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050 | +0.003 (+6.4%)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6/2022 | 6/2023 | 6/2024 |
---|---|---|---|
營業額 | 60 | 98 | 127 |
毛利 | 48 | 79 | 104 |
EBITDA | -11 | 24 | -14 |
EBIT | -31 | 3.4 | -36 |
股東應佔溢利 | -3.6 | -11 | -50 |
每股盈利 | 0.00 | -0.01 | -0.03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0.59 | 0.58 | 0.55 |
主要業務為(i) 信貸業務;(ii) 酒店營運業務;及(iii) 物業租賃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六個月止
本集團之主要業務為(i)信貸業務;(ii)酒店營運業務;及(iii)物業租賃業務。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之虧損較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增加約港幣43.9百萬元。此乃主要由於(i)本集團所持物業(分類為物業、廠房及設備)之減值虧損較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增加約港幣24.3百萬元;(ii)本集團之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較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增加約港幣13.1百萬元;及(iii)本集團應收貸款及應收利息之減值撥備及撇銷較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增加約港幣5.7百萬元。
過去一個財政期間,在高息週期及樓市下跌的背景下,經濟並未如期待般快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有賴於多元化轉型,本集團一直將現金流控制在健康水平,成功讓本集團經受住複雜多變經濟局勢的考驗。董事會相信,穩健營運現有業務板塊,在未來可以實現本集團業務及財務狀況的持續改善。
信貸業務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本集團信貸業務主要圍繞為本地市場提供無抵押私人貸款及物業按揭服務。在本集團強大資源支持下,旗下「風奇金融」品牌一直快速成長。憑藉穩步提升的品牌識別度及於業內的市場份額,其業務規模及客戶群體亦持續擴大。
作為一間以金融科技為定位的公司,風奇金融引入深度學習演算法以建立動態信用評分模型,實現多來源數據的實時整合,提高風險評估的準確性,藉此進一步提升技術優勢。通過部署人工智能支持全自動貸款審批系統,貸款審批流程效率獲得顯著提高。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應收貸款總額約為港幣339.2百萬元,相比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約港幣402.3百萬元減少約港幣63.1百萬元,原因是約港幣49.1百萬元的應收貸款總額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被重新分類至分類為持作待售之資產。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客戶數目有1,992位。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產生的利息收入約為港幣41.6百萬元,相比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的約港幣34.0百萬元增加約港幣7.6百萬元。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的利息收入來自更大的客戶基礎,因此可持續性更高。
於報告期內,信貸業務面臨融資成本及壞賬率上升的雙重壓力。為應對該等挑戰,本集團建立了人工智能支持預測分析平台,利用時間序列模型預測市場波動,從而進一步降低資本錯配風險。管理層優先考慮加強信貸管理,並引入基於機器學習的客戶資料系統,以實現信貸決策自動化。此外,透過部署具備異常偵測演算法的風險監控面板,本集團能夠主動識別高風險應收貸款,加快逾期付款的預警時間。
酒店營運業務
酒店營運業務是本集團為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之另一分部。酒店營運業務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錄得的平均入住率達到93.7%。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錄得酒店客房收益約港幣10.0百萬元,相比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的約港幣11.0百萬元輕微下跌約港幣1.0百萬元。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酒店營運業務之相關除稅前虧損約為港幣31.5百萬元,對比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的則約為港幣6.0百萬元,主要是由於與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相比,就物業、廠房及設備作出之減值虧損增加約港幣24.3百萬元所致。
董事會對香港酒店業務的長遠前景保持審慎樂觀的看法。
物業租賃業務
本集團於香港之物業租賃業務主要是將酒店物業底層的店舖出租予獨立第三方;而於中國的物業租賃業務是將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錦延路北側,稱為上海張家逸飛創意街或上海錦繡坊之物業(「中國物業」)內的商舖及場地空間出租予不同租戶。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有42名第三方商業租戶(其中大部分為如麥當勞和星巴克等知名品牌的連鎖餐廳,以及教育中心)已就中國物業內合計總建築面積約14,592平方米的商舖及場地空間簽署租賃協議;而中國物業內總建築面積約3,852平方米的空間屬空置及可供租賃。中國物業目前由一間第三方管理公司根據物業管理協議進行管理,該協議將於二零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屆滿。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物業租賃業務之相關除稅前虧損約為港幣7.8百萬元,而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則為除稅前溢利約港幣3.3百萬元,主要由於投資物業之公平值虧損約港幣17.3百萬元所致。
資料來源: 金粵控股 (00070)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六個月止
董事會對中國經濟抱有信心,會繼續堅定持有中國物業,並發展及增強本集團的物業租賃業務。中國物業的租賃為本集團帶來穩定現金流,同時亦成為本集團另一主要收益及溢利來源。
資料來源: 金粵控股 (00070)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