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2867.74 91.82
  • 國企指數 8308.83 8.58
  • 上證指數 3341.73 10.26
01088 中國神華
即時報價: 30.500 +0.300 (+1.0%)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344,533343,074338,375
毛利117,909110,537101,820
EBITDA123,622113,193109,223
EBIT100,37488,31484,938
股東應佔溢利72,92564,62562,421
每股盈利4.123.593.34
每股股息2.912.492.40
每股資產淨值22.4022.8322.62

主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從事:(i)煤炭生產及銷售;及(ii)發電及售電業。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公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緊緊圍繞「一個目標、三個作用、六個擔當」發展戰略,守正創新、實幹擔當,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改革發展良好態勢。2024年,公司迎來成立20周年,公司股價再創新高,整體表現超過行業和市場綜合指數。全年實現歸屬於本公司所有者的本年利潤624.21億元,基本每股盈利3.142元╱股,年末資產負債率23.3%,年末綜合市值8,221億元。

晝夜不息、勤耕不輟,圓滿完成保供保暖保民生任務。堅決發揮能源供應「壓艙石」作用,有效實現煤炭穩產高產、電力穩發增發、供暖機組穩定運行。超額完成年度煤炭生產計劃,商品煤產量、煤炭銷售量實現同比增長;大力提升電力頂峰保供能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溫暖工程」,發電量、供熱量實現同比增長;克服極端天氣、調運受限等不利影響,暢通能源運輸大通道,朔黃、包神等鐵路煤炭運輸量同比增長,黃驊港務進出港量創歷史新高;壓實安全環保責任,築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防線,持續提升應急救援能力,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現連續安全生產。堅定不移做好幫扶工作,助力布拖、米脂、吳堡三縣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高質量完成鄉村振興年度目標任務。

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加速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堅持「兩端發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擴大可再生能源投資規模。加速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截至2024年底,公司國家級綠色礦山14座,省級綠色礦山7座,綠色礦山佔比84%;推廣綠色運輸方式,大力推行「綠色站區」「零碳站區」建設,開展專用線快裝系統及附屬設備封閉改造,實現從裝車源頭到港口綠色環保運輸;科學布局支撐性保障性電源,高質量投產國內首個應用國產BIM技術的惠州二期氣電項目,高標準開工定州三期、滄東三期等火電項目;深化煤電存量機組「三改聯動」,新增供熱能力962萬千瓦、調峰能力74萬千瓦,火電供電標準煤耗同比下降2克╱千瓦時;積極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項目,新增對外商業運營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36.6萬千瓦,公司參與發起投資設立的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綠色低碳發展投資基金運營穩定。

創新引領、數字賦能,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創新是企業的責任」的理念,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產業智慧賦能,打造原創性、引領性創新策源地。緊扣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載列車群組運行等行業發展重大問題,加大研發力度,其中朔黃鐵路主導研發的新型智能重載電力機車,獲評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2024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深化全產業鏈智能升級,加快構建數字化、智慧化管控體系,公司通過國家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三級認證;成立公司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編製印發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方案,以可再生能源發展為重點,積極布局拓展儲能、碳捕集和利用、氫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苦練內功、精益求精,深入實施公司價值創造行動。穩步拓展「大一體化」格局,新街一井、二井獲得核准批覆,東月鐵路列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清單,天津港務二期工程、黃驊港五期工程獲得核准批覆;完成收購杭錦能源股權,進一步推動減少同業競爭,提高煤炭資源儲備,鞏固一體化運營優勢;精益管理提質增效,煤炭業務挖潛力、增產銷,發電業務保電量、穩電價,運輸業務強協同、提效率,煤化工業務拓市場、控成本;堅持資金精細化管理,強化金融市場研判,及時優化調整資金存放結構,開展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業務,穩定提升資金運作收益;高質量完成國務院國資委上市公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入選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董事會、可持續發展最佳實踐案例,入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E S G上市公司先鋒100(2024)」、福布斯中國「2024中國E S G50」等榜單;公司「大型能源企業全面貫徹E S G理念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管理」獲評第三十一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建立完善「11257」市值管理體系,科學制定現金分紅政策,公司連續11年榮獲上交所信息披露工作評價A級,公司綜合市值連續4年正增長。

強基固本、凝心聚力,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紮實推進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落地,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偉大號召,高質效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從嚴治黨、人才隊伍、群團統戰、崗位建功等工作紮實深入。堅持「黨企同進、一體發展」原則,持續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推動公司業務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深化「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創建成果,精心策劃組織「中國神華能源之旅2024」統戰活動。公司榮獲2024年上海證券報金質量獎「優秀黨建獎」,以品牌價值2,246億元繼續蟬聯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能源類上市公司第一名。

當前,世界能源格局加速演變,能源開發綠色化、終端用能電氣化、能源產業鏈科技化、能源供應鏈數字化特徵明顯。2025年和「十五五」時期是我國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安全的關鍵時期。2025年,公司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一個目標、三個作用、六個擔當」發展戰略,堅持「穩中求進、安全為本、創新引領、高質發展」工作方針,全力抓實能源保供,堅定推進轉型發展,強化科技創新,高標準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確保公司「十四五」圓滿收官和「十五五」順利開局。

一是全力抓實能源保供,提升生產運營質效。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夯實本質安全基礎,確保各產業安全穩定生產。鞏固提升能源安全供應能力,完善煤炭購銷管理新模式,全力抓好煤炭生產接續和電力穩定供應,持續暢通能源運輸通道,確保完成重要時段和重點區域保供任務,力擔當能源安全「壓艙石」、「穩定器」。

二是堅持優投資穩增長,力增強發展後勁。多渠道開展優質煤炭資源獲取,有序推進新街一井二井、塔然高勒煤礦等項目建設;穩妥推動支撐性保障性煤電布局,推動北海二期、九江二期、南蘇一號等項目年內投產;進一步優化運輸網絡布局,穩步推進東月鐵路、黃驊港五期、天津港務二期、珠海港務散貨碼頭等工程建設。

三是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堅定推進轉型升級。繼續加快推進傳統能源產業清潔低碳發展,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高質量推進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促進煤炭、火電、新能源等業務聯營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戰新未來產業發展,「擴賽道、增領域、優方向」,兩端發力、精準施策,以科技和資本之力驅動轉型和升級之輪。

四是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矢志科技自立自強。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進高水平科技攻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助力「支撐能源轉型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落實落地。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廣煤質快檢、北斗規模化應用,加快推進智能煤礦、智能電站、智能運輸建設。

五是發揮上市平台作用,提升財資運作水平。充分發揮國有上市公司「長期資本」優勢,主動研判、積極尋找優質資產項目,加大併購重組力度,鞏固一體化運營優勢。強化財務資金管理,努力打造一流上市公司財務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公司投資平台作用,有效發揮產業基金投資支持和孵化引導作用,助力新能源業務投資併購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六是完善現代公司治理,提高治企興企能力。修訂完善公司章程,建設「科學、理性、高效」董事會,完成監事會改革,推動各治理主體規範履職與效率提升,不斷完善ESG體系建設,更好賦能公司高質量發展。積極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科學市值管理理念,強化公司內生增長和創新發展,增進市場認同和價值實現。

資料來源: 中國神華 (0108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能源行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實現能源安全保供和清潔轉型雙提升、雙平穩,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堅實保障。當前,能源保供已轉入常態化,煤炭兜底保供以及煤電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基礎保障和系統調節作用日益明顯。

2025年,本集團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認真踐行「一個目標、三個作用、六個擔當」總體發展戰略,持續鞏固一體化運營核心優勢,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加大煤炭資源獲取力度,加快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提升能源利用綜合效能。建設清潔高效火電機組,推動煤電低碳化改造。優化運輸網絡佈局,推動專用線、聯絡線接軌進度,創新發展大物流業務,打造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能源運輸大通道。發展煤基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推動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發揮上市公司平台和資金優勢,落實市值管理和考核要求,加強同地方政府企業合作,推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穩定可持續增長,佈局儲能、氫能、生物質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資料來源: 中國神華 (01088)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