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941.78 170.85
  • 國企指數 6374.66 47.15
  • 上證指數 3032.63 3.71
00685 世界華文媒體
即時報價: 0.178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美元) 3/20223/20233/2024
營業額122133147
毛利474730
EBITDA-1.40.70-13
EBIT-8.3-5.5-19
股東應佔溢利0.40-0.25-13
每股盈利0.000.00-0.06
每股股息0.010.010.01
每股資產淨值0.750.710.60

主要業務為於香港、台灣、北美及馬來西亞出版、印刷及發行以華文為主之報章、雜誌、書籍及數碼內容,以及提供旅遊及與旅遊有關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03月31日止年度

由於其核心市場的經濟環境充滿挑戰,通脹及營運成本上升,故本集團於上一財政年度面臨重大挑戰。然而,儘管困難重重,本集團於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仍實現10.8%的營業額增長,達到147,018,000美元,而去年則為132,655,000美元。

推動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旅遊復甦及有不少人士計劃於假期旅遊,使本集團的旅遊分部營業額由去年的10,471,000美元增加278.4%至39,619,000美元。與此同時,本集團的出版及印刷分部營業額由去年錄得的122,184,000美元減少12.1%至107,399,000美元。

儘管營業額增加,本集團於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錄得除所得稅前虧損13,597,000美元,而去年則為除所得稅前溢利1,707,000美元。虧損主要來自若干廠房及機器以及無形資產減值虧損撥備合共8,064,000美元(2022/2023年度:無)。本集團的除所得稅前虧損及上述撥備為5,533,000美元,較去年的除所得稅前溢利1,707,000美元減少424.1%。業績下降主要由於出版及印刷分部的收益減少,部分被節省成本(尤其是勞工成本、紙張成本及銷售相關開支)所抵銷。

於回顧財政年度,馬來西亞令吉(「馬幣」)及加拿大元(「加元」)兌美元走弱,對本集團的營業額產生約3,183,000美元的負面匯兌影響,並對本集團的除所得稅前虧損產生約334,000美元的正面匯兌影響。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虧損為0.76美仙,而去年則為每股基本虧損0.01美仙。截至2024年3月31日,本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短期銀行存款合共為95,524,000美元,而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集團每股資產淨值則為7.61美仙。

出版及印刷

馬來西亞

過去一年,我們的馬來西亞業務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中展現高度韌性及適應能力。

儘管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錄得3.7%的溫和增長,不少馬來西亞企業仍面臨嚴峻挑戰,既要應對不斷上升的營運成本,亦要應付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而加劇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在此艱巨的環境下,我們馬來西亞業務的營業額有所下降,較去年的74,074,000美元減少13.6%至63,998,000美元。該下滑主要由於廣告市場疲軟,廣告商及營銷人員的謹慎消費行為導致營銷活動及推廣活動有所推遲或縮減。

此外,由於網站流量減少,我們的數碼收益面臨挑戰,主要由於Facebook動態消息推送演算法出現變動。流量減少導致程序化廣告減少,進一步影響我們的數碼收益。

該分部於本年度錄得除所得稅前虧損5,412,000美元。此乃主要由於上述若干廠房及機器以及無形資產減值虧損撥備合共8,064,000美元。該分部的除所得稅前溢利及上述撥備為2,652,000美元,較去年的6,119,000美元減少56.7%。業績下降主要由於該分部的收益減少,部分被節省成本所抵銷。

面對該等挑戰,我們仍堅決致力提供優質內容,並迎合不斷變化的受眾喜好。作為馬來西亞著名的華文媒體集團,我們旗下產品組合包括《星洲日報》、《中國報》、《南洋商報》及《光明日報》等四份日報及多份雜誌。

《星洲日報》一直是東南亞最暢銷及讀者人數最多的華文報章。自1929年創刊以來,該報一直致力為人民發聲。在廣大讀者的鼎力支持下,《星洲日報》敢於變革創新,確保強大的競爭優勢,同時繼續致力解決馬來西亞華人社區的民生問題,堅定維護華人權益。《星洲日報》堅守其使命,重申媒體的寶貴作用,並鞏固其於當地媒體領域的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南洋商報》於2023年慶祝成立100週年標誌著媒體行業及馬來西亞華人社區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彰顯我們對社區參與產生的長遠影響力及作出的承諾。

為改善我們的廣告產品,我們利用多元化的主流出版物及數碼平台組合提供定制的廣告解決方案,以發揮最大影響力。於2023年10月,我們曾舉辦M Explore,吸引逾300名先前投資於其他平台,但因不熟悉我們的產品及服務而未與我們合作的參與者。是次活動反應熱烈,使我們成功達到為該活動設定的銷售目標。

於本年度,我們已成功策劃一系列具影響力的活動,包括南洋精華大獎、南洋百年馬來西亞青年菁英獎、星洲東馬教育展、馬來西亞保健展銷會、金鷹獎、大馬保健品牌獎及星洲企業楷模獎。該等舉措在加強我們為客戶提供的跨平台組合廣告產品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在規劃未來發展方向的同時,我們深明該等活動是本集團取得長遠成功的基石,重申我們致力利用該等平台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決心。

此外,考慮到廣告支出的轉變,我們正與技術合作夥伴共同開發自助式廣告平台。此舉旨在為中小型廣告商簡化廣告購買程序,從而提高可及性及可負擔性。

年內,我們繼續專注於吸引新客戶、提高品牌知名度及促進消費者參與。推出數碼訂閱及行業聚合平台等舉措使我們能夠更深入了解受眾喜好及行為,進一步提升我們為特定市場分部定制產品的能力。

香港及台灣

過去一年,我們在香港及台灣的業務面臨重大挑戰。中國經濟復甦較預期緩慢,加上入境旅客人數未如理想及消費模式不斷改變,導致業務營運出現困難。自重新開放邊境以來,越來越多人偏向選擇在香港以外地區度假,進一步對香港零售業產生影響及減慢其經濟復甦的速度。

此外,香港企業面臨全球需求下降及營運成本上升,促使許多公司實施成本削減措施及縮減其推廣支出。再者,隨著利率攀升,香港物業市場有所放緩。由於企業謹慎對待開支,故對廣告解決方案的需求停滯不前。

在此背景下,香港及台灣業務的營業額由40,671,000美元按年減少10.8%至36,290,000美元。在營業額下降及缺乏政府補貼的影響下,儘管部分被節省成本所抵銷,該分部於回顧年度錄得除所得稅前虧損5,453,000美元,而去年則為除所得稅前溢利275,000美元。

年內,我們已成功舉辦一系列多元化的活動,包括享負盛名的卓越財經大獎、引人入勝的教育博覽會、備受推崇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大獎頒獎典禮及深受歡迎的JUMP招聘及進修博覽。該等活動不僅對受眾留下深刻影響,亦為我們的收益來源作出重大貢獻。

為推動收益增長,我們致力拓展中國內地及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業務。我們提供一流的內容及服務旨在拉近香港與中國內地之間的距離,從而更好地把握新出現的機遇。通過與政府機構合作,我們已在大灣區舉辦具影響力的研討會,促進市民、中小企業、大型機構及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繫,共同推動香港及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

萬華媒體集團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財政年度,本集團上市附屬公司萬華媒體集團有限公司(「萬華媒體集團」)的營業額由上一財政年度的5,251,000美元下降3.8%至5,049,000美元。因此,萬華媒體集團的除所得稅前虧損由去年的2,376,000美元擴大12.9%至2,682,000美元。

於回顧年度,萬華媒體集團無可避免地受到市場廣告支出放緩所影響。然而,該集團成功將其客戶組合從奢侈品牌拓展至銀行、餐廳及零售等其他行業。對跨平台業務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長,使萬華媒體集團在製作優質視頻內容方面的專業知識獲得認可,在擴大其客戶組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於回顧年度,萬華媒體集團製作優質內容的能力備受認可,其原創視頻節目「電影大道」在Marketing Magazine主辦的The Spark Awards for MediaExcellence 2023中榮獲「Best Original Content」及「Best Media Campaign—IntegratedMedia」類別兩項金獎,以及「Best Use of Video Content」及「Best Media Campaign—Video」類別兩項銀獎。

北美

於回顧年度,加拿大面臨疫情後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挑戰,導致通脹處於歷史高位。

為應對此通脹壓力,加拿大政府展開一系列加息行動,從而抑制消費者支出及房地產市場活動。因此,本集團在加拿大的出版及印刷業務於本財政年度面臨成本上升及消費者情緒疲軟所帶來的挑戰。

儘管在此充滿挑戰的環境中經營業務,該分部的營業額於本年度僅輕微下降4.4%至7,111,000美元,而去年則為7,439,000美元。該分部的除所得稅前虧損由去年的3,431,000美元收窄4.0%至3,294,000美元,主要由於節省成本。

旅遊及與旅遊有關服務

儘管業務量尚未重達疫情前水平,全球旅遊業的復甦推動本集團所有旅遊業務的發展。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財政年度,本集團旅遊分部的營業額由去年的10,471,000美元增長近4倍至39,619,000美元。營業額激增主要由於該分部新推出的中國內地豪華旅行團以及洛磯山脈旅行團及其標誌性歐洲旅行團均得到正面回響。此外,恢復學生暑期遊學計劃進一步推動收益增長。受營業額增長所帶動,旅遊分部於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錄得除所得稅前溢利1,207,000美元,較去年的除所得稅前虧損678,000美元出現大幅改善的情況。

然而,本集團對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保持警惕,有關情況可能影響人們的旅遊信心,繼而影響本集團的旅遊業務。

數碼業務

年內,本集團數碼業務的表現受到各平台的頁面瀏覽量下降所影響,而科技及社交平台在推動新聞出版商的頁面瀏覽量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Facebook對推送功能進行重大修改,停止「即時文章」平台,減少對新聞內容的關注,同時推廣旗下連續短片功能。行業數據顯示頁面瀏覽量下降,證明該等變動已帶來廣泛影響。

為應對有關情況,本集團現強調發展與其受眾的直接聯繫,以加強互動,並增加每名用戶平均收益。鼓勵現有客戶消費更多本集團內容乃重要增長機會,尤其是其品牌已覆蓋絕大部分馬來西亞數碼受眾。

本集團已開展MCIL ID項目,在其兩項數碼資產(即sinchew.com.my及chinapress.com.my)上實施單點登錄。該項目旨在收集第一方數據,以實現下列若干目標:通過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體驗增加數碼訂閱量,並促進實時激活轉化;保持該等數碼資產訪客或用戶的高參與度,以提高訂閱意願及減少客戶流失;及促進廣告商的針對性廣告活動。

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的興起將徹底改變包括媒體行業在內的所有行業。我們將繼續探索人工智能科技如何有利於我們的用戶體驗及價值創造,並提高我們的數碼能力,包括用於優質內容創作的數據及分析工具、受眾行為研究、先進分析、雲端計算及智能營銷策略,以加快數碼廣告收入的增長勢頭。

此外,本集團將繼續努力拓展其數碼產品組合,在優質內容、先進科技及數碼人才發展方面投入更多資源,旨在擴大及鞏固發展成功,以實現可持續增長及長遠業務發展。

資料來源: 世界華文媒體 (00685)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03月31日止年度

俄烏衝突持續及以巴衝突復發令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使全球局勢變得更為複雜,從而導致油價飆升,並重新引起人們對冷卻通脹危機的憂慮。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升溫加上其他地緣政治衝突令情況進一步加劇,預期將繼續影響全球需求及經濟復甦。然而,中國經濟反彈或會帶來一些緩解效果。

馬來西亞目前政治穩定,為商業投資及經濟增長營造有利環境。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量公司湧入馬來西亞市場,反映對該國經濟前景的信心。此外,政府自2023年12月1日起取消對中國及印度旅客的簽證要求亦促進馬來西亞旅遊業的發展。

香港方面,近期取消所有樓市降溫措施令物業成交量增加,預示著對整體經濟活動及消費者支出可能產生連鎖反應。此外,除提振香港旅遊業務外,政府計劃在香港舉辦更多大型活動,預期將為其零售及餐飲業帶來更多收益。該等正面市場發展將對本集團在香港的業務產生積極影響。

儘管全球通脹略有放緩,商品及能源成本上升以及美元走強預計將使本集團的營運成本居高不下。管理層將繼續密切監察經濟及政治發展,對成本管理採取謹慎及審慎的態度,並確保所有業務單位的營運效率及效益。

資料來源: 世界華文媒體 (00685)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