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6.170 | -0.150 (-2.4%)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10,722 | 10,760 | 13,449 |
毛利 | 1,817 | 2,002 | 2,270 |
EBITDA | 697 | 596 | 493 |
EBIT | 526 | 390 | 245 |
股東應佔溢利 | 582 | 475 | 391 |
每股盈利 | 0.78 | 0.60 | 0.50 |
每股股息 | 0.23 | 0.19 | 0.17 |
每股資產淨值 | 5.14 | 5.50 | 5.73 |
主要從事汽車及工業顯示屏業務,具備單色顯示製造產能及TFT模組裝配產能。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汽車顯示屏業務
於回顧年度,汽車顯示屏業務的收益12,660,000,000港元,較2023年錄得的收益9,710,000,000港元增加30%。該業務佔本集團整體收益約94%。我們的系統業務已成為新的成長點,並專注於智能顯示系統、先進顯示系統、智能座艙系統、海外顯示系統和其他相關產品。與2023年相比,我們的系統業務產生的收益較去年大幅增加。
根據Omdia數據,本集團在全球車載顯示屏市場無論是出貨量、面積,特別是8吋及以上尺寸顯示屏的出貨量均保持第一的市場份額。此外,我們在低溫多晶矽和氧化物技術領域的市佔率正穩定成長。我們維持了原有業務的優勢,而我們新技術的發展亦被市場認可。
我們的客戶總部及決策部門遍佈世界各地,隨著全球客戶在中國的整體製造、分包、加工能力不斷提升,決策中心位於中國的客戶為我們貢獻了最大的收益。我們的客戶基礎不斷擴大,目前已涵蓋中國前20大汽車製造商、大多數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及海外汽車製造商。
為了進一步加強這些業務,我們與大多數在中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中國政府實施了多項支持性政策,例如以舊換新的激勵措施、新能源汽車下鄉計劃、發展智能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取消限購以及稅收優惠等。同時,領先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紛紛推出新型號汽車並調整價格,帶動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售大幅增長。透過共同開發新技術、以有競爭力的價格提供高價值的產品以及提供高品質解決方案等策略,我們為客戶的成長做出了貢獻並與之共同成長。
我們的海外業務收益穩定成長。在美國,儘管面臨高通膨和高利率所帶來的宏觀經濟挑戰,我們仍然實現了可觀的收益增長。這歸功於我們在研發和行銷方面的策略性投資,包括我們在2024年連續三年參加消費者電子展(「CES」),使我們革新的產品能夠向客戶展示並取得積極成果。我們也與行業中的一級合作夥伴密切合作,一方面獲取海外汽車製造商的訂單,另一方面提升我們對客戶服務能力,包括增加專業人員的數目以便為海外知名客戶提供系統相關產品,增加我們在美國密西根、法國、韓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等當地的人力資源,以提供及時的支援。此外,我們已成功將產品的應用擴展到農業車輛。隨著更多模組的推出,我們看到業務的成長機會並將繼續探索新的應用來推動進一步業務成長。
在日本,我們積極參與日本汽車廠商舉辦的展會,並獲得了正面的市場迴響。由於我們致力開發先進的產品技術並提供優質的客戶服務,我們的收入實現了顯著增長,而我們在日本名古屋設立新辦事處並在日本投資額外的研發人員,則加速了這一增長。
我們的系統業務是我們「三步走發展策略」的關鍵。透過近三年來我們在研發和市場拓展方面的持續努力,我們成功獲得了領先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的訂單。此外,隨著前幾年獲取的訂單量產,我們在2024年系統業務的收益顯著增長。另外,我們的一級客戶基礎構成變得更加多樣化和更具韌性。
回顧年度內,我們實施了一系列全面的品質管控措施,持續加強質量管理和改善體系,從而贏得更多客戶的信任。我們於2024年成立了質量管理委員會(「QCC」),並實施集中質量管理,以確保我們對不同製造工廠的供應商績效進行一致的監督。QCC監控供應商質量並執行措施,以滿足我們對產品嚴格的質量要求。我們還引入更多自動化生產流程,以穩定產量並保持質量的一致性。
我們也與供應商召開了品質大會,就客戶要求的品質標準進行溝通和協調。我們將特定月份指定為「品質月」,以全面審查供應商的品質表現。對外,我們對供應商進行嚴格的評估,以優質供應商為基準評估其他供應商的能力及質量評級。密切參考客戶的質量規格和評價是我們選擇供應商的主要因素。
為了及時有效地採取措施,我們將某些品質檢驗措施轉移到供應商或客戶的設施附近並進行必要的檢驗,確保品質符合要求的標準。我們也安排專家對供應商進行品質要求的指導,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良率。透過不斷的努力,我們大幅提高了質量,降低了品質成本,並獲得了許多領先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的供應商獎項。
我們根據生產要求實施嚴格的採購控制,以盡量減少原材料的累積。年內,我們有效管理採購交貨時間,確保滿足生產需求,同時避免庫存過剩,庫存週轉天數從2023年的67天顯著改善到2024年的55天。
成都廠房於2022年底成立,它利用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如超大尺寸顯示產品的產能來滿足市場需求。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成都廠房的生產效率和品質控制得到進一步鞏固。成都廠房正加大產能,提高營運效率,並增強汽車顯示器業務的獲利能力。
工業顯示屏業務
於回顧年度內,工業顯示屏業務錄得收益789,000,000港元,較2023年同期錄得1,050,000,000港元減少約25%。該業務佔本集團整體收益約6%。
年度內收益減少主要是受消費者需求減少影響,因為市場趨勢正向更大尺寸和全彩顯示產品過渡。我們將繼續致力推廣我們的產品以適應新的應用和新興市場,並尋找新的機會。
資料來源: 京東方精電 (00710)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我們相信汽車業務將繼續為我們業務的核心焦點。汽車顯示屏領域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潛力。同時,工業顯示業務維持可觀的獲利能力,仍是我們整體策略的重要組成部份。
整體來看,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可能導致對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徵收額外關稅。
這可能會影響我們客戶產品的競爭力,進而影響我們的收入和獲利能力。為了降低風險,我們積極尋找新興市場的需求,並正在建立海外生產基地,以抵消關稅和其他因素的潛在影響。
我們還嚴格監控成都工廠以及其他新生產設施,並提升產能過程中的效率,以實現更好的營運效率,盡最大努力避免可能會出現的庫存供應過剩和損失。
汽車顯示屏業務
車載顯示器件業務是一個規模龐大,百億元級別的市場,並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全球車載顯示模組市場呈現穩定的上升趨勢,尤其是於我們有充份裝備的氧化物及低溫多晶矽(「LTPS」)等新興技術。根據Omdia數據,預測未來三年全球車用顯示模組總出貨量、全球中大尺寸(8吋及以上)出貨量、全球氧化物及LTPS出貨量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3.05%、7.16%及17.24%。
在產品結構方面,相比起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複雜製造過程及較高的投資成本,液晶顯示(「LCD」)技術更具有成本競爭力,因此仍然是主要解決方案。隨著對更高品質顯示的追求,我們相信,如下文科研發展部份所述,更先進的技術將被應用。我們將與供應商合作,利用我們主要股東在成都的新8.6代OLED生產線爭取更高的競爭力。
正如在產業回顧部分所述,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中國政府的戰略重點,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行業機會。
在未來充滿機遇的情下,汽車市場正圍繞頂級新能源汽車製造商迅速整合,這些領先製造商在未來有望大幅增長。我們預計行業的擴大將創造額外的收益和獲利機會,同時競爭日益激烈,競爭力較弱的參與者的市場份額將被領先的製造商用新一輪價格戰蠶食。供應鏈正在適應這些不斷變化的行業動態。我們對與新興汽車初創公司的業務保持謹慎,並積極推動供應鏈內部的變革,改善工廠的成本管理和降低成本以保持競爭力。我們將繼續堅定地支持市場領先的汽車製造商,並與他們建立了牢固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50%,汽車產業正從電動化轉型為人工智能(「AI」)、高端顯示技術和大螢幕功能。智能駕駛艙解決方案將越來越多地整合並由AI賦能,以實現更先進的功能。在大數據的支持下,領先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的AI能力將持續領先新進者,技術壟斷地位將持續強化。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們將增強風險意識,聚焦龍頭客戶,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技術能力,優化工廠運作效率和服務,努力實現從有到優的高品質跨越。
同時,年輕消費者對品牌的偏好呈現多樣化,重視性價比與功能性。傳統海外汽車廠商可利用本地研發、採購及設計團隊,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車型,同時融入本地製造體系,以提升成本競爭力。我們將與領先的汽車製造商緊密合作,優化產品尺寸,推動產品平台化、標準化,並加強研發和品質體系,以實現最佳成本效益和產品品質。
放眼全球,歐美市場將繼續帶來機會,如行業回顧部分所述,同時保持謹慎的態度保護當地利益。此外,政治領導層變動導致的新能源汽車政策變化為產業發展帶來不確定性。我們的策略是透過改善本地服務、實現生產地點及產品多樣化、提升品質、市場響應能力以及成本競爭力來增加我們的全球銷售額。
於2024年,我們連續三年參加了在美國舉辦的CES,在全球舞台上展示我們對產品的創新能力。此外,我們計劃在歐美市場建立更多實驗室,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對汽車研發的需求。為了增強我們對市場的影響力和對客戶的支持,我們將擴大本集團的銷售和服務團隊,確保能提供更有效、更及時的銷售服務和市場推廣。
針對海外客戶多樣化的供應鏈選址需求,我們正在探索各種策略來滿足這些需求,包括海外併購的機會,以及建立國際性的生產基地。這些海外資本支出將逐步投入,目標是根據訂單量調節產能。
新興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國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成長的關鍵領域。隨著主要客戶業務不斷擴大,我們亦積極開拓當地市場,並已取得了正面的成績。隨著業務的持續成長,我們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對東南亞市場的投資。
系統業務是我們「三步走發展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座艙有望成為汽車系統的基石,而低空經濟則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2024年,我們推出了中國市場首個智慧座艙整合顯示團體標準。該標準的成功制定,不僅支援了智慧座艙整合顯示器的標準化發展和技術進步,也彰顯了我們在車載顯示器領域的技術專長和產業領導地位。此外,為抓住智慧座艙和低空經濟領域的機遇,我們正積極培養人才以支持新產品線的開發。
我們將進一步提升現有和潛在業務的生產、研發和客戶服務能力,部署核心技術和人力資源,實現業務持續快速成長。
新能源汽車產業較大程度受政府政策和補貼所影響。當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援停止,消費者對我們客戶的產品需求可能會減少,進而影響我們的收益。為了減輕單一地區的政策風險,我們正積極探索更多市場,以實現更穩定的收益結構。
汽車智慧化需求不斷上升,AI及智慧駕駛艙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為了保持我們在產品技術的領先地位,我們在研發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以滿足需求。我們將設立實驗室等額外的研發設施,並利用股東在產能和技術方面的優勢,使我們能夠持續生產更先進、更優質、更具成本效益的產品,以維持我們的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持續的價格競爭可能會侵蝕利潤空間。此外,競爭加劇可能導致韌性較弱的汽車製造商退出。領先的汽車製造商仍然可以憑藉其良好的產品創造力、具吸引力的性價比和客戶忠誠度實現更高的銷售量。為降低與前景不佳的客戶相關的風險並提高盈利能力,我們將更專注於頭部客戶並與他們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增加我們的銷售金額並降低邊際成本。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中國政府支持的重點產業。政策利好及補貼不僅帶動產業快速成長,也加劇了市場競爭。此外,非汽車產業的供應商也進入汽車市場,進一步加劇了供應鏈的競爭。然而,我們相信,牢固的客戶關係、卓越的品質控制和強大的供應鏈管理使我們能夠在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
當前的地緣政治衝突正在加劇,這可能對我們的業務構成威脅。我們的海外銷售可能會面臨額外的關稅或其他貿易壁壘,從而導致成本增加。我們已積極尋求不同的應對措施,包括將成本轉移給供應商和/或客戶,探索在海外設立生產工廠的機會,並與海外合作夥伴合作,以抵消關稅和其他地緣政治風險的潛在影響。
汽車市場中充沛的機會可能給我們的供應鏈帶來挑戰。如果我們的供應商無法滿足我們在數量、品質或時間上的要求,我們可能會面臨供應短缺或採購成本上升的問題。
我們已擴大供應商來源以增強多樣性,並且憑藉與主要股東的緊密關係,我們有信心能夠有效管理原材料的穩定性和成本。
由於市場對人才和物流的需求,我們的成本可能會增加。為了保持競爭力並確保優勢,我們持續加大對員工的投資,提供更多培訓,應用更多自動化生產工藝,並改進產品包裝以提高成本效率。我們還招聘了更多人才,以保持研發的有效性,從而推動每位員工的收入增長。
工業及其他顯示屏業務
客戶正轉向使用包括TFT在內的不同類型顯示屏,本集團持續探索將TFT技術應用於其他產品的可能性,並成功取得與汽車相關的工業顯示業務。透過受認可的質量,我們對增加未來其他合作機會充滿信心。
工業及其他顯示屏業務對我們來說代表著百億級別的市場機會,憑藉我們長期累積的行業知識,強大的供應鏈和客戶關係,我們不斷尋找機會並實現進一步的擴張,工業及其他顯示屏業務在無人商店、展示廳、公共交通如航空,火車和長途汽車站等、停車場和充電設施、自動販賣機、邊緣、新一代書桌、家用電器等有巨大的應用機會,我們相信這些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資料來源: 京東方精電 (00710)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