南省麗江市民主路及福慧路地下。麗江項目建築面積約為36,583平方米(「平方米」),由面積約為13,730平方米之一項人民防空工程結構、總建築面積約為19,712平方米之741間可銷售商店、面積約為226平方米之一間不可銷售雜物室及面積約為2,915平方米之一間商業多用途室組成。麗江項目現持作出售用途,但同時,商店已出租以產生租金收入及管理費收入。本集團的一間附屬公司正為麗江項目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內,並無(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無)產生物業銷售收入,所產生的管理費收入約為3,743,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3,001,000港元)。
資料來源: 先機企業集團 (00176)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本集團現時主要從事電子產品生產、物業開發及管理、提供放債服務及提供受規管金融服務。除主營業務外,本集團亦同時參與其他具發展潛力的業務投資。在主營業務中以電子產品生產為本集團貢獻最大部份的收益。
本集團不斷尋找投資機遇,開發及整合本集團之業務。值得注意的是,本集團的整體財務狀況仍充滿挑戰。本集團於回顧期間面臨淨虧損及淨負債狀況。隨著受疫情後經濟下行影響,放債的信貸風險顯著增加。政府加強對財務公司的監管,收緊貸款條件限制,亦導致放債業務經營困難。本集團正計劃縮減規模甚至關閉其放債業務。倘出現合適買家,本集團亦可能考慮出售放債業務。
為了應對財務挑戰及為消除對本集團持續經營及清償債務能力的疑慮,本集團將可能依靠從資本市場籌集資金。此外,除了與債權人進行調解談判或延長債務償還期限外,出售資產來償還債務應是最佳解決方案之一。本集團擬以麗江項目質押進行債務融資,所得款項將用於償還逾期債務。同時,本集團將開售麗江項目的存貨商舖或出售麗江項目的全部權益。出售代價將用於償還債務融資。因此,本集團未來將專注於物業開發及管理業務,麗江存量商舖也已準備出售。
本集團正物色投資門檻低、現金流潛力大的業務,以增加現金流入並擴大收入基礎。然而,截至本公佈日期,本集團仍無目標業務。
資料來源: 先機企業集團 (00176)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