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6248.97 351.49
  • 國企指數 5743.78 112.66
  • 上證指數 3007.07 50.31

8月7日 17:29

瑞信:資金避險 轉投國策受惠股?

市場仍有待消化監管憂慮,港股周五未見出現明顯方向,恒指低位曾跌逾200點,險守兩萬六關口,及後曾倒升,收市微跌約25點。科技股反彈乏力,或是令港股窄幅整固的原因。負面情緒有待消化,大市短期或進行橫行格局。向上觀望上試26800點的機會,支持或繼續參考兩萬六。藍籌股陸續公布業績,亦有機會對大市帶來刺激。

港股反覆,資金未有明顯部署趨向。好友參考兩萬六為支持,預留緩衝下,選擇在收回價在25800點或以下的牛證。看好或可考慮恒指牛證(53482),收回價25700點,行使價25600點,槓桿比率約51.3倍,兌換比率10000。一旦恒指再度失守兩萬六,好友或需再向下換馬,甚至順勢追沽。

投資者雖然對大市走勢仍具戒心,不過恒指徘徊在兩萬六附近缺乏方向,資金部署上仍較觀望。看淡或可考慮恒指熊證(55809),收回價26650點,行使價26750點,屬新上市產品,兌換比率12000。若預期恒指或有機會失守兩萬六,進取淡友或可考慮下移至收回價在26500點或以下的近價熊證。

科技股具政策風險,資金避險,轉投國策受惠股。新能源汽車股比亞迪股份(01211)周五高位曾升近9%,創出295元的歷史新高,但逼近300元關口遇獲利沽壓,及後升幅收窄,收市僅升逾1%。向上或仍以挑戰300元關口為上望目標,支持或參考250元水平。

比亞迪破頂後升幅收窄,隨即吸引資金再度考慮好倉博反彈。比亞迪窩輪引伸高企,中距離牛證的槓桿,或比活躍比亞迪窩輪的實際槓桿更高,對作短線部署的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看好或可考慮比迪牛證(55029),收回價255元,行使價251元,槓桿比率約10.2倍。相反看淡或可留意比迪熊證(54984),收回價300元,行使價304元,槓桿比率約8.7倍。

同樣憧憬受惠國策的晶片股中芯國際(00981),周五高位曾升逾一成,曾突破30元關口,但及後有獲利沽壓出現,收市升不足1%。中芯公布次季純利按年升約4倍,或是刺激股價曾急升的原因。向上觀望挑戰年初高位31.95元的機會,支持或參考25元水平。

中芯突破30元後升幅收窄,同樣吸引資金入場部署好倉,觀望再度突破30元關口的機會。與比亞迪情況相若,中距離中芯牛證的槓桿,普遍比活躍中芯窩輪的實際槓桿高,因此好友近日較傾向考慮中芯牛證。看好或可考慮中芯牛證(53456),收回價25元,行使價24元,槓桿比率約6.2倍。相反看淡或可留意中芯熊證(63955),收回價33元,行使價34元,槓桿比率約4.5倍。

騰訊(00700)周五止跌回穩,高位曾升近半成至460元以上,收市升逾3%,重上450元水平。向上或觀望重上480元的機會,支持或參考上月底低位422元水平。看好或可考慮騰訊認購證(17503),行使價534.3元,22年04月到期,實際槓桿約5.3倍。相反看淡或可留意騰訊認沽證(22240),行使價382.88元,22年01月到期,實際槓桿約5.0倍。

市場繼續憧憬更多中概股將赴港上市,港交所(00388)周五高企,高位曾突破530元水平,收市升逾1%。向上觀望上試7月下旬高位544元的機會,500元關口或已重建支持。

港交所高位突破430元,好友追貨。看好或可考慮港交認購證(25062),行使價568.5元,21年10月到期,實際槓桿約11.7倍。相反看淡或可留意港交認沽證(17466),行使價430.68元,21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約8.4倍。港交所強勢能否持續,或視乎市場對中概股回流的預期會否有變。

《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免責聲明:筆者為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 ,並身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要約、建議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買賣或認購任何證券。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會蒙受全盤損失。本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有關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或恒生科技指數的免責聲明,請參閱上市文件。有關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免責聲明,請參閱上市文件。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投資者應瞭解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文件。瑞信之聯屬公司Credit Suisse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並無聲明任何投資或策略適合或符合閣下的個別情況。結構性產品交投量並不是結構性產品表現的指標,投資者不應僅依賴交投量歷史高位數據以釐定結構性產品日後的表現。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