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2008.11 36.15
  • 國企指數 8067.94 12.25
  • 上證指數 3285.59 2.83
00086 新鴻基公司
即時報價: 3.020 +0.050 (+1.7%)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4,0543,9173,762
毛利3,7853,7103,657
EBITDA1791,3081,816
EBIT0.501,1071,645
股東應佔溢利-1,535-471378
每股盈利-0.78-0.240.19
每股股息0.260.260.26
每股資產淨值11.3610.8210.76

主要提供(a) 消費金融:提供消費、中小企及其他金融信貸。(b) 私募融資:提供結構及專業融資。(c) 按揭貸款:提供按揭貸款融資。(d) 投資管理:組合投資以及提供結構及專業融資。(e) 基金管理:提供基金管理服務。(f ) 集團管理及支援:為所有業務分項提供流動資金、監督及行政功能。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的收入為3,762.0百萬港元(2023年:3,916.6百萬港元),主要包括利息收益3,573.0百萬港元(2023年:3,764.4百萬港元)。收入的同比減少主要歸因於客的貸款需求縮減及戰略性收緊貸款發放政策導致貸款賬減少。繼中國內地從無抵押貸款戰略性地轉向有抵押貸款後,消費金融業務的貸款回報下跌亦令收入減少。

信貸業務實現了除稅前溢利846.8百萬港元(2023年:886.3百萬港元,經全數撇減我們於一家合營公司的權益158.9百萬港元),同比減少4.5%,主要由於本地經濟疲弱導致上述的貸款賬下跌及客戶信貸狀況惡化。儘管屬非現金項目,但中國內地一間附屬公司清盤所產生的一次性匯兌虧損46.1百萬港元亦是導致下降的因素之一。部分影響得以緩解是因為我們在經濟動盪期間優先考量營運及資本效率,從而減低了經營費用及融資成本。

投資管理錄得總收益為394.4百萬港元(2023年:虧損332.0百萬港元)。經分配內部資本成本支出669.4百萬港元後,該分部的除稅前虧損為405.9百萬港元(2023年:1,291.3百萬港元)。情況相較2023年有所改善,主要受各資產類別錄得投資收益及撇減下跌所帶動。此突顯了我們在選擇性配置資本、投資組合管理及審慎風險管理方面均採取了嚴謹策略。

基金管理的除稅前溢利變得日益重要,達49.0百萬港元(2023年:16.8百萬港元),同比增加191.7%。該新業務的費用收益錄得強勁增長,同比增加55.6%至56.5百萬港元,乃由於資產管理規模^總額持續增加,達20億美元所致。與GAM建立戰略聯盟亦令費用收益有所增長。

集團管理及支援於2024年實現除稅前溢利371.4百萬港元(2023年:464.8百萬港元),同比減少20.1%,主要原因是資本成本收入減少。該收入是一種抵銷分配至投資管理分項的資本成本的內部機制,其下跌乃歸因於所動用的內部資本金額減少。

本年度營運成本為1,441.4百萬港元(2023年:1,467.8百萬港元),同比減少1.8%,主要受消費金融分項在中國內地戰略性地轉向有抵押貸款,致力提高營運效率所帶動。

資料來源: 新鴻基公司 (00086)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展望2025年,隨著對進一步減息的期望逐漸減弱使資產價值受壓、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升溫,以及大中華區的消費需求放緩及持續的結構性改革,經濟形勢仍然動蕩不安。雖然該等不確定性影響投資者情緒並需要採取謹慎取態,但同時也帶來了機會,讓我們能夠進一步聚焦戰略重點。特別是,私募融資及特殊機會擁有不少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其將持續發掘被錯誤定價的資產,或可抵銷從其他資產類別中觀察到的活動放緩。

內外利益一致所創造的協同效應將進一步豐富我們基金管理業務的產品種類及擴大客戶覆蓋範圍。通過探索新合作夥伴關係及發展家族辦公室解決方案業務,這一另類資產管理平台已蓄勢待發,以實現未來持續性增長。與此同時,我們將持續優化風險管理框架,投資人才庫並利用先進科技,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

資料來源: 新鴻基公司 (00086)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