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6569.72 338.67
  • 國企指數 9465.05 131.72
  • 上證指數 3831.66 44.68
00175 吉利汽車
即時報價: 18.800 -0.950 (-4.8%)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147,965179,204240,194
毛利20,89627,41538,201
EBITDA11,04310,22214,227
EBIT2,7252,0194,903
股東應佔溢利5,1235,16616,488
每股盈利0.570.571.74
每股股息0.210.220.33
每股資產淨值8.008.449.14

主要於中國從事研究、生產、市場推廣及銷售轎車及相關汽車配件。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二零二五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總批發量(包括出口)為1,353萬輛,同比(「同比」)增長13%,其中,國內銷量為1,095萬輛,同比增長13.6%。中國延續「以舊換新」等政策,有效刺激市場需求,使期內國內乘用車需求持續穩定增長。

在政策推動、技術持續突破及價格競爭力提升等多重因素帶動下,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增長趨勢。期內,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量同比增長34.3%至552萬輛,市場滲透率升至50.4%,同比提升7.8個百分點,已超越燃油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及插電混動汽車銷量均維持增長,其國內批發量分別為340萬輛及212萬輛,同比增長46.3%及18.8%。儘管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燃油汽車市場仍展現一定韌性,期內燃油汽車國內銷量為543萬輛,同比減少1.8%。

期內,自主品牌在國內乘用車批發量的市場份額持續提升至64.5%,同比增長7.8個百分點。此外,中國汽車行業在全球化發展中面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乘用車出口銷量同比增長10.3%至258萬輛,增速有所放緩。

期內,中國乘用車市場競爭激烈,尤其在價格方面。隨著電動化技術日益成熟,技術競爭焦點逐漸轉向汽車智能化。規模化、成本控制與技術創新成為汽車企業核心競爭力,本集團延續去年均衡發展戰略,於期內在各領域取得以下主要進展:

‧吉利銀河品牌:基於GEA架構推出的產品延續強勁銷售勢頭,其中「吉利星願」成為期內中國乘用車銷量排名第一的車型。期內推出的「吉利銀河星耀8」基於GEA Evo架構,上市後即成為中國B級插電混動轎車細分市場銷量第一;

‧吉利品牌燃油汽車:延續以暢銷產品組成的精簡產品線,並提升智能化表現。「星越L」期內為中國乘用車銷量排名第一的燃油SUV,其他主力車型亦位居燃油乘用車細分市場自主品牌前列;

‧極氪與領克品牌整合:品牌定位、產品規劃、技術、渠道等資源整合,提升運營效率並形成協同效應;

‧智能化技術佈局:完成全域人工智能化部署,亦整合輔助駕駛系統為「千里浩瀚」。

千里浩瀚H1、H5、H7已搭載於期內推出的新車型,並將覆蓋本集團各價位車型;及

‧新能源汽車海外市場拓展:吉利銀河新能源汽車啟動出口,推動本集團出口車型多元化。

本集團於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的銷售表現超出管理層預期,創下歷史新高。具體如下:

–總銷量達1,409,180輛,同比大幅增長47%;

–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25,151輛,同比大幅增長126%,佔總銷量的51.5%;

–燃油汽車、插電混動汽車及純電動汽車銷量分別為684,029輛、214,348輛及510,803輛,同比增長8%、61%及173%,均優於中國乘用車市場平均增速;

–中國市場銷量達1,225,066輛,同比大幅增長62%,中國市場佔有率達11.2%,位列自主品牌銷量第二名;其中,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84,693輛,佔中國市場銷量的55.9%,高於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50.4%;及–出口銷量為184,114輛,同比減少8%;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銷量達40,458輛,同比大幅增長146%,佔出口銷量的22%。

基於上半年卓越表現,本集團於二零二五年七月一日將全年銷量目標由271萬輛上調至300萬輛。期內,本集團除穩居中國燃油車市場自主品牌第一名外,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亦使本集團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第二名。

期內,本集團總銷量大幅增長,帶動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總收益同比增長27%至人民幣1,503億元。吉利銀河品牌定位主流新能源市場,銷量強勁增長,使其在本集團銷量結構中佔比提升,導致單車平均銷售收入同比減少人民幣1.4萬元至人民幣9.6萬元。儘管期內中國汽車市場價格競爭加劇,且新能源汽車佔比提升,本集團憑藉規模效應、成本控制及GEA架構產品的盈利性提升,毛利率仍保持穩定,同比微降了0.3個百分點至16.4%。

本集團於期內的分銷及銷售費用同比上升6.4%,達人民幣83.8億元,主要用於推動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渠道建設及市場推廣活動。儘管新車型的推廣導致費用上升,但透過嚴格的成本控制及整合所產生的協同效應,分銷及銷售費用佔收入的比例反而下降了1個百分點,顯示出資源運用的效率有所提升。

此外,某一海外市場貨幣於二零二四年末因地緣政治因素出現波動,惟於期內顯著回升,令本集團錄得外匯匯兌淨收益人民幣36.3億元。

期內稅項同比顯著上升,主要原因之一是由於銷售業績增長,較同比扣除視為出售附屬公司之收益及分類為持作出售的資產之減值虧損後的稅前溢利顯著增加,從而導致整體稅項增加。

綜合上述原因,本集團於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本公司股權持有人的溢利為人民幣92.90億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人民幣107.90億元),同比減少14%,每股攤薄盈利為人民幣0.90元。若撇除期內人民幣26.38億元的外匯匯兌稅後歸屬本公司股權持有人的淨收益(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人民幣1,800萬元)、人民幣500萬元的非金融資產減值虧損(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人民幣2.54億元),以及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人民幣77.26億元的視為出售附屬公司之收益及分類為持作出售的資產之減值虧損,歸屬本公司股權持有人的本期間溢利為人民幣66.57億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人民幣33億元),同比增長102%。

資料來源: 吉利汽車 (00175)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中國汽車行業在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經歷了激烈的價格競爭與智能化技術快速發展。在國家及行業協會的引導下,下半年行業將聚焦公平、健康的高質量發展。本集團將繼續秉持財務穩健的經營方針,以應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挑戰,同時堅定推進新能源智能化戰略,充分發揮在燃油汽車、插電混動汽車、純電動汽車及智能化技術的綜合優勢。各品牌將以打造細分市場標杆產品為目標,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提升銷量與市場份額,通過規模化實現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提升。本集團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面佈局,亦將在產品研發與企業運營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在全球化業務方面,本集團加速推進主流新能源汽車的出口,下半年將推出更多新能源車型至不同國家市場,同時致力於構建完善的全球供應鏈體系,並與合作夥伴加快本地化產能佈局。儘管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本集團憑藉上半年強勁的銷量表現,決定將全年銷量目標從271萬輛上調至300萬輛,充分展現管理層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本集團將積極貫徹《台州宣言》@「聚焦主業、推動智能電動汽車轉型升級」的核心精神,於下半年全力推進收購尚未持有的全部極氪股份,進一步落實回歸「一個吉利」的戰略整合,強化集團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協同與競爭力。此舉將進一步增強本集團在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球競爭力與成長潛力。極氪在豪華新能源市場的優勢,結合吉利品牌在主流市場的深厚根基,將在技術、產品、供應鏈、製造、營銷、服務及國際市場拓展等方面實現更強協同,激發規模效應,提升創新能力。合併後,本集團將實現對燃油、純電、插電混動及醇氫電動等多種動力形式的全面覆蓋,並完成主流、中高端及豪華汽車市場的全方位佈局,從而提升整體競爭力與企業價值,為股東創造長期、持續的價值。

資料來源: 吉利汽車 (00175)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