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7.280 | -0.022 (-0.3%)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15,529 | 20,524 | 15,571 |
毛利 | 4,147 | 7,545 | 3,558 |
EBITDA | 5,873 | 9,371 | 4,277 |
EBIT | 3,192 | 6,113 | 978 |
股東應佔溢利 | 1,254 | 1,902 | 2,872 |
每股盈利 | 0.54 | 0.80 | 1.20 |
每股股息 | 0.26 | 0.40 | 0.60 |
每股資產淨值 | 13.09 | 13.20 | 13.49 |
主要經營之業務為收費公路及大環保業務;及物流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國際經濟政治格局仍然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內經濟承壓前行,本集團各業務板塊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儘管如此,本集團積極應對,憑藉穩固的業務基礎、多元化的業務組合以及獨特的大小閉環商業模式,成功穿越經濟周期,整體業績在逆勢中保持穩健增長。
在過去的一年,本集團始終堅持「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的經營基調,聚焦物流主業的發展,全面構建「水陸空鐵+智冷」全景物流生態。本集團視招商工作為重中之重,深耕客戶關係,不斷提升運營服務水平,優化已投營項目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靈活調整投資發展策略,嚴格控制存量項目的開發節奏,重點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等核心區域的優質資產,審慎擇優佈局。此外,持續推動重資產項目全生命週期價值的挖掘與實現,為股東創造穩定回報。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之年度(「本年度」),本集團股東應佔盈利較去年同期上升51%至約港幣28.72億元,主要是受益於深國際華南物流園土地整備確認稅後收益約港幣23.67億元,以及完成兩個物流港項目置入華夏深國際倉儲物流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華夏深國際REIT」)並錄得稅後收益約港幣5.87億元。
本年度,本集團實現總收入約港幣155.7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24%,主要由於去年同期前海住宅項目(頤城栖灣里)交付並確認收入約港幣55億元,而本年度並無該項收入;經營盈利約港幣52.2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9%,主要由於本集團分別錄得資產減值損失約港幣8.67億元及公允價值損失約港幣2.42億元。
物流業務方面,於本年度實現收入約港幣18.3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若。
股東應佔盈利較去年同期下跌3%至約港幣5.16億元,主要由於若干物流港項目資產減值損失及公允價值損失所致。
近年來,本集團聚焦於經營效益好及抗風險能力強的核心區域進行投資,不斷夯實物流主業發展基礎。2024年,本集團成功獲取北京首個項目約11.8萬平方米以及廣東揭陽項目約9.6萬平方米的土地,實現在北京及粵東地區的戰略佈局。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在全國42個城市實現佈局,已獲取經營權的土地面積約836萬平方米,管理及經營46個物流港項目,總運營面積約579萬平方米,物流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其中,本集團在大灣區的運營面積達118萬平方米,本年度新投營面積約46.9萬平方米,大灣區物流倉儲龍頭企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2024年,「投建融管」小閉環商業模式取得重大突破。本集團成功把兩個物流港項目置入華夏深國際REIT,實現資金回籠。華夏深國際REIT於2024年7月9日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本集團於2024年底持有該基金份額總數的31.28%,目前已取得2024年度的兩次基金分紅收益合計約人民幣1,190萬元。後續,本集團將根據市場情況,適時啟動華夏深國際REIT擴募,同時持續推動私募物流基金設立工作及基金類投資,不斷豐富「投建融管」商業模式。
物流園轉型升級業務方面,由於深國際華南物流園土地整備確認收益,股東應佔盈利較去年同期上升35%至約港幣23.58億元。本年度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98%至約港幣1.19億元,主要由於去年同期前海住宅項目交付確認收入約港幣55億元,而本年度並無該項收入。
本年度,「投建管轉」大閉環商業模式邁出關鍵一步。2024年年底,深國際華南物流園的首期留用土地正式獲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政府批准,並將開展供地相關工作,標誌著本集團擁有該地塊的開發權。本集團將按新規劃功能,推進留用土地獲取及首期留用土地開發建設,逐步實現土地增值收益和開發收益。
港口及相關服務業務方面,本年度實現收入約港幣35.86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8%,主要受惠於港口供應鏈業務收入增長及江蘇靖江港全面投營帶來新的收入貢獻。股東應佔盈利較去年同期下跌31%至約港幣6,040萬元,主要由於國市場競爭激烈導致港口業務毛利率下降,加上新投營港口項目仍處於培育階段,初期運營成本及開支較高。
本集團繼續落實「港口聯網」戰略,選取優質碼頭的投資機會。2024年,本集團成功獲取佛山富灣港項目,該項目是本集團首個邁入大灣區珠江流域的項目,標誌著本集團港口板塊在區域佈局上從江淮流域拓展至珠江流域,對本集團進一步拓展市場、優化戰略佈局具有重要意義。
本集團通過旗下控股上市公司深圳高速公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高速」)統籌經營收費公路業務和大環保業務。深圳高速於本年度的整體收入約港幣100.2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3%,主要由於益常高速項目公司於2024年3月21日起不再納入合併範圍以及大環保業務收入同比下降。深圳高速錄得淨利潤約港幣13.2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50%,主要原因包括其聯營公司深圳市深國際聯合置地有限公司所貢獻的投資收益較去年大幅下降,資產減值損失增加,以及經營利潤下滑。於本年度,本集團應佔深圳高速的盈利為約港幣5.60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44%。
於本年度,本集團密切關注匯率變動趨勢,通過一系列精準措施,持續優化債務期限及幣種結構,嚴格控制外幣貸款規模,並成功鎖定優惠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了財務成本。一方面,本集團通過積極應對匯率波動,顯著降低了匯率風險。於本年度,本集團錄得淨匯兌虧損約港幣2,553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約港幣5.28億元。另一方面,本公司於2024年10月成功發行第一期人民幣40億元的3年期中期票據,票面利率為2.21%,創本公司人民幣債券融資成本歷史新低。本集團將繼續加強財務管理,優化債務結構,提升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確保本集團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穩健發展。
資料來源: 深圳國際 (00152)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展望2025年,宏觀環境複雜性、嚴峻性與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全球經濟復蘇面臨地緣政治衝突、通脹壓力、供應鏈重構等多重挑戰。中國經濟憑藉龐大的市場、完備的工業體系及強力的政策調控,具有較強的韌性與內在活力。新質生產力在加速培育、「雙循環」格局不斷深化、產業升級在持續推進,為新型消費、高端製造、新能源、跨境電商、醫藥及電子等領域注入增長動能,疊加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持續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的需求將繼續激發。本集團將充分發揮全國物流重資產資源網絡優勢,更加高效地融入國內經濟大循環,進一步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本集團將繼續緊隨國家發展戰略,牢牢把握產業發展機遇,精準制定工作策略,圍繞「穩中求進」工作主旨,全力落實「穩三續八」,具體指:在資金、安全、投資三個方面要將繼續堅持穩固把控;在規範化管理、綜合改革、運營服務、招商統籌、工程管理、成本控制、國企擔當、品牌建設八個方面要繼續堅持優化提升。錨定「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篇佈局,深化國企改革,增強核心競爭力,打造交通物流領域特色一流產業集團。
提質核心主業謀求科學發展
物流主業鞏固優化。堅持優中選優發展思路,合理控制新增投資節奏,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強化對細分市場研究,充分做好項目論證和可行性分析。把握深度參與《深圳市現代物流場站佈局優化》契機,加快推動福民地塊項目,積極爭取更多意向土地開發權益;繼續緊跟光明區、羅湖區地塊開發機遇,加快深圳低空戰略佈局;研究深化「公交+物流」、「地鐵+物流」模式落地,形成可複製的利潤增長模式;繼續推進深圳和北京順義的航空貨站項目前期工作,推動北京順義項目落地等。立足本集團重資產資源網絡,進一步挖掘市場機會,努力提升物流園的供應鏈價值,全面實施「水陸空鐵+智冷」戰略,期望打造多式聯運中心,即:在地面上,與鐵路、公路、水路無縫銜接;並以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地物流園為基礎,通過「乾改冷」等方式拓展智冷業務。
港口主業戰略延伸。圍繞分拆上市遠期目標,繼續落實「港口聯網」戰略,拓節點、延鏈條,持續關注大灣區、西江流域等重點佈局戰略區域,在充分研究市場需求及供應情況基礎上,選取優質碼頭及岸線投資機會,重點推進佛山富灣港項目,力爭2025年積極推進河南沈丘港項目二期。
輕資產業務協同發展,繼續聚焦「輕重融合」、「輕重並舉」的發展思路,全面培養「資產管理+運營」的能力。開展保稅物流、光儲充、倉配運一體化、低空經濟等細分業務,深化運營管理,持續提高效益,扎實探索從物流基礎設施開發運營商向物流綜合服務商轉型。
收費公路鞏固優勢,大環保主業提質增效
本集團將繼續依託深圳高速整固發展收費公路和大環保業務。收費公路方面,將通過新建、擴建、併購、整合資源等多種手段,積極拓展高快速路投建管養業務,延長收費公路項目經營年限、增加公路資產規模,降本增效,精益管理,保持公路主業領先優勢。積極探索上下游產業鏈市場化項目,重點關注智能升級及綜合管養業務。大環保方面,將進一步提高有機垃圾項目處理能力、危廢項目處置規模,形成規模優勢,力爭細分行業領先。進一步做好管理整合和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把握投資節奏,加強存量項目的提質增效,在審慎研究及甄別的基礎上開拓優質項目,努力提升大環保板塊業務運營質量與盈利能力。
深化大小閉環,助力主業發展
「投建管轉」大閉環方面,繼續積極推動深國際華南物流園轉型項目各項工作,一是加快推進首期留用土地的建設和銷售,儘快回收現金流,拓展物流主業的投入;二是爭取2025年內實現第二批留用土地增值收益入賬。
「投建融管」小閉環方面,扎實推動底層資產長期穩健運營,統籌華夏深國際REIT上市後管理,並適時啟動擴募籌備工作;積極推動新設私募基金,做好內、外部審批程序,提前做好規劃和安排。
提升招商運營,培育發展動能
本集團將進一步加強招商運營管理工作,密切關注客戶業務發展及倉儲需求的動態變化,提前統籌謀劃,全力做好存量項目的招商及業務延展。研究出口「新三樣」、食品連鎖經營、醫藥等熱點行業,深入對接跨境電商頭部「四小龍」,並結合行業發展趨勢,主動優化調整客戶結構。進一步強化對存量客戶的維護與管理,做深做實「總對總」的對接工作,聯動本集團全國性業務資源,加強資源統籌、定制化服務,全方位、多角度精賦能戰略客戶,增強客戶黏性,持續改善項目經營水平。此外,圍繞重難點項目加強資源傾斜,持續抓好運營,關心客戶需求,提升滿倉率和增量收入,保障穩定的現金流與收益,落實提升經營效益。
推進深化改革,抓實效能管理
本集團將持續保持改革的銳氣和勢頭,統籌推進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和「雙百行動」,著力補短板、鍛長板、固底板,抓實抓細各項改革舉措,通過強化財務管控、風險防控、市值管理及品牌建設提升等等一系列措施深化管理效能提升,以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斷鍛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保障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共同創造,共享價值
2025年,本集團將堅持穩定的分紅政策,平衡企業長期發展與股東回報,本著「共同創造、共享價值」的經營理念,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切實推動經營效益提升,為全體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和回報。
資料來源: 深圳國際 (00152)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