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490 | -0.060 (-10.9%)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9,571 | 8,693 | 8,095 |
毛利 | 2,820 | 2,538 | 2,339 |
EBITDA | 487 | 395 | 265 |
EBIT | -495 | -521 | -612 |
股東應佔溢利 | -220 | -189 | -338 |
每股盈利 | -0.85 | -0.73 | -1.30 |
每股股息 | 0.05 | 0.02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0.00 | -0.76 | -2.04 |
主要業務乃從事零售百貨公司之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經歷重大調整,外部需求疲軟疊加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為全球經濟添上陰霾,令香港及內地零售百貨業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市場環境依然嚴峻。集團因此積極調整經營策略及實行一系列改革,以適應市場變化。
香港業務
過去一年,香港經濟表現仍然疲弱,全年本地生產數總值為2,860億美元,2024年全年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較去年同期下跌7.3%。在疫情管控放寬之後,訪港遊客數量迅速回升,2024年訪港人次同比上漲了31.0%,其中,非內地訪港遊客同比上升44%。不過,訪港遊客的消費模式經歷了根本性的轉變,他們不再像疫情前那樣熱衷於「品嘗美食、購物消費、遊玩娛樂」,而是對深度文化遊覽展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導致遊客消費總額的回升步伐比預期緩慢。與此同時,跨境交通日趨便利,促使香港居民形成了一股北上消費的新潮流,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民在港本地的消費動力,對香港的零售業界帶來了相應的影響。
年內,集團通過一系列有效的市場策略和產品優化,成功提升了自家品牌例如TOPVALU、HMECORDY及PEACE FIT WARM/COOL的銷售表現。透過深入分析消費者的需求,集團推出了多款符合潮流且品質優良的商品,促進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銷售額的增長。
店鋪網絡方面,集團於年內通過改裝升級,開設了新界區首間AEON STYLE-「AEON STYLE荃灣」;
於北角開設了「」(Mono Mono),及於啟德開設「AEON STYLE啟德」,為顧客提供更豐富的生活提案。另一方面,集團除了在荃灣、啟德及康怡開設了3間「珈琲所珈琲店」KOMEDA’SCoffee,更在青衣開設了全球首間日式外賣店JELYCO DO By KOMEDA'S Coffee,進一步豐富集團的餐飲業態。新店選址均經過精心考量,旨在覆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並提升品牌影響力。新店自開業以來,深受顧客歡迎,銷售表現超出預期。
為維持集團業績表現,年內我們優化了整體的內部管理。門店方面,集團對裝修改裝及開店成本進行了改革,有效降低相關成本。此外,我們還積極推廣和應用電子設備,如在3間店鋪超市引入電子貨架標籤,成功簡化營運的工作流程;而門店的自助收銀系統使用率已提高至55%,不僅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同時有助我們更精地把握市場動態和消費者需求。同時,集團亦加強了對經常性費用的管控,通過精細化管理和流程優化,有效降低了各項運營開支,並通過結構性改革項目和培訓等,以提升員工的人時生產力。
於回顧年內,本集團的香港業務錄得9.5%的下跌,至港幣3,746.0百萬元(2023年:港幣4,140.9百萬元)。分部業績錄得虧損港幣288.2百萬元(2023年:虧損港幣150.0百萬元)。
中國地業務
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增長5.0%,但增速較2023年的5.2%有所放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而廣東省生產總值比去年增長3.5%,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去年增長0.8%,其中,商品零售增長僅0.6%。國內消費和房地產市場依舊疲軟,拖累了整體經濟復甦的步伐。
年內,集團積極調整店鋪佈局,為廣州寶泰店與廣州太陽城店作進行了大型活性化工程;集團亦成功開設了兩家新店—中山富逸城店與廣州百信廣場店,銷售業績均達到了預期,為集團業務拓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亦審視了現有的店鋪結構,針對顧客消費模式打造重點賣場,以提升顧客的線下消費體驗。
在商品策略上,集團分析過往數據,聚焦推廣重點產品種類,這些產品種類不僅保持了強勁的增長趨勢,其銷售額更是超越了去年同期水平。此外,集團致力於新商品的開發,這些商品在市場上的取得不錯表現,銷售額和毛利額均順利達到預期。
為了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率,集團大力推進數碼化建設。在O2O領域,集團憑藉線上線下融合,提升了顧客的消費體驗,降低行銷成本,展現了數碼化轉型的初步成效。同時,集團自有的電商平台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其銷售構成比有所提升,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線上競爭力。
除此之外,集團還積極拓展租戶收入,通過優化租賃策略和提升服務品質,成功達成了預算目標,該部分收入超過了去年同期水平。
中國內地業務全年收益為港幣4,349.3百萬元(2023年:港幣4,552.0百萬元),下跌4.5%;錄得虧損為港幣65.9百萬元(2023年:虧損港幣61.5百萬元)。
資料來源: 永旺 (00984)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香港業務
香港政府近期推出的多項措施,如舉辦一系列盛事活動以吸引更多旅客、優化旅遊簽證政策、加強與內地的交流合作、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水平等,為零售業及旅遊業的復甦注入了強勁動力。集團將積極把握機遇,並秉持著創新與務實並重的原則,全力推動一系列策略,以期提升業績。
商品改革方面,集團將根據市場需求,對有增長潛力以及一直備受歡迎的商品類別加以推廣,提升其及自家品牌的銷售構成比例,以進一步強化品牌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力。同時,集團將積極推進以「」(Mono Mono)為主的小型專門店的開設工作,預期能為集團帶來較高的投資回報。
集團將繼續加大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投入,持續加強數碼化轉型。集團將在香港店鋪逐步引入智能防損系統,並於個別分店試點引入智能購物車,以提升顧客購物體驗及店鋪營運安全。此外,集團將繼續在超市增加電子貨架標籤的運用,並繼續提高自助收銀系統及自動現金處理系統的使用率,進一步方便顧客的同時亦能以科技改善集團營運表現。
另一方面,集團將優化內部管理,對現有制度進行全面審視與改革,並通過結構性改革項目,以及細緻的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減少開支,提高營運效率及生產力。
中國地業務
自2025年初以來,中國內地的經濟與零售市場呈現出複雜多變的態勢。GDP增速預期維持在低於5%的水準。除要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對國際貿易帶來的影響外,中國內地亦面臨人口單身及老齡化的結構問題,加上消費者購物趨向理性,令零售百貨市場持續低迷。與此同時,直播電商等新興業態的崛起對傳統零售業造成了巨大衝擊,促使行業加速推進數碼化投入及轉型,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全方位發展。
為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及挑戰,集團致力提高其市場競爭力,除了提高自家品牌及備受歡迎的產品銷售構成比例外,亦會不斷審視產品組合配置以改善毛利表現。另外,集團將繼續打造核心賣場並加以優化,例如新潮玩賣場、童玩賣場、水果賣場、烘焙賣場、寵物賣場等,以提升賣場魅力。
集團亦將在內地店鋪逐步導入人工智能防損系統和智能定價系統,並於個別分店試點引入智能購物車,以提升顧客購物體驗及店鋪營運效率。
集團計劃於2025年在大灣區開設8家新店,包括在廣州、佛山、深圳和江門等的獨立超級市場,以滿足當地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集團將通過優化租戶結構及提升租戶服務品質等手段,增加租戶收入,實現共贏發展。同時,集團將在2025年內推進工作流程改革,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和滿意度,為未來幾年的發展奠定基礎。
集團
根據2025年投資計劃,預計總資本開支約為港幣256百萬元以開設新店及改裝店鋪。
除上文所述或以其他方式披露外,於2024年12月31日至授權發佈這些綜合財務報表之日為止,沒有發生影響本集團業務的重要事件。
資料來源: 永旺 (00984)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