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stock360.hkej.com
Skip This Ads
  • 恒生指數 23887.83 28.23
  • 國企指數 8608.54 0.73
  • 上證指數 3473.18 0.86

2025年6月20日

【EJFQ信析】通脹威脅殺埋身 儲局拒減息有理

美國聯儲局最新議息後宣布,保持聯邦基金指標利率在4.25厘至4.5厘區間不變,自去年12月迄今連續4次按兵不動;市場更關注的「經濟展望摘要」(SEP, 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ions)顯示,局方把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由1.7%降至1.4%,最重視的通脹指標核心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Core PCE)升幅卻從2.8%調高到3.1%,隱然傳遞出現滯脹的訊號。

另一方面,根據最新利率點陣圖(Dot Plot),決策官員估計2025年底利率中位數報3.9厘,反映2025年餘下4次會議將減息0.5厘,與3月時預測相同。值得留意的是,這趟認為年內毋須減息的官員增加到7人,如果再有1人投入此陣營,下次點陣圖中位數便要上調至4.1厘,即今年只調低利率一次(0.25厘),代表「高息」勢維持更久。

利率高企使聯邦政府融資開支急增,屬財政赤字積累原因之一,聯儲局卻似乎沒把此因素視作首要考慮,仍集中在通脹問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無視美國總統特朗普連月施壓催促減息、於會後記者會上明言,白宮關稅政策對物價的影響可能更加頑固,只是傳導至消費市場需時,預計未來數個月將出現明顯通脹,暗示減息並無迫切性。

儘管聯儲局估計物價短線傾向上升機會不低,惟交易商普遍相信,整體通脹預測依然未致大幅惡化。附【圖】所見,以1年期通掉期利率(inflation swaps rate)推算,美國未來12個月平均通脹率雖達3.17%,但遠低於特朗普4月初打響「關稅戰2.0」的高峰3.61%;而1年後(2026年至2027年)及2年後(2027年到2028年)平均通脹率則平穩,過去1個月皆徘徊2.4%左右,顯示機構投資者認為關稅等因素僅會刺激通脹暫時上漲,之後將逐步正常化,基本上回歸至略高於聯儲局2%目標的趨勢水平。

必須補充,「民間」估算長期物價表現卻大相逕庭。以密歇根大學調查為例,居民的1年通脹預期,5月份終值曾攀上6.6%,是1981年11月後最高,上周出爐的6月份初值縱急速回落到5.1%,顯然仍屬偏高;再者,受訪市民對於未來5至10年通脹預期只由5月的4.2%稍降至4.1%,意味普羅大眾並不認同「通脹短暫論」。

更重要的是,倘若公眾預測未來物價繼續上漲,將藉工會談判或辭職拖壓爭取較高薪資,企業為維持利潤又把增加的勞動力成本藉提價轉嫁給消費者,導致工資與物價螺旋式上升(wage-price spiral),最終通脹加劇,相信這才屬聯儲局真正挑戰。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