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18.190 | +0.240 (+1.3%) |
基本數據
(百萬)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70,788 | 75,515 | 74,993 |
毛利 | 12,980 | 13,843 | 12,223 |
EBITDA | 4,803 | 5,472 | 3,923 |
EBIT | 4,010 | 4,487 | 2,986 |
股東應佔溢利 | 3,967 | 4,056 | 2,836 |
每股盈利 | 2.74 | 2.75 | 1.85 |
每股股息 | 0.81 | 0.82 | 0.87 |
每股資產淨值 | 22.11 | 23.67 | 23.49 |
主要從事:(1)中西成藥、化學原料藥、天然藥物、生物醫藥、化學原料藥中間體的研究開發、製造與銷售;(2)西藥、中藥和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和進出口業務;(3)大健康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及(4)醫療服務、健康管理、養生養老等健康產業投資等。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一)聚焦主責主業,夯實醫藥製造產業鏈。
一是加快推進中藥材及原料藥業務發展,做實產業鏈上游。持續推進中藥材種植基地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增強關鍵中藥原料的生產和供應掌控能力;緊扣「穩重點,拓新品」發展主線,持續推動特色原料藥發展,新產品開發成效顯著,國際市場穩步擴展。本報告期內,本集團共有近80個規範化中藥材種植基地,覆蓋50多個品種;
特色原料藥國內外銷售收入均實現同比較快增長。
二是醫藥、健康齊發力,做強產業鏈中游。聚焦醫藥製造,加強產業政策研究,強化「科研、營銷、品牌」三位一體模式,推動重點品種培育以及潛力品種挖掘工作,持續推進醫藥製造業務穩定發展。本報告期內,保濟系列、消炎鎮痛膏、甲基橙皮甘、昆仙膠囊、夏桑菊系列、坎地沙坦酯片、消渴丸等產品的銷售收入實現同比較快增長。
深掘大健康產品增量,開展精準營銷:強化王老吉涼茶傳統渠道終端網點覆蓋,穩固涼茶行業市場份額;推進四大頭部餐飲平台深度合作,提升餐飲渠道滲透率;
力瓶裝飲料促銷推廣,加速搶佔即飲市場。同時,創新原味涼茶、刺檸吉系列、荔小吉系列新品營銷,推出荔枝、黃桃口味果搖爽低濃度果肉果汁新品,挖掘品類潛力,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三是依托服務創新、批零協同與智能升級,強化核心競爭力並驅動醫藥流通業務穩步增長。醫療批發業務通過定制化服務與供應鏈優化提升客戶粘性與效率;零售業務把握「雙通道」機遇,新增31家定點藥店帶動線下銷售,線上借助品牌合作與新媒體營銷實現突破。器械業務以「品牌品種+ S P D項目」雙輪驅動,在高值耗材及特許新藥引進上取得規模化進展。物流體系通過精細化運營顯著提升效率並降低物流費率。數字化轉型取得關鍵進展,新ERP系統及S2B2C模塊實現閉環管理與全流程監控,為構建數字化供應鏈生態奠定堅實基礎。
(二)瞄準海外市場,國際化合作步伐加大。本報告期內,本集團中成藥產品持續拓展海外市場,小柴胡顆粒成功獲得澳門中成藥註冊證書,滋腎育胎丸、安宮牛黃丸等產品加快推進海外地區註冊工作。健康產品海外擴展步伐持續加速,推出「WALOVI+王老吉」雙標識國際罐,於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完成註冊,並與沙特艾杜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寶鋼包裝股份有限公司、百達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韓國農心集團、日本雙葉產業株式會社等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進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場。醫藥流通國際化業務穩步拓展,成功協助眾生藥業抗新冠病毒藥物來瑞特韋片(樂睿靈)實現首單澳門出口,持續拓展港澳註冊業務。
(三)強化創新佈局,科研成果持續湧現。積極構建成果轉化、產業政策溝通交流機制,與大院大所、高校院校以及院士專家團隊開展常態化交流;瞄準中藥新藥機遇,積極佈局醫療機構制劑新藥轉化,推進廣州市醫療機構制劑中心項目建設,並完成設立廣州采製藥業有限公司;持續完善科創體制機制,形成全面、系統的「科技創新考核」管理體系,進一步激發內部創新活力。本報告期內,本集團共獲得藥品註冊相關批件15項;獲得省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級協會學會獎5項,日內瓦發明展金獎1項;
新增國家級平台1個,省級平台1個,省級資質1家,其中采芝林藥業牽頭的「廣東創新中藥製劑轉化中試平台」成功入選工信部首批中試平台。
(四)加快推進資本運作,持續強化投資者關係管理與市值管理工作。一是積極構建起覆蓋創投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基金體系,並投資佈局疫苗、合成生物等生物醫藥前沿領域,基金投資初具規模。二是分類推動各業務投資併購工作,成功收購采善堂,本集團旗下老字號數量增至13個。三是大力推進白雲山漢方混改工作,完成對白雲山生物增資人民幣3億元,廣州醫藥股票成功在新三板掛牌交易。四是實施完成2024年度利潤分配,全年現金紅利金額(含中期分紅)達人民幣13.01億元,佔2024年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比例為45.87%,較往年顯著提升。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並通過路演、現場調研、策略會、業績說明會、股東會等方式共計開展活動50餘場,累計接待超150人次,持續加強投資者交流;同時進一步強化ESG體系建設,MSCI、萬得(WIND)的ESG評級均為A級。
(五)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實施數智賦能。一是加大力度推進本集團數字化轉型頂層規劃,為本集團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二是與國內龍頭企業強強聯合,在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以及數字化應用、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合作,以賦能新質生產力;三是推動技術賦能,促進生產技術創新升級,其中,藥物警戒系統開展二期建設,中一藥業全面啟動國家工信部「中藥綠色智能製造技術項目」。
(六)強化公司治理,持續提升管理效能。完成本部機構改革,進一步優化明晰各部門的職能與權責邊界;不斷強化人才隊伍建設,調整優化考核指標,不斷激發人才隊伍能動性;積極優化採購平台管理模式,推進降本增效;完善多個內部管理制度,持續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建設,推動公司治理進一步規範。
資料來源: 白雲山 (00874)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5年下半年,本集團將繼續圍繞核心產業鏈,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1、堅持內生增長與外延拓展「雙管齊下」,促主營業務發展。
一是強化內生式增長,持續加強品種、品質、品牌建設,深入推進產業佈局,加快園區項目建設,進一步推動各業務板塊的持續發展。
二是推動外延式拓展、強化價值實現,持續構建全生命週期的投資基金體系,圍繞現有業務產業鏈開展資本運作,加速推進創投項目、推進各業務領域的投資併購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強市值管理,傳遞公司價值。
2、堅持灣區佈局和海外拓展「雙向發力」,持續拓展海外影響力,加速推進國際化佈局。深化港澳產業佈局,充分利用大灣區優勢推動醫藥製造產品海外註冊上市,搭建中醫藥國際化交流平台,提升國際影響力。聚焦重點,開拓東南亞、中東、北美、歐洲等市場,進一步推動本地化品牌建設、產品註冊、銷路拓展,促進實現國際化發展跨越式升級。
3、堅定推進科研創新,力強化機制創新、平台搭建、項目建設、管線佈局,持續推進科研資源集聚、強化細分領域佈局,推動本集團從傳統企業向科技創新型企業轉型升級。
4、加強數字化轉型建設,持續推進數字治理的整體頂層規劃,建立健全數字管理體制機制,促進生產技術創新與智能製造升級,推動本集團數字化賦能新質生產力見效落地。
5、加大公司治理力度,持續強化整體性、系統性戰略規劃,加強引才育才及考核激勵體系優化工作,推動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增強質量管理和風險防控,加大降本控費力度,進一步推進提質增效,推動管理效能持續提升。
資料來源: 白雲山 (00874)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