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6654.58 526.38
  • 國企指數 9466.22 163.12
  • 上證指數 3860.45 32.34
01186 中國鐵建
即時報價: 5.450 +0.060 (+1.1%)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1,096,3101,137,9901,067,170
毛利106,392114,013105,940
EBITDA65,26667,61364,540
EBIT44,47145,85940,499
股東應佔溢利23,93623,54917,342
每股盈利1.981.911.55
每股股息0.310.380.33
每股資產淨值19.0320.3220.68

主要從事建築工程承包、規劃設計諮詢、物流貿易、工業製造、房地產開發等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1.工程承包

工程承包是本集團核心及傳統產業,業務範圍覆蓋鐵路、公路、軌道交通、水利水電、房屋建築、市政、橋樑、隧道、機場碼頭建設等多個領域。工程承包的經營模式主要採用施工合同模式和融資合同模式。

2.規劃設計諮詢

本集團規劃設計諮詢產業主要由4家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的二級大型設計院和24家三級及以下的專業設計院(不含4家大型設計院的子分公司)組成,業務範圍包括提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路、市政、工業與民用建築、磁懸浮、水運、水電、機場、人防等領域的規劃設計諮詢服務,並不斷向智能交通、現代有軌電車、城市綜合管廊、城市地下空間、生態環境、綠色環保等新行業新領域拓展。規劃設計諮詢的基本經營模式是通過市場競爭,按照合同約定完成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諮詢及相關服務,同時充分發揮產業優勢,運作設計總承包項目和工程總承包項目。

3.投資運營

本集團積極佈局新基建、新裝備、新材料、新能源、新服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提升多業態綜合開發與資產運營能力,切實發揮投資對企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效益增長的驅動作用。2024年,本集團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堅持由投資拉動施工向回歸投資創效本源轉變的原則,遵循輕重資產、長短投資搭配策略,兼顧資金週轉率、投資回報率和財務承受能力,對投資結構進行優化,實現了投資運營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

4.房地產開發

本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明確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的16家中央企業之一,業務佈局堅持收斂聚焦原則,重點圍繞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合肥、杭州等城市深耕拓展項目。業務採取「以住宅開發為主、其他產業為輔」的經營模式,積極參與政府保障房、回購房開發建設,著力推動房地產項目精細化管理,持續提升發展質量。報告期內,公司強化營銷與去庫存工作,在投資端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實施精準投資,審慎穩妥儲備優質土地,全年實現銷售金額951.45億元,在全國房企中排名第13位,較2023年提升2位。

5.工業製造

本集團是集研發、製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材料和專業設備製造服務提供商。經過多年發展,工業製造產業形成了裝備製造、材料生產、混凝土PC構件生產三大業務體系。主要業務包括製造大型養路機械、地下施工設備、軌道施工設備、混凝土施工設備、起重設備、橋樑施工設備、壓實設備、混凝土製品、橋樑鋼結構、道岔及彈條扣件及鐵路電氣化接觸網導線和零部件等。本集團發揮全產業鏈優勢,積極推進經營協同、產業協同,構建多個產業一體化運作的經營模式,提升企業競爭力、擴大品牌影響力,增強企業整體盈利能力;補齊企業短板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高速鐵路維養裝備、高端智慧農機、高原空間站、新型材料等新興業務和設備維保、租賃、再製造業務,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6.物資物流

本集團將物資物流作為助力主業、協同服務、降本增效的重要產業,擁有遍佈全國各大重要城市和物流節點城市的區域性經營網點、133萬平米的物流場地、4萬餘延長米鐵路專用線、32,550立方米成品油儲存能力,通過完善高效的物流信息化、區域化、市場化服務體系,提供供應鏈集成服務。本集團根據物資物流產業內外部兩個市場的特點,按照「對內服務、對外輸出」的戰略核心功能分別制定了不同的發展思路和經營模式。內部市場是物資物流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市場,堅持「保供應、保質量、降成本」的原則,集中內部需求,實現以量換價,提高優質資源獲取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外部市場是物資物流產業發展的拓展性市場,堅持「優化佈局、集聚資源、開拓市場、增強盈利、提升品牌」的原則,強化上下游延伸服務,在服務過程中實現價值提升,獲取價值回報。

7.綠色環保

本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根據國家重大生態環保戰略和區域生態環境目標,大力發展環境治理業務,重點培育荒漠化防治、土壤修復、礦山修復、污水治理等細分領域,開展項目投資、建設、運營,引領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打造產業生態體系,助力綠色環保產業逐步成為公司新的重要增長點。綠色環保經營模式主要是通過建設綠色環保項目產生工程承包收益。

8.產業金融

本集團產業金融秉持服務主業的核心理念,充分發揮「金融服務提供、金融產業運營、金融資源配置、金融風險防控」等核心功能,形成資金集中管理與運用平台、保險資源集中管理平台、金融租賃服務平台、供應鏈金融和創新金融服務平台、產業基金管理平台等五大平台。業務涵蓋信貸服務、資金歸集結算、商業保理、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金融科技、產業基金、保險經紀、保險公估、金融租賃等多項金融產品和服務。通過「創新驅動」+「科技驅動」,持續提高服務主業能力、價值創造能力、風險防控能力。

資料來源: 中國鐵建 (01186)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2025年度經營計劃為:新簽合同額30,600億元,營業收入10,725億元,成本費用及稅金10,312億元。為實現經營目標,本集團將以中國鐵建「1256」中長期發展戰略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保持經營承攬總規模穩定,確保戰新產業和境外經營承攬保持增長。加快推進經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全面推動經營工作高質量發展。

該經營計劃並不構成公司對投資者的業績承諾,敬請投資者對此保持足夠的風險意識,並且應當理解經營計劃與業績承諾之間的差異。

資料來源: 中國鐵建 (01186)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