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港股昨在兩萬六關波動,最多挫190點才反撲,一度漲近300點,埋單報25967點,僅進賬186點。科指同樣微升,收報5951點,10天線與50天線差距繼續縮窄,快將步恒指後塵,形成死亡交叉(下簡稱「死叉」)。
恒指10月初攀至超過4年高位27381點便回落,10天線不久從升轉跌,周三(22日)由上而下挫穿50天線,傳統「死叉」被視為利淡的訊號,惟對港股後市影響實際上未如其名稱般負面。
假若暫撇下主導市場情緒、變數卻相當複雜的中美貿易磋商進展,單純以「死叉」角度看,統計上並非「例淡」;相反,由於訊號出現時指數必然已經錄得頗大跌幅(如今次就累瀉2237點或8.17%),普遍能夠引發反彈,收復部分失地。
根據1970年起逾半世紀資料,不計最新這趟,恒指合共發出156個「死叉」。附【圖】所見,恒指「死叉」後不同時段表現,上漲比例由10個交易日後的48.72%,逐步提高到50個交易日的56.41%,即時間愈長,升市機率愈大;至於變幅中位數也是隨着日子漸長而增加。
換言之,投資者如果「聞死叉即造淡」恒指,勝算固然較低,更有被挾倉風險。最近例子是今年4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措施而急滑,導致港股同月8日形成「死叉」,但翌日已觸底反撲,120個交易日間累飆42.17%!再上一次「死叉」則發生於去年11月20日,恒指亦是在之後4個交易日內曾跌2.66%便顯著回升。
值得補充,由恒指「死叉」訊號至10天線從下而上攀越50天線(黃金交叉),平均為期53個交易日(中位數約46日),推算年底左右可能「金叉」重臨,意味港股今年餘下兩個月有望出現一波較明顯漲勢,這與大市11月和12月「例旺」吻合。
觀察個股走勢帶出類似訊息,因愈來愈多股份錄得「死叉」,令港股平滑中線市寬(10天線高於50天線比率)由7月底今年高峰77.1%掉頭向下,10月14日終失守50%強弱分界,最新跌至40%,貼近支持區(30%到40%),預期將呈超賣反彈,並推動恒指回勇。
另一方面,恒指10月高低位相差2237點(8.33%),與過去30年10月份波幅中位數8.64%相若,不排除港股本月「大局已定」,也顯示下行空間似乎有限;事實上,恒指連日守穩半年累積最大型成交量密集區約25100點到25800點,估計調整完成後再上揚機會不低,市況未宜過分看淡,短線甚至可考慮建好倉博反彈。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