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941.78 170.85
  • 國企指數 6374.66 47.15
  • 上證指數 3032.63 3.71
00819 天能動力
即時報價: 5.320 +0.050 (+0.9%)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85,61674,59983,891
毛利4,6216,3895,965
EBITDA1,5902,6901,996
EBIT9881,9211,128
股東應佔溢利1,3001,7961,822
每股盈利1.411.791.78
每股股息0.400.400.43
每股資產淨值14.1014.3815.52

主要在中國從事動力電池生產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報告期內」),本集團堅持以「實業、科技、資本」三輪驅動發展戰略為指引,進一步鍛強鉛蓄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聚力構建新型儲能生態圈,推動實現鉛蓄電池和智慧儲能兩大核心產業的協同發展。同時,本集團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理念,深度探索「鉛鋰氫鈉」多元技術共驅、多業務場景共行,加快構建低碳循環發展的業務體系。

推動產業升級與數字化轉型,是天能蓄力鉛蓄電池持續發展的關鍵。報告期內,天能著力推進自有生產基地的智能工廠建設,推動數智化與綠色化的深度融合,配合精準數字營銷,構建研、產、銷一體化的產業生態圈,實現了鉛蓄產業配置最優化、效益最大化,進一步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是天能領跑全球鉛蓄動力電池產業的競爭力和硬實力。報告期內,本集團憑藉「天能鉛電全生命周期關鍵技術」,完成多款冠軍級鉛蓄電池產品的全面進階,實現動力、性能、續航的再度躍升,通過分級產品滿足不同場景下多元化的用戶需求。

除動力電池外,奮力開拓新型儲能建設是本集團在報告期內的重點戰略任務。天能一方面持續引領鉛炭電池技術,不斷迭代鋰離子電池關鍵技術,同時加快推進鈉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技術在儲能產品與系統解決方案中的應用;另一方面,加速系統集成技術創新,兌現系統集成在儲能產業鏈中整合和配置不同資源及實現應用場景多元化的關鍵價值,推動發電側、工商用戶側、備儲一體等重點場景佈局。

作為行業內領先佈局綠色循環產業園的企業,本集團始終緊緊圍繞國家「雙碳」戰略,在產業鏈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既做好拓寬新賽道的「加法」,也做好節能降耗的「減法」。天能以穩固的產能儲備、不斷精進的前沿技術以及高標準的環保舉措佈局廢舊鉛蓄電池、廢舊鋰離子電池雙循環賽道。每年減少大量鉛礦開採、固廢排放,相關金屬材料回收率最高可達99%以上,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共贏。

本集團一直以全球化的眼光參與到世界新能源產業發展浪潮中,並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機遇,開拓市場。二零二三年,本集團在荷蘭、越南、泰國等地設立辦事處,與20餘家海外經銷商簽訂天能品牌合作協定,並同步展開終端門店佈局,成立全球研發中心和全球資源整合中心,手全球產業鏈夥伴駛入海外業務快車道。

資料來源: 天能動力 (00819)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堅持「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天能恪守創新變革發展理念,立足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商的定位,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以高端環保電池為核心業務,大力發展「鉛鋰氫鈉」多技術路線並舉的儲能解決方案,依託電池循環體系建設和綠色智能製造升級,傾力構築綠色發展生態圈。

對於高端環保電池業務,本集團將統籌好產業資源,強化鉛蓄電池製造、回收、處置深度貫通融合,打造鉛蓄電池資源的戰略平台;全面構建產業生態鏈,持續升級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數字營銷等業務模式,做強智能工廠和精益製造,提高產品技術和質量,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

本集團將儲能產業作為第二增長曲,實施差異化競爭路,力爭細分市場的領跑者。全面整合儲能產業研發、生產、銷售、系統集成、運營等環節,堅持以技術驅動產品,助推儲能方案在更多場景實現應用,構建以系統解決方案為核心的儲能生態圈,增創市場競爭優勢。在可循環產業版塊,本集團將強化產業規劃,圍繞「電池智造、回收、處罝」縱向一體化佈局,進一步完善回收網絡,提高電池綜合處置能力,為資源高效利用探索新路徑,助推新發展。

天能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把全球化戰略向縱深推進,加快「走出去」步伐,打造全球製造中心,持續推進海外本地化戰略,全力拓展新業務,加強天能品牌在海外新能源領域的影響力。本集團將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主業、做精實業,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承擔起更重責任,同時以開放融合的心態,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更廣泛、更精準、更持續的能源合作,為構建全球能源命運共同體彙聚大力量。

資料來源: 天能動力 (00819)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