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917.84 18.28
  • 國企指數 6365.55 7.93
  • 上證指數 3015.40 0.00

11月6日 10:54

瑞通:恒指好淡爭持 資金一面倒續睇淡 美團全場最貼牛上市

投資者繼續聚焦美國總統大選點票結果,另聯儲局維持利率不變,主席鮑威爾指該局尚未考慮縮減資產購買的力度。美股隔晚繼續大幅上漲。道指收報28390點,升542點(或1.9%),連升4日。市場憧憬中美關係有望改善,利好股市氣氛,恒指昨以全日高位25695點收市,升809點(或3.2%),重上250天牛熊分界線。今早好淡爭持,於25700點上落。恒指好倉(牛證及認購權證)昨淨流出近2.5億港元(下同),恒指淡倉(熊證及認沽權證)同日淨流入逾2.4億元,反映投資者趁大市急漲減持好倉,並反手做淡。昨日恒指牛證街貨重貨區為收回價24300至24399點,而熊證街貨重貨區為收回價25800至25899點。

大型科技股昨集體狂飆,美團(03690)收升5.0%於329.6元,盤中曾升至334.6元的歷史新高,14日RSI續處70以上的超買區。股份四連升,累漲逾14%。恒指季度檢討結果將於下周五公布,市場憧憬美團今次或可成功染藍。不過昨有逾2億元北水淨沽出美團,打破連日錄淨流入的趨勢。美團今早高開在332元以上,其後回試330元以下。輪證資金流方面,昨有逾2900萬元淨流出其好倉,淡倉同日則有逾730萬元淨流入。

內地推支持新能源汽車措施,加上投資者憧憬白宮可能易主後,有利內地製車輛進口美國,吉利汽車(00175)連日炒上,再昨漲8.7%,以全日最高位21.4元收市,創逾兩年高。吉利以大成交四連升,期間暴漲逾34%。行業數據方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推算,10月汽車行業銷量預估按月下降0.8%,按年增長11.4%。吉利今早破頂高見22.15元後倒跌逾2%,曾跌穿21元。昨有逾2000萬元淨流出其好倉,淡倉同日則有逾770萬元淨流入。

京東(09618)連續兩日大成交破頂,昨最高見361.8元,收市上揚9.3%,報361元。京東近日正式推出「進口超市」,並提出穩步推進三年採購4000億元人民幣進口品牌商品的計劃,加上市場續炒作雙11行情理想,以及有傳京東健康擬下周進行在港上市聆訊,帶動京東連升四日,累升14.5%。京東今早先整固,回落逾1%,跌穿355元,惟其後倒升,創在港上市新高363.8元。近4400萬元於昨日淨流出其好倉,淡倉同日則有逾300萬元淨流入。

若然中美關係緩和同樣利好手機設備股,瑞聲科技(02018)上日收升4.4%於44.6元,重上20天線。今早再升約2%,高位重上45.7元。昨有逾230萬元淨流出其好倉,淡倉亦有小量資金淨流出。

瑞通相關認股證之選擇:
吉利輕微價外、短期購(17480),行使價:23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5.7倍
吉利價外、中短期沽(16485),行使價:16.18元,2021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5.4倍
瑞聲貼價、中短期購(11320),行使價:46.48元,2021年4月到期,實際槓桿:3.9倍
瑞聲價內、長期沽(29246),行使價:46.88元,2021年8月到期,實際槓桿:1.7倍
美團輕微價外、中短期購(16494),行使價:374.88元,2021年5月到期,實際槓桿:3.9倍
美團價外、中短期沽(25355),行使價:236元,2021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6倍
京東價外、中短期購(26561),行使價:438.888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6.1倍
京東價外、中短期沽(25053),行使價:266.18元,2021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6.6倍
阿里輕微價外、中短期購(25732),行使價:318.888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6.3倍
阿里輕微價外、中短期購(26458),行使價:338.888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7.9倍
比迪價內、中短期購(15442),行使價:199.99元,2021年5月到期,實際槓桿:2.6倍

瑞通相關牛熊證之選擇:
恒指牛證(63786),收回價:24939點,槓桿比率:27.5倍
恒指熊證(56269),收回價:26390點,槓桿比率:32.6倍
吉利牛證(61998),收回價:17.1元,槓桿比率:4.2倍
瑞聲牛證(61401),收回價:39.9元,槓桿比率:4.8倍
瑞聲熊證(54896),收回價:73.1元,槓桿比率:1.4倍
全場最貼美團牛證(63795),收回價:295.999元,槓桿比率:7.7倍
美團熊證(54942),收回價:359.88元,槓桿比率:9.1倍
阿里牛證(51460),收回價:264.38元,槓桿比率:10.2倍
阿里熊證(59732),收回價:304.28元,槓桿比率:15.9倍

重要風險通知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結構性產品之價格一般可急升亦可急跌,有可能損失結構性產品之全部或重大部分購買價,閣下對此應有所準備。
閣下投資前應了解產品風險,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