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1395.14 338.16
  • 國企指數 7897.44 118.43
  • 上證指數 3276.73 3.61
01375 中州證券
即時報價: 1.430 +0.010 (+0.7%)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1,8811,9681,690
毛利784920725
EBITDA9551,106908
EBIT784920725
股東應佔溢利107212246
每股盈利0.030.050.06
每股股息0.010.020.03
每股資產淨值3.323.303.22

主要業務有證券經紀業務、信用業務、期貨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投資管理業務、自營交易業務和境外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1、證券經紀業務

2024年上半年,公司證券經紀業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客戶為中心,以「四大戰略」即「專業化、一體化、平台化、基地化」為引領,堅持差異化和特色化發展之路,圍繞為客戶提供價值服務的核心任務,聚焦核心業務、核心客戶,堅持深耕河南、深耕零售客戶,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結構調整,打造分層分類客戶專業化服務,以實現構建買方視角為核心的一體化資產配置服務體系,逐步進入上行軌道,推動財富管理業務的全面發展和轉型深化。圍繞客戶財富管理需求,依託AI、大數據等新質生產力,線上線下融合,打造「智能化廣譜服務、個性化人工服務、定製化專家服務」差異化服務。構建統一服務品牌,制定公司零售客戶服務體系發展規劃和標準化集約化服務方案,優化服務標準,建設財富管理客戶會員成長體系,深入開展公司客戶線上線下一體化精細化運營,著力推動「新·財富中原」服務體系優化升級,穩步提升公司零售客戶服務滿意度,推動公司闊步邁向財富管理新時代。公司榮獲財聯社2024年度首屆「財富管理·華尊獎」的最佳渠道合作獎,公司財升寶App月均活躍穩超110萬以上,DAU和MAU等互聯網運營指標綜合排名在國內券商中達第22名,公司財富管理客戶服務能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零售客戶服務方面,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線上線下一體化財富管理體系建設為抓手,策劃組織實盤大賽、財升寶App「開門紅」、「618財富節」等多項主題營銷活動,推動公司零售客戶數及滿意度不斷提升,夯實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基礎。立足客戶需求為中心,為更好滿足居民財富增值保值需要,不斷整合研究產品資源,推出貨幣+、固收+、固收優選資產配置組合,推動公募基金銷售實現大幅增長,同時加快推進投顧業務服務體系建設,不斷上架多樣化的投顧服務產品,提升差異化服務水平。(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證券經紀業務客戶總數305.50萬戶,較上年增長2.20%。公司公募基金銷售人民幣24.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5.00%。

2、投資銀行業務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資銀行業務緊密圍繞「河南資本市場戰略性載體」功能定位,緊跟政策導向,落實公司「N位一體」金融服務機制,強化服務企業實體經濟能力,根據河南省「7+28+N」重點產業鏈部署,積極申請加入各產業集群,探索加快對產業鏈的研究與佈局,不斷加強專業化團隊建設,推進公司投行業務高質量發展。堅持以項目為抓手的同時提質增效,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建設,加強內控管理,嚴控質量風險。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完成公司債項目6單,金融債項目1單,債權類聯席主承銷金額累計人民幣19.27億元。完成債券副主承銷及分銷類項目130期,承銷╱分銷金額累計人民幣74.91億元。完成新三板掛牌1家。(數據來源:Wind資訊)

3、投資管理業務

(1)資產管理

2024年上半年,按照公司統一部署,資管業務認真推進「四大戰略」,在專業化方面積極對標行業先進機構,通過制定核心崗位專業能力提升計劃、建立各類產品投資研究框架、統一各類產品風控方案等舉措,不斷提升產品研發、投資策略和風險控制專業能力;在一體化方面,持續推進資管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的融合,充分發揮產品端和渠道端的協同作用,與2023年底相比資產管理規模穩步提升;在平台化方面,通過梳理制度體系、優化業務流程等一系列舉措,持續推動資管業務的制度化、規範化和數字化;在基地化方面,加強對河南省內客戶的拓展和服務,構建區域內的差異化能力。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管理資產管理產品人民幣41.94億元(不含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包括大集合貨幣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1只,管理規模人民幣25.01億元;集合資產管理計劃7只,管理規模人民幣16.58億元;單一資產管理計劃投資標準化資產1只,管理規模人民幣0.36億元。

(2)私募基金管理

2024年上半年,中鼎開源扎實落實「一體化」戰略,加強運營管理,優化決策機制;穩步打造私募基金板塊「平台化」發展目標,發展整合內外部資源,優化業務協同;落實「基地化」戰略,註冊地遷回河南,圍繞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積極推進母基金、子基金設立和項目投資儲備工作;積極參加項目對接會和融資路演等活動,擴大項目儲備。全面梳理風險項目,針對本年清收目標,加強對風險項目的後續管理,上半年共計收回資金人民幣2,208.54萬元。

截至報告期末,中鼎開源及其子公司共管理私募基金16只,管理基金規模人民幣63.00億元。

(3)另類投資

2024年上半年,中州藍海根據公司戰略安排,落實聚焦主責主業方案,一方面,加大低效資產回收力度,報告期內,退出投資項目13個,回收投資額人民幣8,255.90萬元。另一方面,加強與公司投行、研究所的業務協同,圍繞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等行業,進行調研,做好科創板跟投準備。

截至報告期末,中州藍海在投項目44單,規模總計人民幣21.63億元。

4、自營交易

2024年上半年,權益業務方面,公司股票投資以多策略自主投資為核心原則,致力於提升收入的穩定性,並通過持續優化投資組合,有效降低了市場風險;衍生品業務經受住了政策與市場衝擊,不斷優化模型參數,加強了策略有效性驗證,拓展了權益投資的收入規模。

固定收益投資業務方面,精准把握年初市場機遇,獲取了豐厚的收益,為公司的整體業績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面對市場回調的複雜局勢,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維持持倉。通過科學合理的資產配置和嚴謹精細的風險控制,確保資產具備高流動性以及嚴格控制自營槓桿指標,有效保障了投資業務的穩健運行。

5、信用業務

2024年上半年,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在客戶服務方面,通過穩步推進融資融券客戶服務體系建設,持續豐富服務內容,滿足客戶交易需求;在風險管控方面,進一步加強風險證券篩查,優化可充抵保證金證券折算率及集中度管控方案,嚴控業務風險,保障業務平穩發展。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堅持「服務協同」定位,堅持審慎穩健發展策略,深化與公司財富管理、投行及其他業務條線合作,利用公司綜合資源、信息優勢,探索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新舉措,並持續優化業務結構,進一步降低客戶集中度。

截至報告期末,融資融券餘額人民幣68.79億元,較上年末下降7.14%。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待購回餘額人民幣13.94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1.74%,其中表內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待購回餘額人民幣7.16億元,較上年末下降20.58%,平均維持擔保比率176.59%;表外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待購回餘額人民幣6.79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

6、期貨業務

2024年上半年,中原期貨落實集團公司「四大戰略」,聚焦主責主業,優化業務結構和資源配置,聚力經紀業務發展,增強專業能力,培育特色期貨品種優勢。期貨經紀業務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立足河南,深耕服務化工、黑色、有色、農產品中的重點品種產業鏈。推進「中原匯」大宗商品研究品牌建設,細化產業客戶和專業機構客戶服務;調配力量,推進零售客戶營銷服務標準化、線上化,探索零售業務線上化轉型發展。提升與集團財富管理業務條線的融入協同水平,實現IB業務客戶資金權益同比增長35.06%。期貨風險管理業務通過開展基差貿易和倉單服務,幫助中小企業有效管理價格波動風險,優化購、銷、存各經營環節管理。

截至報告期末,期貨經紀業務新增客戶1,462戶,服務客戶總量3.83萬戶,其中法人客戶同比增長13.97%;累計成交手數1,530.83萬手,同比下降13.81%;成交金額人民幣14,472.57億元,同比下降9.09%;日均客戶權益26.01億元,同比增長30.25%。

7、境外業務

2024年上半年,中州國際按照「窗口」+「平台」的戰略定位,重點發展投行、經紀相關業務,持續深化業務轉型。證券業務繼續聚焦高淨值客戶、上市公司大股東和機構客戶的拓展,上半年新增機構及高淨值客戶14家。投行業務取得顯著突破,股權融資方面,2024年上半年共完成4個財務顧問項目,1個配售代理項目。正在執行2個香港IPO承銷項目及6個財務顧問項目。債券資本市場方面,2024年上半年完成聯席賬簿管理人項目2單。

截至報告期末,中州國際證券業務客戶數量8,690戶,較上年末增長0.17%;託管資產總量約25.77億港元,累計代理股票債券交易量約10.95億港元;公募基金代銷業務累計認購金額約0.58億港元;證券孖展融資業務餘額約1.13億港元。

8、其他業務

區域性股權市場業務

2024年上半年,股權中心重新修訂「專精特新」專板建設方案,積極推進專板備案;有序推進地方數據資源整合,完成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建設項目驗收;進一步強化融資融智服務功能,持續開展河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活動,發揮「育智匯」企業在線平台功能及組織開展多種形式專題培訓活動,幫助企業不斷提高競爭力;開展私募基金財產份額登記託管,完善登記託管服務;發揮交易所服務基地功能,開展優質企業調研走訪專項行動,積極向企業推介新三板「綠色通道」服務;完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深化地市綜合金融服務,為縣區優質企業賦能。

截至報告期末,累計掛牌企業數量、託管企業數量與上年末基本持平;累計融資人民幣264.5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6%;託管股份1,047.45億股,較上年末增長24.36%。

資料來源: 中州證券 (01375)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1、證券經紀業務

2024年下半年,公司堅持管理提質和業務增效並重,加快推動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創造價值的大零售業務一體化服務體系建設,並形成以管理模式革新自上而下驅動業務模式升級,不斷夯實客戶基礎,推動業務提質增效,積極推進財富管理業務高質量發展。以基地化建設為方向,探索完善區域網點管理模式,推進鄭州一體化運營管理,啟動鄭州市轄區網點空白區域的新設及互聯網分公司的籌建;深度挖掘客戶價值訴求,依托公司全業務鏈體系,統籌產品、人才、渠道、科技等各類資源的整合,推進零售客戶標準化基礎服務體系建設,加快以財升寶APP為基礎的大財富管理平台建設,實現公司客戶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快前端業務與後端管理人才培育,著力構建團隊專業化分工體系,積極探索投顧團隊服務新模式,為切實打造財富管理業務核心競爭力夯實根基;以核心客戶需求為導向,推動證券和期貨經紀、兩融、資管等業務資源深度協同,打造渠道和客戶資源共享機制、統一產品服務,提升專業化資產配置能力,構建多層次的業務服務網絡,為客戶提供專業化、差異化的長期服務價值,進一步打造「管理驅動、專業支撐、一體聯動」的財富管理業務生態,全面提升服務效率,用更高品質服務改善優化客戶體驗。

2、投資銀行業務

2024年下半年,公司投行將按照公司河南資本市場戰略性載體功能定位,堅持以重點客戶和省管企業為抓手,加大省內服務實體經濟和項目儲備力度,專注跟蹤河南省內債券發行,積極推進存量債券的發行工作,全力落實公司「基地化」戰略;統籌各方面機構業務資源,推進機構客戶服務體系的建立完善,加快機構客戶服務機制配套制度及系統的建設,依托公司「N位一體」工作機制,以項目為抓手,一體化推進投行業務轉型,豐富投行業務模式,構建「一體化」戰略目標;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提升專業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錨定特色業務尋找業務機會強化債權業務的開拓,大力發展併購重組、收益權ABS、CMBS等業務,充分發揮「平台化」戰略優勢。此外繼續優化完善條線架構和團隊配置,堅決貫徹公司降本增效方案,著力壓減費用成本。

3、投資管理業務

(1)資產管理

2024年下半年,公司資管業務將堅持以專業能力提升帶動規模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強專業團隊建設,豐富投資策略,提升風控能力,持續提升品牌形象,提升資管業務規模。一是貫徹公司一體化戰略,深度融合以零售客戶為主的財富管理體系,與財富管理條線投資顧問業務協同發展。二是開拓省內機構客戶。充分利用公司屬地化優勢,圍繞屬地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展綜合性定製化金融服務,更好體現證券公司的功能型定位。三是豐富完善資產管理產品線,滿足不同客戶的理財需求。在存量固收產品的基礎上,增發不同負債期限、不同投資策略的固收或者固收+產品,豐富完善固收業務產品條線。

(2)私募基金管理

2024年下半年,中鼎開源將搶住河南省各地市設立基金、助力產業鏈發展的機遇,推動基金設立,提升管理規模。推動基金高質量投資運作,進一步加強和提升內部管理,深入落實結構化降本增效要求,不斷優化業務團隊,持續提升投研專業能力,建立差異化、特色化產品線,推動母基金、子基金設立和項目投資,持續抓好風險化解和資產回收,服務實體經濟。

(3)另類投資

2024年下半年,中州藍海將繼續大力回籠資金,探索多元化項目退出方式,加強與公司投資銀行條線的協同,篩選優質項目進行儲備,做好科創板跟投準備。同時,繼續加強投後管理工作,加大對被投企業的賦能,支持實體企業發展,在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提高自身盈利水平。

4、自營交易

2024年下半年,權益業務方面,著重加強團隊建設,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不斷提升權益投資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固定收益投資業務方面,秉持穩健原則,防止收益回撤。持續完善自營業務合規管理體系,強化風險監測與預警機制。繼續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數據安全性和穩定性,為業務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5、信用業務

2024年下半年,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將積極踐行專業化戰略,強化業務培訓,提升業務人員專業能力,幫助客戶運用好融資融券工具;切實加強風險管控,持續優化擔保品、標的證券、集中度等交易要素的管控措施,確保風控水平和業務規模相匹配。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將繼續堅持「服務協同」定位,堅持以「穩」為主的指導思想,加強團隊專業化建設,強化全面風險管理,密切跟蹤市場風險形勢變化,提高市場風險管控前瞻性和主動性,審慎穩健開展業務。

6、期貨業務

2024年下半年,重點深化專業化特色化和一體化建設。一是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聚力經紀業務發展。立足河南,立足服務實體經濟,持續打造「中原匯」大宗商品研究服務品牌,重點建設「中原產業行」、「中原期樂匯」、「中原風險管理家」服務子品牌,修訂完善客戶分類服務有關辦法,做實做細產業客戶和專業機構客戶服務,增強純鹼、硅鐵、電解鋁、生豬、花生等重點品種特色優勢。二是加快零售業務線上化轉型發展,建設「線上零售中原」,提高線上客戶運營服務能力。三是精選做市品種,優化策略,穩健運行風險管理子公司做市業務。四是提升融入協同一體化發展水平。加快融入集團公司綜合金融服務體系,融入財富管理業務,積極尋求與投行、資產管理等業務的協同,發揮協同和綜合服務效應,促業務發展;推進融入集團基礎運營管理一體化工作,提升運營管理質效。

7、境外業務

2024年下半年,中州國際將積極按照公司對其發展定位要求,在服務豫港合作大局中發揮好「走出去」、「引進來」作用,助力河南省內企業利用境外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投行業務方面,圍繞核心客戶,積極拓展各類財務顧問、配售顧問等項目,提升中州國際在香港資本市場的影響力。經紀業務方面,以拓展股票託管業務為切入點,進一步打開客戶資源,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債券發行業務方面,聚焦河南市場,提高河南區域發債項目的參與度。投資業務方面,積極推進風險項目化解、核銷工作,持續退出存量投資。

8、其他業務

區域性股權市場業務

2024年下半年,股權中心將努力爭取省內「專精特新」專板配套扶持政策,營造良好政策環境並完成專板成立前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優質項目篩選和對接,持續開展「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活動;持續發揮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河南基地和北京證券交易所(新三板)河南服務基地作用,加強與公司投行團隊協同力度,共同篩選、培育優質企業,積極推動企業利用新三板「綠色通道」實現掛牌,助推企業在更高層次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資料來源: 中州證券 (01375)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