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9666.33 65.22
  • 國企指數 7056.41 21.52
  • 上證指數 3370.35 0.00

9月12日 19:11

中銀國際:恒指萬七點見支持,留意牛66819/熊68963

美國CPI通脹年率連續第五個月放緩並跌至三年半以來最低,但核心通脹環比升幅則高於市場預期,利率期貨顯示,聯儲局下周議息較大機會減息四分一厘。外圍股市向好,恒指於萬七點見支持,反彈過百點至約17250點附近整固。

如看好恒指,可留意恒指牛證(66819),收回價16800點,26年9月到期,實際槓桿30倍。或可留意恒指牛證(66348),收回價16600點,24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20倍。如看淡恒指,可留意恒指熊證(68963),收回價17671點,26年9月到期,實際槓桿32倍。或可留意恒指熊證(68967),收回價17800點,25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29倍。

外電報道,西班牙及德國方面均呼籲歐盟放棄對中國製造電動車加徵關稅,歐盟國家將於下月作最終決定,若有代表歐盟65%人口的15個成員國投反對票,歐盟委員會則需要放棄徵收額外關稅。電動車股走勢各異,比亞迪(01211)股價續保持於10天線之上整固,在約240元水平徘徊。如看好比迪,可留意比迪認購證(26793),行使價259.8元,25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6倍。如看淡比迪,可留意比迪認沽證(25727),行使價208元,25年4月到期,實際槓桿6倍。

據報近年港股集資額最大的內地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招股已獲孖展足額認購,國際配售首日亦已足額,據悉公司擬以上限範圍定價。港交所(00388)表現靠穩,在約221元附近低位徘徊。如看好港交,可留意港交認購證(24210),行使價287.8元,25年6月到期,實際槓桿8倍。如看淡港交,可留意港交認沽證(24846),行使價215.2元,24年11月到期,實際槓桿11倍。

評級機構惠譽將美團(03690)評級提升至「BBB」級,維持正面展望,表示美團成功的策略執行和到店競爭緩和使公司的盈利能力顯著改善,並產生強勁的自由現金流。美團股價持續向好,曾高見124.9元,創近月新高。如看好美團,可留意美團認購證(26680),行使價143.3元,25年7月到期,實際槓桿4倍。如看淡美團,可留意美團認沽證(25017),行使價95.9元,24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8倍。

阿里巴巴(09988)獲券商報告看好,指其獲納入港股通的資金流入強勁及內需電商業務改善,有助估值重估。阿里股價造好,升至接近月內位在83.9元附近整固。如看好阿里,可留意阿里認購證(24960),行使價96元,25年10月到期,實際槓桿4倍。如看淡阿里,可留意阿里認沽證(27173),行使價63.75元,25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8倍。

據韓媒報道,美國正加緊向南韓施壓以收緊對晶片出口管制,希望其只向盟國提供高頻寬記憶體(HBM)等先進晶片。芯片股普遍向好,中芯國際(00981)低位反彈,升至15.5元附近徘徊。如看好中芯,可留意中芯認購證(26855),行使價17.5元,25年6月到期,實際槓桿4倍。如看淡中芯,可留意中芯認沽證(22831),行使價15.2元,25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4倍。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到2029年初步形成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框架,到2035年基本形成保險業新格局。內險股個別發展,中國平安(02318)於20天線見支持,升至35元附近整固。如看好平安,可留意平安認購證(26678),行使價40元,25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7倍。如看淡平安,可留意平安認沽證(27058),行使價27.45元,25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8倍。

中銀國際輪證

重要聲明
本資料由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持牌人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本公司」)發出,其內容僅供參考,惟不保證該等資料絕對正確,亦不對由於任何資料不準確或遺漏所引起之損失負上責任。本資料並不構成對任何投資買賣的要約,招攬或邀請,建議或推薦。認股證/牛熊證屬無抵押結構性產品,構成本公司( 作為發行人)而非其他人士的一般性無抵押合約責任,倘若本公司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分或全部應收款項。過往的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標。認股證/牛熊證價格可跌可升,並可在到期時或到期前會變成毫無價值,引致投資全盤損失。投資前,投資者應仔細參閱有關上市檔(及任何該檔之附錄)及有關補充上市檔所載認股證/牛熊證的詳情(包括風險因素),充份瞭解産品性質及風險,考慮投資是否適合閣下的個別情況,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顧問。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為認股證/牛熊證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港交所唯一為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認股證/牛熊證提供買賣報價者。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