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6160.15 192.17
  • 國企指數 9363.94 63.20
  • 上證指數 3950.31 27.90
01039 暢由國際集團
即時報價: 0.042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215227181
毛利283939
EBITDA-13-4.2-0.53
EBIT-16-6.9-3.1
股東應佔溢利-35-38-20
每股盈利-0.02-0.02-0.01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0.170.140.14

主要活動為開發及營運電子交易平台,促使其他公司客戶忠誠度計劃賺取的獎勵能以虛擬資產及授信方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交換並於商品、遊戲、服務及其他商業交易及其他交易業務中使用。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本集團利用其於電子商貿業務的多年經驗,把握市場機遇進軍數字積分業務部分及行業。於二零一七年下半年,聯合建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及特邀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暢由數字積分商業生態聯盟(「暢由聯盟」)。

本集團開發專為電子交易而設的暢由平台(「暢由平台」),旨在整合業務夥伴在暢由聯盟的數字會員積分、資源及戰略優勢。本集團致力使暢由平台成為一體化及安全的平台,保障平台用戶的權益,發揮積分作為虛擬資產的最大價值。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數字資產受到越來越多行業內的關注。暢由聯盟依託區塊鏈、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致力於打造一個面向全球的資產區塊鏈通證的發行、流通交易、存儲及支付結算的商業金融平台。

近年來,暢由平台用戶數量增加、產品及服務類別更加豐富、商業模式及消費場景日益完善。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暢由平台累計註冊用戶約275.0百萬,與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相比,新增約23.2百萬。

截至報告期,暢由聯盟業務分別錄得總成交額約人民幣122.7百萬元,收入約人民幣90.4百萬元。

報告期內,SaaS數位積分服務維持穩定的營運勢頭,持續為集團貢獻可觀的收入。依託生態場景的流量優勢,不僅帶動了合作伙伴主營業務的產品的推廣,更通過用戶體驗優化與場景深度聯動,進一步鞏固其自身競爭優勢。同時,公司積極配合中國移動各省公司開展業務協同,形成「積分+場景+流量」的良性循環,有效提升了用戶粘性與業務附加值。

暢由在SaaS數字積分服務的業務佈局生態流量的基礎上,公司積極探索公域流量推廣路徑,並與暢由自營平台的獲客和用戶留存深度融合。目前,支付寶生態已建構起「流量投放-用戶轉換-交易完成」的完整閉環。微信和抖音生態的探索也在有序地推進,為後續流量拓展奠定堅實基礎。

資料來源: 暢由國際集團 (01039)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暢由平台是面向可通証化資產的發行、流通、支付和結算的全球數字資產流通平台,是積分兌換的流量入口。藉助智能商業環境的大勢,本集團充分利用暢由平台的渠道和客戶資源,洞察企業的內在需求,建設和運營聯盟平台,實現網絡協同和共贏。

集團的SaaS數位積分服務持續佔據暢遊平台業務的重要份額,是集團業務的基礎和用戶來源。2025年下半年,集團將深化積分生態佈局,擴大積分兌換場景,維持SaaS數位積分服務業務的穩定。集團亦將專注於加速提升多家商業夥伴的積分兌換份額,優化積分結構。

集團旨在快速擴大廣告業務規模,依託規模效應提升毛利率;在深耕場景生態流量的同時,加強公域流量資源運營,為平台私域導流蓄力,逐步構建「公域引流+私域轉化」的流量閉環。

此外,集團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移動各省公司業務合作。期望以積分兌換為抓手,憑藉中國移動核心業務收入成長,實現暢由、中國移動及暢遊平台用戶的共贏。集團亦將加強與中國銀行省級分行合作,探索積分、權益和金融服務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拓展業務邊界。

資料來源: 暢由國際集團 (01039)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