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8.260 | +0.390 (+5.0%) |
基本數據
(百萬)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39,862 | 30,001 | 31,686 |
毛利 | 30,029 | 30,001 | 31,686 |
EBITDA | 20,957 | 21,455 | 23,299 |
EBIT | 10,697 | 10,671 | 11,739 |
股東應佔溢利 | 4,902 | 6,256 | 6,379 |
每股盈利 | 0.66 | 0.82 | 0.81 |
每股股息 | 0.13 | 0.24 | 0.25 |
每股資產淨值 | 8.48 | 9.19 | 9.28 |
主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境內從事風力和煤炭發電及銷售、煤炭銷售和其他相關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穩中求進、安全為本、創新引領、高質發展」工作方針,堅持存量增效、增量做優,以全方位對標帶動全鏈條提質,實施應對136號文的整體工作方案,構建全生命週期成本管控體系,全力衝刺「十四五」規劃目標,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淨新增新能源控股裝機容量2,053.54兆瓦,其中新增風電控股裝機容量986.95兆瓦、光伏控股裝機容量1,096.59兆瓦,減少生物質發電控股裝機容量30.00兆瓦。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43,196.74兆瓦,其中風電31,395.72兆瓦,光伏11,794.92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6.10兆瓦。本集團2025年累計完成發電量39,652,477兆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33,502,617兆瓦時,同比增長6.07%;光伏發電量6,146,915兆瓦時,同比上升71.37%。
1.壓實安全責任,安全運營平穩有序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全面推進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牢固樹立「從零開始、向零奮鬥」的安全理念,以零傷亡、零事故、零損失為目標,以歸零心態抓實抓細安全生產。創新安全管理,通過「三個一」常態化教育培訓;「三個整治」強化文明生產;「三個環節」嚴抓外委作業;「三道防線」嚴控事故風險。深度融合數智化平台應用,提升安全環保管控水平。修訂完善積分考核辦法,深化安全積分制應用,以剛性約束促進管理提升。系統加強安全風險防控,全面落實安全環保一號文任務,紮實築牢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防線,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組織「事故警示月」專項行動,開展海上應急演練觀摩。持續深化防範生態環保風險,順利完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專項督導,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系統防範生態風險。築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防線,有效提升人員安全履責能力和作業現場監督能力,上半年未發生一般及以上事故和生態環境事件。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39,652,477兆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33,502,617兆瓦時,同比增長6.07%;光伏發電量6,146,915兆瓦時,同比增長71.37%。2025年上半年,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102小時,較2024年同期降低68小時,主要是因為本集團部分大容量項目所在區域風資源水平同比下降。本集團風電利用小時較行業平均利用小時高15小時。
2.多維前期開發,優化未來資源佈局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保持規模發展與質量效益並重,響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優化發展導向,積極踐行「五個示範」,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大突破、大創新,全力推動「沙戈荒」風光大基地項目,加強海上風電拓展,打造具備龍源特色的國家標誌性新能源基地。優先爭取中東南部消納有保障且電價相對較優區域的競配指標。精準科學合理實施「以大代小」項目,結合鄉村振興,爭取項目連片開發,因地制宜推進共享儲能項目,結合下游市場有序佈局綠電製氫(氨)項目。加快佈局,深度謀劃推動深遠海項目。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新簽訂開發協議1.24吉瓦,其中風電1.04吉瓦、儲能0.2吉瓦,均位於資源較好地區。上半年累計取得開發指標4.75吉瓦,其中風電2.98吉瓦,光伏1.77吉瓦。
3.推進精品工程,增量做優質效雙升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遵循「優設計、降造價、高質量、嚴變更、促項目、防風險」管理理念,堅持工程建設「兩不超、三個零」標準,建設「工期短、造價低、質量優、效益好」的精品工程。強化基建項目全過程管控,提高設計管理,堅決壓降造價,抓好徵林、徵地和送出等關鍵制約因素協調,統籌做好開工管理、施工組織管理、項目調試管理。加強初設審查,嚴控設計方案、工程量及造價。嚴把招標最高限價審核關,合理把控最高限價,加大集採力度,持續擴大集採範圍,通過集採降低設備成本。嚴把工程實施造價管理關,加大工程量審核關,籌備工程造價管理中心,
開展全過程造價管控。本集團所屬天津濱海新區龍源海晶鹽光互補項目、龍源江蘇射陽200MW/400MWh共享儲能電站項目榮獲「2025年度電力優質工程」。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淨新增新能源控股裝機容量2,053.54兆瓦,其中新增風電控股裝機容量986.95兆瓦,新增光伏控股裝機容量1,096.59兆瓦,減少生物質發電控股裝機容量30.00兆瓦。
4.強化營銷創效,存量增效持續深化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積極應對電力市場建設全面加速和新能源全面入市形勢,緊密跟蹤各省136號文實施方案,深化「以交易為中心、以限電為重點、以補貼為基礎、以綠碳為特色、以人才為抓手、以系統為保障」的「六位一體」營銷體系。重點關注機制電量納入規模、增量項目競價安排、現貨價格上下限等關鍵內容,踴躍參與各省區市場化改革方案規則制定,爭取有利政策。動態優化交易策略,量價兼顧統籌中長期交易與月度、月內、多日等短週期交易調倉,實現中長期交易與現貨交易精準銜接,確保交易量價最優;通過與電網溝通、開展省間交易、儲能充放電等方式,多措並舉降低限電影響;緊盯補貼資金回收和補貼清單管理;大力開展綠電交易和綠證銷售;優化完善公司營銷機構,在運營監控中心增配營銷崗位,實現生產營銷全流程協同貫通,積極推動公司營銷人員參加交易員技能認定,全面開展交易人員、營銷管理人員、營銷分管領導多層次培訓和電力交易競賽;「一省一策」著力推進龍源電力市場營銷及輔助決策管理系統建設,已完成17個省區部署,通過數據管理、市場分析、市場預測、功率預測等功能提升交易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所有發電業務平均上網電價人民幣399元╱兆瓦時(不含增值稅),較2024年同期平均上網電價人民幣422元╱兆瓦時(不含增值稅)減少人民幣23元╱兆瓦時。風電平均上網電價人民幣422元╱兆瓦時(不含增值稅),較2024年同期風電平均上網電價人民幣438元╱兆瓦時(不含增值稅)減少人民幣16元╱兆瓦時,主要是由於風電市場交易規模擴大,平價項目增加以及結構性因素導致。光伏平均上網電價人民幣273元╱兆瓦時(不含增值稅),較2024年同期光伏平均上網電價人民幣278元╱兆瓦時(不含增值稅)下降人民幣5元╱兆瓦時。
5.拓展綠電綠證交易,兌現綠色環境價值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綠證集中統一管理工作模式,發揮規模優勢,提升綠電綠證營銷能力。大力開拓綠證外銷市場,有序開展綠證銷售,完成綠證交易管控平台項目台賬信息維護,完成建檔立卡系統項目授權,確保綠證「應領盡領」,最大化兌現綠色環境價值。2025年上半年完成綠電交易41.4億千瓦時,同比增加41.67%;交易綠證423.2萬張,同比增加81.46%。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積極參與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市場建設,修編行業技術導則。所屬碳資產公司自主研發的「碳排放數據區塊鏈上鏈存證系統」順利通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認定該系統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積極開發江蘇和福建海上區域的3個CCER項目,開發上海碳市場8個分佈式光伏碳普惠項目,儲備各類碳資產。
6.深化數字化賦能,科技創新動能增強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積極深入踐行龍源電力「1234」科技創新工作思路,明確一個核心定位,建強雙驅創新機制,圍繞三個需求導向,聚焦四大攻關領域。積極投身國家重點項目,精心規劃多領域協同創新路徑。國家重點專項「多場景風電場規劃設計關鍵技術及軟件開發」、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風機葉片與光伏板表面防冰塗層的製造與應用」成功獲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多類構網型設備接入下省級送端電力系統安全高效運行示範工程」項目已獲立項。《海上風電場海底電纜運行在線監測系統技術導則》獲國家能源局批准實施,填補行業空白。「海上風電海纜運行狀態監測與快速故障診斷關鍵技術研究」「複雜發電工程數字化設計建造關鍵技術及應用」「極端氣候下風電機組防除冰技術攻關與工程化突破」「國產全棧風電機組智能運維關鍵技術與應用」「碳排放數據區塊鏈上鏈存證系統」五項重要成果通過了國內權威機構組織的技術鑒定,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本集團積極夯實科技基礎,內聯外拓構建多方協同高效創新驅動體系,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提升工作。在平台建設方面,成功獲批設立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為高層次人才培養與技術攻關提供優質平台。積極推動西安交通大學新能源創新研究中心建設,面向新興場景領域,圍繞三大佈局方向形成4項指南項目,有力支撐本集團科技戰略。
本集團在數智化建設上持續發力,精心打造全球首個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擎源」發電行業大模型的新能源板塊,覆蓋市場營銷、生產運營、設備維護、技術監督、安全環保5大核心業務域,7大智能應用場景和20個專業智能體。在項目與案例申報上,「龍源電力新型電力系統數智化網絡通信規模化部署應用」獲中國能源研究會2025年能源網絡通訊創新應用推薦案例,「風電設備診斷和安全防控數據集」獲評國務院國資委高質量數據集優秀成果。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申請發明專利56件、實用新型專利21件,頒佈執行2項國家標準、1項能源行業標準。
7.優化融資結構,持續挖掘資金效益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密切關注政策導向,用足用好綠色金融政策,不斷優化融資結構,主動開展存量貸款置換,壓降存量貸款資金成本。擁有充足的金融機構授信,同時具有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資質,確保多渠道融資通暢。堅持開展剛性管理資金計劃,利用資金歸集、統一調配、股東借款等措施,加大資金使用頻率,實現資金的時間價值最大化。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發行4期超短融資券、6期中期票據,並成功發行1期綠色中期票據,共計人民幣220億元。資金成本保持行業優勢,有效降低資金成本,彰顯本集團「碳達峰、碳中和」的責任與擔當。
8.精準深耕國際,海外開發積極穩健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聚焦對華關係好、市場空間大、經濟前景佳、國家信譽好、投資風險低的「五好」國家,推進國際綠色能源合作,加強中國周邊國家和金磚國家國別研究,一體化統籌項目發展與風險控制,高質量開展境外新能源項目工作。深耕南部非洲市場,穩妥開拓中亞和中東市場,研究拉丁美洲市場機遇,高質量開展對外交流,注重與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投資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南非、博茨瓦納、中亞等地區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2025年上半年累計取得6個境外新能源項目共計144萬千瓦遴選審批。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持續強化境外資產管理,開展境外專項治理工作,各在運項目運營情況良好。截至6月30日,本集團所屬加拿大德芙林風電項目完成發電量124,913兆瓦時,利用小時數達到1,260小時,項目累計實現安全生產3,864天;南非德阿風電項目完成發電量304,860兆瓦時,利用小時數達到1,247小時,項目累計實現安全生產2,799天;烏克蘭尤日內風電項目完成發電量71,611兆瓦時,利用小時數達到936小時,項目累計實現安全生產1,418天。
資料來源: 龍源電力 (00916)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下半年,本集團將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偉大號召,圍繞「穩經營、謀創新、優投資、強管理、保安全」工作主線,認真落實年中工作會各項部署,錨定全年任務和「十四五」目標,高效做好各項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一)深化固本強基,全面築牢安全環保根基
系統實施「11135」安全環保工作思路,錨定零傷亡、零事故目標,深入推行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緊密圍繞安全環保一號文件,扎實築牢安全風險分級管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應急處置與救援「三道防線」,增強安全履責、現場監督、承包商管理、科技興安、生態治理「五項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和生態環保治理效能。
(二)深化增量做優,全面提升規模發展質效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錨定年度發展目標不動搖,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堅持風電為主優發展,千方百計搶抓優質資源,穩步推動規模化風電併購,積極穩妥開發海外風電市場。抓實重點項目提效能,加大力度推動大基地和海上風電項目建設。
(三)深化存量增效,全面強化價值創造能力
以市場為導向,堅持效益優先、成本領先,系統加強全生命週期成本管控,提升專業化、集約化、智能化水平,切實推動發展底蘊、技術標準、工作經驗、數字化建設等優勢轉變為成本效益優勢。全力壓降成本,加強項目造價控制,充分發揮集約採購共享優勢,全面提升成本管理精細化水平。全力提升營收,強化營銷信息共享與分析,建強「六位一體」營銷體系,積極落實「一省區一營銷」部署,建立健全電力營銷對標評析督導體系。
(四)深化創新引領,全面發揮科技支撐作用
實施「1234」科技創新工作思路,圍繞世界一流新能源科技領軍企業核心定位,建強雙驅創新機制,錨定發展轉型、重大工程、生產經營三個需求導向,聚焦海上風電融合海洋能集群化建設、大基地新型電力系統、「新能源+」工程首台套示範、基於「AI+」的數字化智慧運營四大攻關領域,為新能源發展注入更加豐沛動能。
(五)深化管理提升,全面激發企業發展潛力
堅持改革攻堅、創新賦能,以全局視野破除發展障礙,著力優化治理效能、釋放資本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內生動力。
持續深化企業治理,加強世界一流企業建設,深入打造法治龍源。
持續強化市值管理,系統推進市值管理舉措落地落實,增進市場認同。
(六)深化黨建引領,全面提高引領保障實效
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提升黨建工作質效,以高質量黨建的強大引領力、凝聚力、戰鬥力,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建強幹部人才隊伍,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資料來源: 龍源電力 (00916)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