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5270.07 249.25
  • 國企指數 9039.09 89.84
  • 上證指數 3699.76 33.31
00819 天能動力
即時報價: 7.120 +0.260 (+3.8%)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74,59983,89176,669
毛利6,3895,9654,912
EBITDA2,6901,9961,427
EBIT1,9211,128310
股東應佔溢利1,7961,8221,142
每股盈利1.791.781.08
每股股息0.400.430.17
每股資產淨值14.3815.5215.26

主要在中國從事動力電池生產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報告期(「報告期內」),本集團以「變革創新」為核心,在全球能源轉型和市場變革的背景下,積極落實「實業、科技、資本」三輪驅動戰略,繼續深耕傳統優勢領域的同時,加速在新能源與綠色發展方向的布局,推動各項業務穩健發展。面對全球經濟形勢變化、外部環境帶來的挑戰,天能通過鞏固核心業務、加大創新力度、提升運營效率,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與應變能力。

本年,本集團進一步發揮鉛蓄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的優勢,持續深耕電動輕型車、通信儲能、備用電源及汽車起動啟停電池市場,同步拓展鋰離子電池在工商業儲能、電動特種工業車輛等領域的應用。依託「鉛、鋰、氫、鈉」多元技術融合路徑,加速跨體系協同創新與電池回收產業閉環建設,並加快拓展海外市場,加速推動低碳循環發展業務體系的構建。

報告期內,本集團不斷加強鉛蓄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的整合與優化,從研發、生產到回收各環節的深度融合,確保產品質量的持續提升與市場競爭力的增強。面對原材料價格波動及政策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本集團積極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技術研發方向,不僅完成了多款冠軍級鉛蓄電池產品的全面升級,還推出了一系列新型動力電池產品。憑借與時俱進的技術革新,不僅提升了產品的市場適應性,也進一步拓展了業務的應用空間,增強了在多個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與此同時,本集團積極開拓不同技術路電池產品的多元市場。持續引領鉛炭電池技術發展,優化鋰離子電池關鍵技術,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多樣化和場景化解決方案的整合,同步開拓了電池產品在通信基站備用電源、電動特種工業車輛等領域的應用。同時,我們加速推進氫燃料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技術的研發、生產,取得了多個領域的重要突破。推動了一系列儲能項目的投產與並網運行,成功交付了國內首個「網-源-儲-車」協同供能儲能系統;向市場推出多款創新產品,如電池控制系統和液冷儲能系統等,進一步深入了在儲能技術領域的探索。隨著多個項目的順利交付,本集團新能源電池業務在技術整合和多場景應用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並為後續項目的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領先佈局循環產業的企業,本集團致力於通過規範化回收流程和強化環保標準,確保廢舊電池的無害化處理。本年,我們加大了廢舊電池回收處置產能建設,鉛蓄電池年處置產能提升至約120萬噸,鋰離子電池年處置產能超7萬噸。電池回收處置技術進一步升級,並廣泛應用於新產線,為鉛蓄電池與鋰電池的綠色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鉛蓄電池回收領域,本集團創新地使用混合材料替代傳統氧化鐵皮,大幅提高產能並降低成本,技術升級進一步提升了鉛蓄電池回收與生產之間的協同效應,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在鋰電池回收領域,本集團在新產線各處置環節引入了創新技術,構建了完整的退役鋰離子電池性能檢測、破碎分選、正極材料熱解富集、深度還原、高效分離與材料化高值利用技術體系,大幅提高了回收效率。本集團對電池回收的社會責任給予高度重視,在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我們將在未來進一步強化在可持續發展和環保方面的影響力。

二零二四年,本集團加速推進全球化戰略,通過整合國際事業部優化組織結構,通過重點項目建設和產業出海實現了市場突破,也為未來的快速增長和國際化布局積累了豐富經驗。報告期內,本集團在越南、印尼、柬埔寨等重要市場的業務拓展取得了一定突破,隨著越南工廠的首批電池下線、印尼辦事處的開幕以及柬埔寨品牌文化館的啟動,天能在東南亞市場的深耕力度持續加大。面對電動輕型車海外需求快速增長的趨勢,本集團的海外業務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將繼續加強與當地產業鏈上下遊的合作,提升產品的市場適應性與技術創新,不斷優化生產和供應鏈管理,積極布局全球分銷及售後服務網絡,以更好地支持全球化戰略目標的實現。

資料來源: 天能動力 (00819)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展望未來,本集團將繼續秉持創新驅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綠色能源企業。我們將集中力量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積極探索新興技術應用,加快構建智慧能源生態系統,完善「鉛、鋰」全生命週期閉環綠色產業體系,為實現全球「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在技術創新方面,天能將專注於新能源技術的突破與應用。未來,天能將深化在鉛蓄電池、鋰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領域的技術研究,提升電池性能並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天能將積極推動電池回收技術的升級,實現資源的高效再利用,構建完整的電池產業閉環。

在製造環節,天能將繼續推行綠色智能製造,提升生產效率,減少碳排放。通過推廣智能工廠建設和數字化管理系統,天能將實現生產全過程的數據監控與優化,打造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生產模式。同時,天能將深入開展新能源產業園區建設,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在市場拓展方面,天能將積極擴展國內外市場,提升品牌知名度。未來,天能將深化與國內外知名企業的戰略合作,推動市場共贏。同時,天能將進一步加強國際市場的佈局,提升本公司的國際競爭力。

面對新的挑戰與機遇,本集團將以堅定的步伐邁向全球化和高品質發展新階段。我們將聚焦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深入挖掘主營業務潛力,同時積極拓展新場景、新市場,我們堅信,天能將在競爭激烈的行業環境中保持領先地位。同時,本集團將持續優化經營模式和資源配置,提升整體運營效率與盈利能力。我們堅定致力於通過穩健的業務增長與戰略實施,努力創造可持續的長期價值,實現股東回報的穩步增長。

資料來源: 天能動力 (00819)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