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9229.97 371.14
  • 國企指數 6887.05 147.84
  • 上證指數 3267.19 103.21
01345 上海先鋒控股
即時報價: 2.100 +0.150 (+7.7%)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1,4351,5561,567
毛利772780668
EBITDA198245150
EBIT185232131
股東應佔溢利143235146
每股盈利0.150.220.14
每股股息0.120.070.05
每股資產淨值0.880.900.88

主要從事為進口醫藥產品及醫療器械於中國提供綜合性營銷、推廣及渠道管理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4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人民幣616,836億元,同比增長5.0%。居民收入穩步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人民幣20,733元,實際增長率為5.3%。隨著經濟的復甦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費支出也呈現增長態勢,在醫療保健方面,人均消費支出人民幣1,271元,增長4.2%,佔人均消費支出的9.3%,顯示出居民對健康和醫療保健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在居民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醫療保健支出預計將持續增長。與此同時,隨著國家對新型工業化的推進,以及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質量強國等戰略任務的實施,醫療行業作為高科技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繼續作為推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為此,中國近幾年連續出台相關政策,推動醫療改革逐步成熟完善。2024年國內醫療改革政策主要聚焦於醫保、醫療、醫藥的協同發展和治理。旨在通過集中採購、醫保支付方式創新和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推動醫藥衛生行業向更高效、更公平的方向發展。

具體來說,在醫藥流通領域,國內帶量採購政策通過省級藥品招標採購機構,推進建設區域性、全國性藥品聯盟採購機制,統一編碼、標準和功能規範,推進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政策聯動。全國藥品流通標準化建設,政策引導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加快行業創新,完善城鄉藥品流通功能,提升藥品流通能級,並發展數字化藥品流通。這些政策措施將提升藥品的可及性,並且對市場藥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對於專注高質量醫療產品營銷、推廣及管理服務領域,也將形成長期的推動力。

此外,中國2024年進口藥品政策也展現國家對醫療健康領域的深度關注和戰略佈局。2024年中國對部分抗癌藥物、罕見病藥物的藥品和原料實施了零關稅政策,以降低進口成本。並且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通過簡化進口新藥的審批流程,加快了進口新藥的上市步伐和提高了市場可及性。國家也強調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藥品,促進國內藥品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並加強與國際藥品監管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提升藥品監管的國際化水平。

對於本集團而言,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及對於進口藥品的政策關切,都將顯著促進本集團業務發展。本集團致力於將國際先進的醫藥產品和醫療器械引入中國市場,為廣大病患帶來福音。作為一家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本集團與全球多家知名醫藥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夥伴關係。並在中國市場上建立了廣泛的銷售網絡,為本公司的品牌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集團將繼續精心制定並實施一系列推廣策略,鞏固並拓展產品市場佈局,穩步提升產品銷量。

資料來源: 上海先鋒控股 (01345)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隨著中國醫療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醫藥行業正在逐步形成新的生態。傳統的研發、審評審批、定價體系正發生深刻的變化,醫藥市場正在面臨重大的結構性調整。總體來看,中國醫藥行業內部分化發展將是長期趨勢,有明確臨床價值、能滿足臨床需求的治療性產品將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本集團將繼續圍繞產品開發引進、深度挖掘產品營銷能力、合作共贏擴大產品市場覆蓋、適時通過併購方式充實產業鏈這幾方面(如有),在中國醫藥行業格局的變化中積極應對,銳意進取,實現本集團未來發展的新藍圖。

資料來源: 上海先鋒控股 (01345)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