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5938.13 304.22
  • 國企指數 9242.40 120.74
  • 上證指數 3807.71 19.13

9月8日 11:04

【輪證贏家】痴線Popmark熊睇50天線

上個星期五揀咗兩隻貨出嚟,原因係等指數出方向,借小時圖條10線作為界線,升上去嘅出好倉;見阻力嘅出淡倉。

上星期五Patreon出文後都已經係10點嘅事,見指數企高於小時圖10線,按策略,揀定嘅恒指牛(65535)可以落場。

呢一注好倉的確無Set到目標價,如果用Swing Trade嚟做嘅話,小時圖上未見到Slow STC(14.3)落去超賣,因為上個星期係全日都係向超買方向走;而喺五分鐘圖上嘅Slow STC(14.3),最多都只係得%K線落過20以下,跟手都抽返上去,%D線隻腳係無濕過架!

再簡單啲,一如以往只做Day Trade的話,就當係收市前10分鐘掟貨走人,呢一趟平均收23.5格或41.96%。

一早喺星期五作戰室戰友已經溫馨提示咗我哋周末至周初有可能打風,隨住颱風同時間嘅移動,嚟到今日至少有半日風假先,但跟據8號風球開市嘅經驗,會市都無乜因為大家唔駛返工肺喺屋企專心炒令港交所(00388)多咗生意,因為喺疫情嘅時候,已經有人發明咗WFH。

今朝指數開市升22點,所以作裏面都係稍等一陣先至出注好倉追上,上到25500點樓上後,的確有諗住指數可以向上再殺熊,因為呢個位都已經踩住第一層熊證街貨。

不過,都唔夠今日隻泡泡瑪特(09992)咁注目,事關呢隻嘢由8月26/27日出平頂位339.8/339.6元出平頂之後向下,落到上個星期五企於中軸線,如果用分注吸納嘅策略嘅話,呢個都係一個唔錯嘅位;但今日返嚟見股價失守20線向下都算,下行嘅幅度仲要係今日上半場嘅藍籌之冠。

望望鐘仲有5分鐘先至10點,截至呢一刻為止,作戰室今日除咗食咗隻恒指好倉之外,mark住嘅就係隻popmart。

小時時圖上見Popmark股價出大陰燭向下運行而推闊晒條保歷加通道。但一踩入10點,聽完新聞天文台話8號至少維持至下午1點,大獲啦,假設1點落波兩個小時內返到公司即3點返到,再坐多3個鐘即係6點又一村人收工...諗起都覺得辛苦。

再睇返個小時圖,嘿,喺288個乜嘅位置度出咗底線出嚟嘅?!再睇埋個五分鐘圖,邊個?!係邊個喺10點將股價推到變低位十字星?!

泡瑪熊(66226),過癮呢喺隻咁icon嘅股份上出熊,所以攔到去收回價340元,同現價有約30.4元亦高過佢本身嘅歷史高位339.8元少少,坦白講佢爬返上300蚊都應該走人啦,有約8.3倍槓桿唯一留意嘅係個街貨,依家唔算好多但都小心啲啦。

用Popmart日線圖睇+50線係咪有啲痴線?!,哈哈,Anyway,五分鐘上見股價唔過10/20線先至出隻淡倉啦。

作者阿珊,以技術分析專心玩輪證,唔貪心,努力賺取我家肥貓罐罐ฅ^•ﻌ•^ฅ。

直接去Patreon搜尋「cbbcwar」領取七日免費試用即市作戰教室

資訊只適用於合資格的香港投資者。本文章涉及瑞銀以外第三方機構代表之意見,其所發表的言論和觀點僅代表該第三方機構及/或其代表之個人立場,並不代表瑞銀及與瑞銀無關。資訊由瑞銀集團提供,其僅作參考,並不構成買賣建議、邀請、要約或游說。瑞銀為結構性產品的發行商,瑞銀及其成員、其聯屬公司及董事及僱員可能持有本資料所述證券之權益(作為主事人或其他)。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分或全部應收款項。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可能會蒙受全盤損失。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投資前應了解及自行評估有關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上市文件內有關結構性產品的全部詳情。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或巿場參與者。© UBS 2025。 版權所有。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