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120 | 0.000 (0.0%)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3/2023 | 3/2024 | 3/2025 |
---|---|---|---|
營業額 | 73 | 59 | 55 |
毛利 | 31 | 29 | 22 |
EBITDA | 155 | -136 | 252 |
EBIT | 147 | -145 | 243 |
股東應佔溢利 | 129 | -163 | 223 |
每股盈利 | 0.05 | -0.07 | 0.09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0.54 | 0.47 | 0.56 |
主要業務為開發、製造及銷售藥品;推廣及分銷進口藥品;及從事基因相關技術之商業開發及發展。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環球經濟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及貿易政策收緊而愈發不明朗。儘管中國受瞬息萬變外部環境所影響,惟二零二四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在製造業強勁及出口暢旺帶動下加速增至5.4%,全年錄得5%增幅,繼而於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在持續穩定經濟的措施推動下,再度實現5.4%的強勁經濟增長。而中國醫藥行業在改革政策、科技創新與市場需求綜合影響下正深度轉型。隨著第十輪藥品集中採購實施,全國集中採購趨於常態化,在市場競爭加劇的同時,持續深化的醫療改革政策繼續影響醫藥市場,醫藥企業營商環境更趨複雜化。
於年度內,主要由製造分類(在中國經營)為本集團貢獻的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收益及毛利為約55,40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59,100,000港元)及21,90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
28,800,000港元),分別減少約3,700,000港元及約6,900,000港元。收益減少主要是由於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銷量下降及價格略微調整以及銷售組合變動所致。毛利減少主要與收益減少有關,而毛利率下降乃由於根據預期需求促進庫存管理而調低產量仍需分攤固定間接費用,以及銷售品種的毛利結構改變所致。
本集團持續經營業務應佔的行政、銷售及分銷費用合共為約30,900,000港元,較去年的約35,200,000港元減少約4,300,000港元或12.3%。該減少主要歸因於管理層在控制成本及提升銷售效益方面的不懈努力引致營銷及推廣開支減少,而員工成本增加由研發費用及其他一般行政費用下降所大幅抵銷。
本集團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除所得稅前溢利約為224,700,000港元,而去年則錄得虧損約159,400,000港元。扭虧為盈主要由於非現金項目所致,包括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即本集團可換股債券投資)之公平值變動(收益)約254,900,000港元,而去年則為同一非現金項目的公平值變動(虧損)約133,000,000港元,由本公司的可換股債券利息開支增加約3,400,000港元部分抵銷。
本集團已終止經營業務的年度虧損約為100,000港元。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集團年度溢利約為222,600,000港元,較去年虧損約162,900,000港元增加約385,600,000港元。
資料來源: 精優藥業 (0085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當前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且不明朗。關稅及投資壁壘提高,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令環球經濟復甦面臨多重挑戰。面對愈發不明朗及不穩定的外部環境,中國推出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措施,向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加快轉型,推進高質素發展並深化經濟改革。中國經濟已展現出抵禦外部不利因素的強大韌性。與此同時,中國醫藥行業正向高質素發展的深度轉型,並在政府支持舉措、人口老齡化加速以及醫療保健解決方案需求增加的推動下繼續保持增長勢頭。機遇與挑戰並存,未獲滿足的醫療需求、監管改革及技術創新的動力將不斷湧現。
鑑於市場瞬息萬變及競爭激烈,本集團將繼續著重提升生產效率及銷售能力,同時致力控制成本,以實現盈利目標。本集團相信,強化核心競爭力將有助於保持本集團的長足發展。本集團將緊貼「十四五」規劃中概述的行業發展趨勢及國家建設健康中國的長遠目標,在業務管理方面保持高度警覺。
面對未來的挑戰,本集團深信機遇同在。本集團對長足發展保持審慎樂觀,並將繼續監察市場趨勢,物色潛在商機及加大力度尋求可推動本集團新增長的新收益來源。
資料來源: 精優藥業 (00858)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