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290 | -0.005 (-1.7%)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2,489 | 1,740 | 1,968 |
毛利 | 643 | 490 | 497 |
EBITDA | -88 | -154 | -1.4 |
EBIT | -228 | -259 | -81 |
股東應佔溢利 | -205 | -239 | -118 |
每股盈利 | -0.19 | -0.22 | -0.11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1.33 | 1.08 | 0.95 |
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染整機械、製造及銷售不銹鋼鑄造產品以及不銹鋼材貿易。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四年,全球經濟漸次企穩並出現好轉跡象,但復甦力度未及預期。同時,通賬及銀行利率維持於高水平,原材料價格飆升導致營運成本上升;礙於市況疲弱,競爭也更趨激烈。面對此等挑戰下,本集團於充滿不確定的環境中營運,惟同時亦於逆境中持盈保泰,積極降本增效,確保本集團各板塊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止年度(「本年度」),本集團綜合營業收入較上年度增加13%至約1,968,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740,000,000港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118,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239,000,000港元),業績已有明顯改善。本年度每股基本虧損及攤薄後每股盈虧損均為10.76港仙(二零二三年:21.69港仙)。
製造及銷售染整機械
二零二四年,全球市場經濟環境仍存在挑戰和不確定性。雖然整體經濟漸次企穩並出現好轉跡象,但回彈幅度相對較弱。此外,原材料價格飆升,以及息口高企的影響,導致營運成本上升。因此,客戶對投資新的染整機械生產設備之意向都趨於謹慎,對擴充項目仍持觀望態度,導致客對投資新生產設備的需求恢復緩慢。
於本年度,此業務分部錄得之營業收入約1,527,000,000港元,佔本集團營業收入78%,較上年度約1,288,000,000港元上升19%,其中香港和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約712,000,000港元,較上年度約619,000,000港元上升15%;而海外市場的銷售額約815,000,000港元,較上年度約669,000,000港元上升22%。於本年度,此業務分部錄得經營虧損約34,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98,000,000港元)。
在染整機械行業競爭白熱化的環境下,本集團染整機械業務本年度的銷售與接單承接自去年的低位回升。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影響,不同行業(當中包括紡織及成衣)的部份出口訂單及相關投資退出中國市場。總體而言,中國工業市場的持續不景氣窒礙了對產品的需求,「產能過剩」現象將持續對價格和投資情緒構成壓力。面對染整機械行業內日益加劇的競爭,不少市場參與者爭相以低價和快速交貨為誘餌,爭奪新的機械訂單,本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染整機械銷量亦因此較疫情之前有所下滑。海外市場方面,儘管全球需求受到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美國息口及能源成本高企和外匯波動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本集團的海外銷售情況仍有改善,並實現了從谷底回彈的勢頭,足以對沖同期中國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令本集團本年度的染整機械銷售額和去年比較仍有所回升。
應對當前極具挑戰的經營環境,管理層已採取了一系列運營成本和資本支出控制措施,以堅決及迎難而上的態度,面對不確定的大環境。本集團會優先審慎監管財務的狀況,從而做好庫存管控,嚴格控制貿易應收賬款,資產的更合理處置,以保持充足的現金流。
市場方面,加強市場推廣力度,聚焦關鍵項目,提高產品附加值,全面完善各國分銷渠道,加速新客的開發,實現新興市場的戰略擴張。
內部管理方面,按實際的需求計劃產能、細化並加強供應鏈的管理能力、降低各項費用開支,強化製造工藝、優化流程架構、改善生產瓶頸,務求能迅速應對市場變化。儘管本集團已適度縮減勞動力,但所減的主要為非生產性員工,同時將資源投放於進一步培訓熟練工人上,既能實現節約,同時可提高產出的
質量。此外,本集團也將增加分包比例以補充現有的勞動力,使我們能夠控制固定勞動力成本,並靈活滿足緊急訂單的需求。通過優化勞工團隊和運用分包,本集團可以有效地滿足客的需求,同時保持成本控制。本集團將繼續採取嚴格措施,把成本控制舉措貫穿整個營運架構,不僅通用於生產營運,亦適用於銷售、行政和其他職能部門。
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染整設備製造企業,本集團一直專注於染整機械的研發,並將繼續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向客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本集團堅信,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並解決客實際使用上的痛點,為客提供實際的好處,為客提升資產回報,才能帶動客更新設備的意欲。在滿足客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推進部件的標準化生產。同時加快集團管理層的建設,以滿足和適應當前的改革發展需求。本公司將繼續以效率驅動,更加注重智能的製造過程,提高生產能力,數字化工廠的轉型。
本集團的管理團隊孜孜不倦,採取積極主動制訂可應對短期市場波動的應變計劃,並實施長期的產能升級和擴充計劃,同時不斷提高效率、堅持質量,建構了堅韌的核心競爭力,讓本集團能夠保持領先地位。我們抱有信心,本集團將可憑藉強健的製造平台,爭取長期可持續增長,繼續為客和股東創造價值。
製造及銷售不鋼鑄造產品
此業務的主要產品為不鋼、雙相鋼及鎳基合金等材質的優質鑄件及機加工件,產品廣泛使用於閥門、泵、化工、石油、天然氣及食品等行業的工業設備,主要客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
由於經濟環境的不明朗,令客採取謹慎下單策略,並傾向減輕存貨水平,造成鑄件訂單量由高峰回落。於二零二四年度,此業務分部錄得營業收入約385,000,000港元,佔本集團營業收入19%,較上年約394,000,000港元輕微下跌2%。
雖然營業收入減少,經營溢利則由去年約8,000,000港元上升至約16,000,000港元。
管理團隊在過去數年一直致力開拓新客源,尋求潛在合作機會,並專注於開拓獨特及高端的鑄件產品,為此業務的未來長期發展奠定根基。鑑於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我們將採取審慎的產能擴張規劃,為設施升級並更換舊機器,支持開發更高產值的鑄件組合。同時適度增加自動化,以提昇整體效率。
本集團對此業務分部保持樂觀,董事會相信,就中、長期而言,市場對優質的不鋼鑄件之需求將持續增長,此業務分部營業收入將會保持適度增長,為本集團帶來持續的盈利貢獻。
不鋼材貿易
於本年度,全球大部分國家已撤銷各項防疫管控措施,重新復常,惟原預期的大幅經濟反彈尚未出現,市場狀況有待改善。加上外團環境不穩定,客購買意欲轉趨審慎,銷售速度放緩。本年度的銷售額和盈利均維持在與去年相近的水平。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此業務分部錄得之營業收入約56,000,000港元,只佔本集團營業收入約3%,較去年約58,000,000港元輕微下跌3%。本年度錄得之經營溢利約6,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6,000,000港元)。本集團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不斷優化組織結構,加強降本增效的實施力度,毛利率重回前期正常水平。
本集團自一九八八年起開始從事不鋼材貿易,與全球若干的領先鋼鐵廠建立了穩固的關係,可為終端客戶供應可靠、優質及多元化的不鋼材產品,同時亦為本集團的染整機械業務採購不鋼原材料,並有效控制採購成本。於本年度,此業務的集團間銷售約為63,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88,000,000港元)。
展望二零二五年,預期不鋼材價格仍然會在現今水平中窄幅波動。本集團將繼續採取審慎的態度經營此項業務,並採取適當措施控制市場風險,通過市場分析和判斷對售價及存貨水平作出適時而恰當的調整,務求提高存貨的週轉比率並盡量把價格波動風險降至最低,同時加強對銷售和應收賬款的信貸管理,降低壞賬風險並改善現金流狀況。
隨著多項大型基建項目陸續動工,香港踏入建造業興旺期,這將為不鋼材貿易業務帶來機會。同時,我們也正在積極接觸潛生的新客,以期實現客群的更多元化。因此,本集團對未來不鋼材貿易的業務感到樂觀。管理層將緊貼並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爭取此業務保持平穩增長。
資料來源: 中國恒天立信國際 (00641)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在可見的將來,本集團預期業務將繼續受環球眾多不明朗因素所影響。
預期本年度業務情況仍然非常困難。由於高通賬下的市場展望負面,預計海外市場將放緩。然而,放眼本集團專注的中國內地和東南亞新興市場,市場需求仍然巨大。考慮到本集團面臨的挑戰,本集團將密切觀察市場趨勢,提供適合客和市場的產品。
本集團將採取審慎態度,繼續嚴格控制營運成本,致力提升營運效率,並會繼續專注發展核心業務,改進產品設計及加強開發能力,為本公司股東帶來最大的長遠回報。
本集團擁有強健的管理團隊、設施和技能,並已準備就緒。在高層領導團隊的帶領下,我們有信心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成為實力更強大的企業,為股東們謀取最大利益的經營願景是可按年實現的。
資料來源: 中國恒天立信國際 (00641)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