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2080.28 72.17
  • 國企指數 8052.46 15.48
  • 上證指數 3279.18 7.47

4月28日 20:13

麥格理:首季業績成焦點 本周聚焦金融股?

投資者:企業陸續派發首季業績,金融類股份打頭陣哪些可留意?

麥格理:五一黃金周本周將至,港股只有四個交易日,但季績潮持續,特別是周二(4月29日)將有大量金融、內銀及內險等股份派季績,周三(30日)則有香港交易所(00388),對於希望部署短綫出擊的投資者,可留意相關認股證策略。

金價上周曾創歷史新高,及後高位回吐,但長期升浪未完結,金礦股成市場焦點。山東黃金(01787)於周一(28日)派季績,其股價上周逼近上市高位後回吐,並考驗10天綫,若認為在金價屢創新高下該股業績有驚喜,則可留意業績前後的部署,一些中年期及價外認股證可作為短綫部署工具。

周二為下周季績重頭戲所在,匯豐控股(00005)、恆生銀行(00011)及中銀香港(02388)同日放榜,另內險股則有中國人壽(02628)和中國財險(02328)。內銀股方面,工商銀行(01398)、建設銀行(00939)及中國銀行(03988)等季績亦登場。至於非金融類股份則有萬科企業(02202)、美的集團(00300)及福萊特玻璃(06865)等。醫藥股百濟神州(06160)則於下周三(5月7日)揭曉成績。

在上述業績股中,恆生股價升勢顯著,錄得八連升並先後突破多條平均線,上周五(25日)重上50天綫,並補回4月上旬的下跌裂口,可留意短期季績部署機會。中銀香港股價上周連升五日並突破20天綫,MACD轉為正差距,阻力於3月高位32.35元。

內險股方面,國壽股價早前重上牛熊分界綫後持續造好,上周挑戰20天綫,若能在成交配合下破阻力,或有機會上試50天綫。另外,內房股上周五早段曾急升,惟午後卻轉升為跌,當中於周二派成績的萬科,其股價受制50天綫多時,上周五短暫突破後未能企穩其上,但成交明顯增加,可留意業績期部署。受惠內需支持的美的,其股價上周上試50天綫,14天RSI處50。至於福萊特玻璃股價則於10天綫下橫行整固多時,STC處超賣區,或有機會趁季績消息破悶局。

港交所於周三派季績,市場預期集團首季純利介乎38億至40.62億元,較去年同期升28%至36.8%。港交所股價於250天綫覓得支持,上周挑戰50天綫,並補回4月上旬的下跌裂口。另外,百濟神州於下周三放榜,其股價上周重越多條平均綫,並於20天綫上整固,且看季績前後能否再下一城,阻力於4月高位178元。

投資者:五一黃金周來臨,怎樣捕捉娛樂股表現?

麥格理:五一黃金周為傳統澳門旅遊旺季,旅客及賭業數字或有機會帶動股價表現。多隻娛樂股股價近日低位回升,銀河娛樂(00027)股價上周突破10天綫,並挑戰20天綫,多個技術指標向好,阻力可參考50天綫。金沙中國(01928)股價突破低位整固格局,上周上試20天綫,STC於超賣區發出入貨訊號。美高梅中國(02282)股價則突破20天綫,14天RSI升至49,或有機會上試100天綫。

此外,携程集團(09961)同樣受惠黃金周,其股價於250天綫附近築底多時,可留意突破機會,首個阻力於20天綫。如希望透過認股證捕捉相關股份表現,可於本周初留意相一些價外認股證,透過適中的槓桿作部署,並在黃金周結束前沽貨離場,分享正股短期變化。

*數據截至2025年4月25日,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本內容由麥格理資本股份有限公司 (“MCL”) 就Macquarie Bank Limited (ABN 46 008 583 542) ("MBL")發行之結構性產品向香港居民提供,並不構成買賣建議、邀請、要約、或遊説。產品不售予美國人。

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結構性產品價格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反映未來表現。產品的第二市場可能有限而MCL可能是唯一報價方。閣下應閱讀載于www.warrants.com.hk 之上市文件以瞭解結構性產品的詳情及自行評估箇中風險。如有需要,請徵詢獨立之專業意見。牛熊證備有強制贖回機制可能被提早終止,届時(i) N類牛熊證投資者會損失全部投資;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則可能為零。

除MBL外,任何在本文所提到的麥格理集團機構均非1959年《銀行法》(澳大利亞聯邦)下認可之接受存款機構。該等機構之責任,並不相當於MBL之存款或其他負債。任何投資均需承受投資風險,包括可能延遲償還款項,以及已投資本金之全盤損失。MBL並不對該等機構的責任作出任何保證或提供任何保障。MCL不為資料的準確度、完整度或合時性負上責任。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