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9229.97 371.14
  • 國企指數 6887.05 147.84
  • 上證指數 3267.19 103.21

7月5日 08:45

中銀:恒指持續反彈,留意恒指牛68086/熊67340

美國6月份ISM製造業指數跌至三年多來最低水平,當地製造業連續第八個月萎縮,美國假期前夕股市變動不大,三大指數窄幅靠穩。恒指連日反彈,升約100點至50天線約19400點水平整固。

如看好恒指,可留意恒指牛證(68086),收回價18900點,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32倍。或可留意恒指認購證(17084),行使價21300點,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12倍。如看淡恒指,可留意恒指熊證(67340),收回價20000點,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25倍。或可留意恒指認沽證(17048),行使價18200點,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7倍。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保險資金運用餘額達到26.3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末增長5.18%,其中債券投資11.32萬億元,佔比42.95%,接近2013年高點。內險股個別發展,中國平安(02318)表現靠穩,續於20天線之上約51.8元水平整固。如看好平安,可留意平安認購證(16005),行使價59.88元,今年11月到期,實際槓桿8倍。如看淡平安,可留意平安認沽證(12164),行使價49.95元,2024年7月到期,實際槓桿4倍。

據外電報道,滙豐(00005)正就從瑞信挖角一隊中東高級財富管理團隊進行深入談判,希望藉以擴大在海灣地區的業務。匯豐股連連日向好,曾升至62.45元,再創近年新高。如看好匯豐,可留意滙豐認購證(17085),行使價69.88元,2024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9倍。或可留意滙豐認購證(14465),行使價76.88元,2024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13倍。

據報道,Meta可能會與騰訊(00700)進行合作,騰訊或會在內地獨家銷售Meta的虛擬實境頭盔,包括即將推出的最新款式,同時為內部研發的虛擬實境遊戲提供應用設備。騰訊股價變動不大,續於10天線約338元水平整固。如看好騰訊,可留意騰訊認購證(17740),行使價375.2元,今年10月到期,實際槓桿8倍。如看淡騰訊,可留意騰訊認沽證(15978),行使價300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7倍。

據媒體報道,工商銀行(01398)和建設銀行(00939)等大型國有銀行正向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提供25年的超長期貸款,部分貸款甚至在前四年暫免支付本金和利息,以避免在境外債市場出現信用緊縮的狀況。內銀股走勢反覆,工行早段升至4.27元後遇沽壓,回落至約4.18元水平徘徊。如看好工行,可留意工行認購證(16235),行使價4.61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12倍。

比亞迪(01211)旗下全新個性化品牌方程豹汽車宣布,首款車型定名為「豹5」,據悉「豹5」價格將在人民幣40萬元至60萬元之間,今年年內開啟交付。比亞迪表現連日向好,升至265元水平整固。如看好比迪,可留意比迪牛證(66580),收回價234元,今年11月到期,實際槓桿7倍。如看淡比迪,可留意比迪熊證(63880),收回價285元,2024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10倍。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重要聲明

本資料由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持牌人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本公司」)發出,其內容僅供參考,惟不保證該等資料絕對正確,亦不對由於任何資料不準確或遺漏所引起之損失負上責任。本資料並不構成對任何投資買賣的要約,招攬或邀請,建議或推薦。認股證/牛熊證屬無抵押結構性產品,構成本公司( 作為發行人)而非其他人士的一般性無抵押合約責任,倘若本公司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分或全部應收款項。過往的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標。認股證/牛熊證價格可跌可升,並可在到期時或到期前會變成亳無價值,引致投資全盤損失。投資前,投資者應仔細參閱有關上市文件(及任何該檔之附錄)及有關補充上市文件所載認股證/牛熊證的詳情(包括風險因素),充份瞭解産品性質及風險,考慮投資是否適合閣下的個別情況,如有需要,應咨詢專業顧問。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為認股證/牛熊證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港交所唯一為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認股證/牛熊證提供買賣報價者。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