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2119.41 111.30
  • 國企指數 8076.26 8.32
  • 上證指數 3279.03 7.62
06979 珍酒李渡
即時報價: 6.500 -0.050 (-0.8%)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5,8567,0307,067
毛利3,2394,0804,143
EBITDA1,5382,9321,924
EBIT1,3812,6731,572
股東應佔溢利1,0302,3271,324
每股盈利0.500.860.43
每股股息0.180.21
每股資產淨值4.274.38

主要從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釀造、生產及銷售白酒產品 。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我們已建立三層增長引擎。我們的旗艦品牌珍酒,以次高端及以上價格範圍的醬香型白酒為特色,是我們的主要增長引擎,在中國各地持續實現強勁且可觀的增長,抓住了醬香型白酒市場的強勁增長潛力。李渡是我們的第二增長引擎,亦是一個以次高端及以上價格範圍的兼香型白酒產品為特色的品牌,且已實現高增長。與此同時,我們決心進一步加強其品牌知名度和拓展江西省以外地區的全國銷售網絡,為其持續增長創造額外動力。湘窖和開口笑是我們在湖南市場的區域領先品牌,預期將繼續為我們的長期可持續增長作出穩定且持續的貢獻。我們對該四個白酒品牌進行戰略性定位,以滿足中國不同的消費者喜好及地理區域特點,我們的產品組合涵蓋不同價格範圍的三種香型(即醬香型、兼香型及濃香型),並整體聚焦次高端及以上價格範圍的白酒市場。由於該三層增長引擎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它們相輔相成,共同推動我們的長期發展。

珍酒

我們的旗艦品牌珍酒主要面向追求優質醬香型白酒產品的醬香型白酒愛好者。珍酒專注於高品質醬香型白酒產品,並戰略性地加強其在次高端及以上價格範圍的影響力,以保持品牌銷售的穩定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收入計,珍酒已連續兩年(即2023年及2024年)維持中國第四大以及貴州省第三大醬香型白酒品牌的地位。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珍酒貢獻我們約63.4%的收入。

自推出以來,珍酒已逐步優化其產品配方,打造出吸引中國消費者的標誌性口味,鞏固了其品牌影響力及市場地位。2024年,珍酒榮登貴州民營白酒企業納稅榜首。珍酒於2024年以約人民幣248億元的品牌價值,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202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連續三年位居醬香型白酒品牌第三名。在產品方面,我們於打造受歡迎的醬香型白酒產品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其中珍三十系列及珍十五系列獲得市場廣泛認可和國際認可。於2024年,珍三十系列及珍十五系列獲得國內外知名協會和機構頒發的新獎項,突顯其在質量和創新方面的持續卓越和高標準。例如,珍三十系列(i)榮獲中國酒業金盛獎-2024中國酒業名酒之星大單品,及(ii)於2024香港國際美酒品評大賽榮獲銀獎,及(iii)於2023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中榮獲金獎。珍十五系列(i)於2017年至2024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中六次榮獲金獎,(ii)榮獲中國酒業金盛獎-2024中國酒業最具代理價值產品,( i i i )於2024年10月I S G C國際烈酒(中國)大獎賽中榮獲大金獎,及( i v )於2024香港國際美酒品評大賽中榮獲銀獎。此外,老珍酒(豪華版)於2024年9月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中榮獲金獎。

珍酒不斷推出新產品系列,以提升市場滲透率。於2024年,我們推出2013真實年份酒及千里挑一,在高端價格範圍內擴大了我們的光瓶酒產品系列。此外,於2022年6月推出的子品牌映山紅已取得相當成功並榮獲中國酒業金盛獎-2024中國酒業最具成長力產品。我們亦延續推出獨家文創產品的傳統。例如,我們最新的特色文創產品是以歷史文物為原型,通過我們獨特的白酒產品讓文物「活」起來,推出以銘文虎、兔、龍和蛇等精美圖案為特點的錯金系列,頌揚著中國十二生肖的豐富多彩。此外,展望2025年,藉今年是珍酒創立的50週年,我們將推出珍五十系列紀念酒。該系列將向我們傳承的工藝和創新致敬,標誌著我們旅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李渡

李渡是一個以次高端及以上價格範圍的兼香型白酒產品為特色的蓬勃發展的品牌,該品牌已大獲成功且具有顯著的增長潛力。我們的李渡產品在白酒產品中獨樹一幟,源於其標誌性的口味及優良品質、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沉浸式體驗營銷方式以及高端的品牌定位及運營模式。憑藉這些特點,李渡在其基礎市場江西省站穩陣腳,並正在戰略性地向全國擴張,以獲得更大的增量及長期發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24年收入計,李渡保持著中國第五大兼香型白酒品牌的地位,並在前五大兼香型白酒品牌中再次創造了最高的同比增長率的成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李渡貢獻我們約18.6%的收入。

李渡的創立乃為了致敬其起源地江西省李渡鎮-一座有著悠久白酒釀造傳統的中國古鎮。李渡白酒釀造工藝被認定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於2002年,我們於江西省李渡鎮翻新生產基地時發現了一個元朝(公元1271年至公元1368年)的酒窖,該酒窖隨後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於2023年4月27日,李渡與其他六家領先的白酒企業共同申請將中國白酒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暫定目錄。

李渡於2024年獲得重大認可,被評為第八批國家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並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授予的「中華老字號」稱號。在李渡酒廠擴建中發掘出了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洪州窯。洪州窯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窯之一,亦是中國最早創燒瓷器的窯址之一。李渡酒廠發掘出的洪州窯與元代燒酒作坊遺址共組「雙遺址」,對李渡品牌一直圍繞悠久歷史文化的品牌形象有巨大的幫助。

我們的李渡品牌擁有多款精選的兼香型白酒產品,包括李渡高粱1308、李渡高粱1955及李渡高粱1975。李渡高粱1955及李渡高粱1308分別於2015年及2019年榮獲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的大金獎。李渡高粱1975於2023年榮獲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的金獎。於2024年2月,為提升消費者體驗,我們對李渡旗下的主要產品線進行升級,其中包括推出第二代李渡高粱1955及第二代李渡高粱1975。此外,為助力中國白酒申遺,經過一年的研發歷程,我們成功推出了高端白酒產品李渡高梁1308申遺獻禮產品。這款傑出的白酒產品在剛剛上市就榮獲ISGC 2024國際烈酒(中國)大獎賽大金獎。於2024年,在進一步深入滲透李渡於江西省的基礎市場的同時,我們繼續有選擇性地積極拓展李渡在江西省以外的潛在市場,以支持該品牌的快速增長。我們亦繼續擴大產品矩陣,有序地納入更多次高端及中端價格範圍的產品,為李渡品牌日後規模擴張做好準備。

湘窖

湘窖為湖南地區領先的高端白酒品牌,在當地市場有著極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極深的渠道滲透力,這為該品牌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湘窖始創於1957年,是湖南省豐富的白酒釀造文化的代表品牌,並於2012年分別榮獲湖南省省長質量獎及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於湘窖,我們提供多款次高端及高端價格範圍的白酒產品,包括濃香型、醬香型及兼香型,例如湘窖‧龍匠系列、湘窖‧要情、湘窖‧紅鑽及湘窖‧水晶鑽。其中,湘窖的次高端及高端價格範圍的醬香型白酒產品(以湘窖‧龍匠系列為主)增長迅速。於2024年下半年,湘窖推出鐵蓋龍匠有力擴充了湘窖‧龍匠系列,得到了市場的廣泛好評,極大提升湘窖品牌的市場認可度,擴展了其發展潛力。此外,湘窖‧紅鑽和要情‧醬酒分別於2018年和2023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中榮獲大金獎。湘窖‧龍匠亦於2024年榮獲ISGC 2024國際烈酒(中國)大獎賽大金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湘窖貢獻我們約11.4%的收入。

開口笑

開口笑是專注於中端產品市場的湖南知名白酒品牌,於2010年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我們將品牌命名為「開口笑」或「A Big Smile」(英文名稱),希望通過我們的白酒產品傳播生活的快樂。我們戰略性地專注於在湖南當地市場推廣及營銷開口笑白酒產品,我們已取得廣泛的市場認可,為該品牌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開口笑主要提供面向中端市場的濃香型白酒產品,包括開口笑十五、開口笑九及開口笑十六。於2023年,開口笑十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中榮獲金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開口笑貢獻我們約4.8%的收入。

產品開發

白酒釀造工藝是中國寶貴的國家遺產,我們很榮幸可以傳承歷史悠久的白酒釀造工藝,並通過改進釀造工藝,開發獨特的配方及風味。

我們擁有專門的產品開發團隊,負責產品開發及包裝設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產品開發團隊由252名員工組成,其中絕大部分成員擁有學士或以上學歷。

產品開發團隊由技術委員會領導,該委員會由78名具有豐富行業及產品開發經驗的知名白酒專家組成,其中九位為國家級白酒鑑定師,11位持有高級釀酒證書,6位持有高級工程師資格,52位為省級白酒評審員。

我們亦通過與江南大學、貴州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及中輕檢驗認證有限公司等多所大學及科研機構合作,從而加強產品研發能力。在該等學術機構的技術支持下,我們已於白酒釀造過程中識別若干可追蹤的成分,以提高白酒產品的風味及功能質量。根據我們與該等第三方機構的合作協議,我們保留所有共同開發專利的所有權。於2024年,我們與貴州大學訂立戰略合作協議,並成立教學研究基地。此外,作為2024年貴州省教育廳的百校千企科技攻關揭榜掛帥計劃的一部分,我們通過與貴州大學及一家種業公司合作,共同推進名為《醬香大專用小麥品質標準化及應用推廣》項目的相關工作。

生產基地

我們選擇將珍酒的醬香型白酒生產基地設於貴州遵義地區,這裡被廣泛認可為中國優質醬香型白酒的理想釀造地,以確保珍酒產品的獨特口感及口味。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在中國運營七個生產基地。生產基地包括製曲車間、發酵和蒸餾車間、勾調車間,以及灌裝及包裝車間,這與白酒生產的關鍵步驟相對應。該等生產基地配有機器、窖池、酒窖、裝瓶和包裝生產線以及倉庫。此外,生產基地配備先進的技術及設備(包括自動化生產線),以精簡及優化整個生產流程。

過往我們已儲備充足的基酒庫存,以支持我們的次高端及高端價格範圍的白酒產品的快速發展。龐大的基酒產能和基酒庫存一直是我們的戰略重點及核心競爭力。隨著產能不斷擴大,我們將能夠(i)儲備充足的陳釀基酒,以不斷擴充我們的次高端及高端價格範圍的產品矩陣,並增強我們在次高端及以上價格範圍的白酒市場的競爭力;(ii)提供充足的優質基酒以滿足市場對我們次高端及以上價格範圍的白酒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及(iii)逐步以自釀基酒取代第三方基酒供應,從而提高毛利率。

銷售渠道

我們通過建立多渠道銷售網絡,有效迎合不同客戶群體的多樣化需求,並使我們能夠持續擴大消費者覆蓋範圍。我們通過覆蓋全國的經銷商網絡觸達目標消費者,該網絡包括:( i )主要向我們購買白酒產品並隨後經銷予二級經銷商(如超市及煙酒店)以及終端消費者的經銷合作夥伴;( i i )門店合作夥伴,我們與彼等緊密合作以設立我們的單品牌體驗店。該等店舖不僅作為我們白酒產品的零售店,亦通過一系列多元化的活動創造身臨其境、引人入勝的消費者體驗;及(iii)直接向

終端消費者銷售我們產品的零售商,包括煙酒店、零售合作夥伴、餐廳及超市。

除該等經銷渠道外,我們亦按品牌及地域組織專責直銷團隊,其主要服務終端消費者及公司客戶,確保採用個性化及定制化的方法,以滿足不同客戶群的特定要求。此外,我們亦在中國多個電商平台經營在線商店,利用數字平台的力量觸達更廣泛的受眾,並為市場提供便捷的產品獲取途徑。

為了應對傳統白酒經銷渠道愈演愈烈的競爭現狀,珍酒已實施雙渠道增長戰略。

在傳統白酒經銷渠道外,我們致力於拓展具有強社交網絡和高應酬飲酒頻率的區域關鍵意見領袖(KOLs),作為我們新興渠道的經銷商。這些經銷商有較強的白酒銷售能力並可以持續在其社交圈轉化新興渠道經銷商,形成裂變。傳統及新興渠道的經銷商和消費者在經營模式、消費模式和發展階段方面存在差異。因此,珍酒已為其兩個主要業務部門進一步明確戰略,在各產品組合、定價機制以及渠道網絡方面制定差異化策略,以分別拓展傳統及新興渠道。

於2024年,我們堅持不懈推進雙渠道增長戰略,優化組織架構,以提高該戰略的有效性。我們使用此戰略抓住珍酒的次高端及高端價格範圍的光瓶系列產品的業務發展機會,進一步鞏固我們在次高端及高端白酒市場的市場地位。我們在新興渠道開發方面取得了成功,使得該分部的銷售收入在2024年實現了雙位數增長,並已成為了珍酒的第二增長曲線。

資料來源: 珍酒李渡 (06979)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展望2025年,我們預期白酒行業仍會面臨一定挑戰,但我們將依然堅守以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戰略定力,在品牌塑造、產品品質提升、渠道創新和社會責任等方面進行突破。我們將進一步鞏固我們在醬香型白酒市場以及次高端及以上白酒市場的市場地位,推動我們的可持續增長。具體而言,我們將繼續採取多項關鍵舉措並行的綜合性戰略,包括(i)開發新的增長機會,特別是從商務消費場景進一步向宴席等多種消費場景擴展,並開發有白酒銷售潛力的其他細分渠道;

(ii)提高經銷商群體的質量及優化經銷渠道架構,特別是珍酒的雙渠道增長模式;

(iii)進一步圍繞品鑒會和回廠遊在體驗式營銷上作出突破,並通過短視頻、關鍵地標及樓宇廣告和線下高端活動冠名合作等方式,構建多元化的品牌營銷策略,實現對更廣泛消費者群體的立體式覆蓋;及(iv)為應對當下的消費趨勢,我們將投入更多資源發展次高端和中端價格帶的核心單品。

2025年對於本集團來說是極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2025年是珍酒成立50週年,借助這個契機我們將在主要銷售區域廣泛開展品牌造勢和宣傳活動,並推出相關聯的產品,以大幅提升品牌影響力。2025年也是集團確定「向世界一流釀酒企業邁進」願景的元年,我們會在企業的生產、管理、銷售等方面大幅提升。

展望未來,儘管行業面臨暫時的挑戰,但在醬香型白酒越來越受歡迎及白酒市場持續整合的推動下,本集團對中國白酒行業及我們業務的長期增長前景仍充滿信心。

資料來源: 珍酒李渡 (06979)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