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4072.28 211.87
  • 國企指數 8678.30 84.17
  • 上證指數 3457.75 13.32
00724 瑞鑫國際集團
即時報價: 0.105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30319374
毛利134.9-10
EBITDA-38-41-55
EBIT-40-42-55
股東應佔溢利-54-58-75
每股盈利-0.64-0.69-0.89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1.22-1.27-2.09

主要從事製造及買賣電子零件及組件。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電子產品業務之收入由相關期間之約192,700,000港元減少61.6%至呈報期間之約74,000,000港元。收入減少乃主要由於全球整體經濟環境疲弱、全球關稅保護問題、利率上升及行業飛速進步及發展,本集團產品未能滿足客戶的新規格要求而導致許多訂單流失。因此,呈報期間錄得毛損約10,300,000港元及存貨減值約12,900,000港元。

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及本公告日期,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可換股票據」)之本金額為158,400,000港元(「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可按每股股份1.00港元的兌換價兌換為158,400,000股每股0.10港元之普通股,到期日為二零二五年一月三十一日。作為改善其財務狀況措施的一部分,本公司與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持有人(「票據持有人」)於二零二二年八月十一日訂立進一步修訂契據,以修改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的若干條款及條件(「修改條款」)。修改條款於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十日生效。有關修改條款及其財務影響的詳情,請參閱本公告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1及二零二二年年報。本公司將繼續尋求再次延長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之到期日。

誠如二零二二年年報所載,本公司已透過其中一間於香港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與李偉民先生(「李先生」,本公司一名主要股東(定義見上市規則))於二零二一年簽訂一份貸款協議,以獲取為期兩年的無抵押及免息貸款20,000,000港元(「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收到的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金額約為10,400,000港元,尚未發放的剩餘金額約9,600,000港元(「剩餘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於呈報期間後,本公司已收到來自李先生日期為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八日的承諾函(「承諾函」),據此,剩餘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的發放時間表已再次修訂為於二零二四年六月前發放剩餘第二筆款項約3,600,000港元和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前發放第三筆款項6,000,000港元(「修訂時間表」)。於呈報期間後,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的到期日已延長另外兩年至二零二六年三月三十日。本公司將繼續向李先生尋求再次延長香港股東貸款。

瑞鑫國際工程越南有限公司(「瑞鑫工程」)與李先生於二零二一年簽訂一份貸款協議(「二零二一年越南股東貸款」,連同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統稱「二零二一年股東貸款」)及於二零二三年簽訂一份貸款協議(「二零二三年越南股東貸款」,連同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統稱「股東貸款」),以分別獲取為期一年的無抵押及免息貸款越南盾50億元(相當於約1,600,000港元)。就本公司所知,瑞鑫工程已於二零二三年一月收到二零二一年越南股東貸款的全部款項。於本公告日期,瑞鑫工程收到的二零二三年越南股東貸款總金額約為越南盾24億元(相當於約800,000港元),而剩餘未發放金額約為越南盾26億元(相當於約800,000港元)。於呈報期間後,二零二一年及二零二三年越南股東貸款的到期日已分別延長另外一年至二零二五年二月十八日及二零二五年一月十五日。瑞鑫工程將繼續向李先生尋求再次延長越南股東貸款。

本集團於呈報期間產生虧損約74,900,000港元,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流動負債淨額約為23,100,000港元,負債淨額約為175,800,000港元以及銀行結存及現金約為7,200,000港元。該等情況顯示有重大不明朗因素可能導致對本集團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疑慮。本公司核數師就本集團於呈報期間的綜合財務報表表示不發表意見。根據本公司核數師,由於有關持續經營的多項不確定因素的潛在相互作用及其對綜合財務報表的可能累計影響,故無法對綜合財務報表發表意見(「不發表意見」)。在所有其他方面,本公司核數師認為,綜合財務報表已按照香港公司條例之披露規定妥善編製。

然而,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倘股東貸款的即期部分及應付本公司主席薪酬(計入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費用)自流動負債剔除,則本集團的流動負債淨額將減少至約2,600,000港元。在股東貸款及建議股權籌資的支持下,本集團相信將能夠應付一年內到期的債務及應付款項。儘管收入跌幅擴大而急劇且虧損大幅增加,但於報告期間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仍同比大幅下降約53.1%至約3,800,000港元。此外,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並無銀行借款,而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及股東貸款佔負債總額的約88.1%。若不計及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股東貸款及應付本公司主席薪酬,本集團的負債淨額將減少至約2,900,000港元。由於票據持有人為本公司的主要股東,並提供股東貸款以支持其持續經營,本公司相信票據持有人將不會要求本公司於到期時贖回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及償還股東貸款而導致本公司資不抵債。此外,本公司相信,本公司主席將不會在導致本公司資不抵債的情況下要求支付應付予彼的薪酬。

儘管如此,本公司相信本集團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銀行結存及現金約7,200,000港元處於較低水平(儘管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約6,400,000港元有所改善)。為提高流動性,本集團與李先生簽訂了股東貸款協議。然而,經濟不確定性及新冠疫情已影響向本集團轉賬股東貸款。於呈報期間,本集團收到的股東貸款總額約為5,900,000港元。於呈報期間後,本公司收到的股東貸款金額約為1,900,000港元。於本公告日期,李先生已向本集團轉讓二零二一年股東貸款的部分金額約12,000,000港元。

除股東貸款外,本公司已向其於香港之往來銀行要求商業貸款,惟該要求可能因本集團之虧損狀況而已遭銀行拒絕。為改善本集團的財務狀況及支持其未來發展,本公司財務顧問(「財務顧問」)已正在協助本公司探索通過股權融資籌集資金的途徑。於本公告日期,可能由於本集團的財務狀況及市況,本公司尚未能以可接受的條款進行股權籌資。誠如財務顧問所告知及本公司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二十一日所公佈,李先生已正式委任專業顧問探討改善本公司流動資金狀況及業務前景的方式及方法。除繼續為本公司的業務營運提供財務支持外,李先生已正在招攬不少於五位潛在投資者投資本公司。根據李先生迄今收到的建議,預計從潛在投資者處籌集的股權融資將足以清償本公司的大部分債務,並為本公司的業務營運提供額外的營運資金。然而,儘管與潛在投資者的討論仍在進行中,但截至本公日期,尚未簽訂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款清單及╱或協議。視乎可行性及市況,董事會希望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以可接受的條款進行股權籌資。本公司亦與票據持有人就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的部份兌換進行了持續討論。然而,票據持有人亦被告知,兌換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有可能導致票據持有人有義務根據香港《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的規定對本公司的股份提出全面要約收購。

根據董事會現時可得之資料,董事及本公司審核委員會(「審核委員會」)認為,憑藉於呈報期間後收到的股東貸款金額、根據修訂時間表發放的剩餘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及建議股權籌資,本集團將擁有足夠營運資金以履行其於呈報期間末起計未來十二個月內到期的財務責任。因此,呈報期間之綜合財務報表已按持續經營基準編製。然而,本公司謹此強調,由於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剩餘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的放款進度、內部產生的現金流量及建議股權籌資的結果將影響本集團的流動資金及持續經營,故能否成功達成上述事項存在多種不確定因素。

誠如二零二二年年報所載,本公司從李先生處了解到,經濟不確定性及新冠疫情已影響及延遲李先生於越南的業務項目及現金流,因而影響及延遲向本集團轉賬股東貸款。本集團將就剩餘股東貸款與李先生保持持續溝通。根據與李先生的最新溝通情況及承諾函,彼仍致力提供尚未發放的股東貸款,並預期將根據修訂時間表發放剩餘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然而,在現時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中,剩餘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的發放可能進一步延遲,且鑒於本集團電子產品業務所面臨的高度不確定性,內部產生的現金流量可能無法提供支持。此外,由於本集團目前錄得負債淨額及虧損,因此投資者可能會對本公司的生存能力及可持續性存有疑慮,這可能反映在本公司目前的低股價上。在此情況下,本公司未必能成功進行建議股權籌資,即使本公司願意以現行市價或折讓價籌集資金。

審核委員會已嚴格審閱管理層有關不發表意見之立場及依據,並認同管理層之立場及依據,包括涉及管理層重大判斷的事項。核數師已就持續經營及不發表意見向審核委員會作出報告並與其進行討論,詳情載於本公告的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及本公告第17頁的獨立核數師報告摘要。倘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不是太動蕩,本集團設法改善其電子產品業務或成功地尋求足夠的盈利新業務,並且本公司能夠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全年業績公告刊發前根據修訂時間表收到剩餘二零二一年香港股東貸款,成功進行建議股權融資,和從李先生或其他來源獲得更多資金,以確保本集團將擁有足夠的營運資金以履行其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計至少未來十二個月到期的財務責任,董事相信「不發表意見」將可在下一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中移除。無論上述結果如何,本集團將繼續尋求其他資金來源以改善其現金及財務狀況。有關本集團的持續經營基準及不發表意見的更多詳情,請參閱本公告的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及本公告第17頁的獨立核數師報告摘要。

資料來源: 瑞鑫國際集團 (00724)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基會」),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烏克蘭戰爭及生活成本危機中復甦,顯示出驚人韌性。全球經濟開始走向軟著陸,通脹穩步下降,經濟增長保持穩定。但經濟擴張的步伐仍然緩慢,未來可能出現動盪。國基會預計,二零二四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保持在3.1%,於二零二五年小幅上升至3.2%。然而,二零二四至二五年的預測低於3.8%的歷史(二零零零至一九年)平均水平,原因是央行上調政策利率以對抗通脹,在高債務拖累經濟活動的情況下撤回財政支持,以及潛在的生產率增速偏低。在供給側問題緩解及限制性貨幣政策的背景下,大多數地區的通脹下降速度快於預期。全球總體通脹率預計將在二零二四年降至5.8%,二零二五年降至4.4%。預計二零二四年世界貿易增長率為3.3%,二零二五年為3.6%,低於4.9%的歷史平均增長率。貿易畸形加劇及地緣經濟分裂預計將繼續拖累全球等級水平。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總體上平衡,下行風險可能包括地緣政治衝擊導致的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供應中斷或更持久的潛在通脹令貨幣環境持續緊縮、中國房地產行業低迷加劇,以及破壞性地轉向加稅及削減支出。

中國經濟於二零二三年增長5.2%,超過5%左右的官方目標,亦跑贏中國受新冠疫情封控影響下二零二二年3.0%的增幅。然而,新冠疫情後的復甦一直被認為偏疲弱,可能受到房地產長期低迷、地方政府債務高企、需求疲軟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拖累。雖然二零二三年的增長得益於低基數效應,但經濟學家認為,實現今年5.0%左右的增長目標可能更具挑戰性。國基會預計,由於房地產行業持續疲軟及外部需求低迷,中國經濟增長率將於二零二四年放緩至4.6%,於二零二五年放緩至4.0%。從中期來看,由於生產力疲軟及人口老齡化的不利因素,預計經濟增長率將進一步逐步下降,於二零二八年預計將降至3.5%。國基會警示,前景的不確定性很高,特別是考慮到現有的巨大失衡及相關脆弱性。房地產收縮超過預期可能會進一步打壓私人需求,弱化信心,加大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並導致通縮壓力及不利的宏觀金融反饋迴路。外部需求弱於預期、全球形勢的趨緊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亦構成相當大的下行風險。(參考國基會文件及報告,以及《金融時報》及《南華早報》的報道。)

根據於呈報期間電子產品業務的表現及客戶對產品需求的顯著變化,如本集團未能升級產品以應付半導體市場的需求,預計來年電子產品業務的持續發展將非常不明朗。雖然本集團電子產品業務面臨高度不確定性,本公司一直在越南尋找及探索商機,以改善本集團前景。

資料來源: 瑞鑫國際集團 (00724)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