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125 | 0.000 (0.0%)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3/2022 | 3/2023 | 3/2024 |
---|---|---|---|
營業額 | 441 | 423 | 410 |
毛利 | |||
EBITDA | 164 | 169 | 84 |
EBIT | 140 | 145 | 60 |
股東應佔溢利 | 60 | 184 | 36 |
每股盈利 | 0.01 | 0.02 | 0.00 |
每股股息 | 0.01 | 0.01 | 0.01 |
每股資產淨值 | 0.60 | 0.60 | 0.60 |
主要業務為(i)放債;(ii)物業發展及持有;(iii)投資於金融工具;(iv)地產代理;(v)拍賣業務及(vi)提供金融服務,包括證券買賣及經紀服務、期貨及期權經紀服務、證券保證金融資、資產管理服務及企業融資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六個月止
經紀以及證券保證金融資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期間,由於經紀業務營業額減少,經紀業務錄得溢利約42,5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44,300,000港元)。經紀業務之營業額因為本地股市沉寂及環球投資市場氣氛慘淡而減少。經紀分部於期內之收益較上一財政期間減少7.9%至約60,9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66,100,000港元),主要包括經紀佣金約8,6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0,600,000港元)、銀行結餘及定期存款之利息約49,6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38,100,000港元)以及源自包銷、配售及資金證明業務之費用收入約1,7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5,000,000港元)。
證券保證金融資繼續是本集團於期內之主要收益來源。於期內,證券保證金融資之利息收入總額增加5.2%至約105,8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00,600,000港元),而期內證券保證金借貸之平均水平上升。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之應收保證金客戶賬項總額合計約為2,277,00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2,398,800,000港元)。期內應收保證金客戶款項之減值虧損支銷約為59,2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45,900,000港元)。本集團將繼續維持收益與風險之間的平衡,並以謹慎的態度對旗下保證金融資業務實行信貸控制措施。
放債
放債公司之主要業務為提供消費者貸款及按揭。期內放債業務表現穩定,而本集團在批出新貸款時以審慎為先。貸款總額由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約390,700,000港元增加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約506,800,000港元。利息收入總額於期內增加18.3%至約20,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6,900,000港元)。其於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錄得除稅前溢利約16,7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8,000,000港元)。期內貸款及墊款之減值虧損淨額約為2,7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減值虧損淨額撥回約1,700,000港元)。
潛在客戶須披露並提供申請貸款所需的資料清單。本集團有以下信貸評估政策,以評估潛在客戶的信貸評級及其償還能力。
(i)本集團會就有擔保貸款對潛在客戶進行信貸評估測試。本集團綜合考慮貸款期限及信貸評估結果,以評估潛在客戶之還款能力。獨立估值師會就相關物業編製估值報告,釐定其當時之公允值。本集團已就授出及重續按揭貸款之貸款價值比率制定明確指引,而貸款期限通常訂為本集團所接納之合理年期。
其後,本集團將根據信貸政策進行信貸評估,考慮因素包括但不限於本集團之相關風險(如潛在客戶之違約風險)、本集團之資金成本、現金流等,以及市場報價、客戶之還款能力等。然後,本集團將釐定貸款條款,並通知客戶有關貸款之批核狀況。
(ii)就無擔保貸款而言,本集團會根據以下因素對每名無擔保貸款申請人進行信貸評估:
(a)擬授出之應付本金及利息總額;
(b)擬授出之貸款還款期限;
(c)還款分期期數及金額;
(d)擬授出之貸款利率;
(e)擬授出之貸款申請目的;
(f)無擔保貸款申請人之就業或業務狀況;
(g)無擔保貸款申請人當時之信貸及財務資料;
(h)任何其他可能影響無擔保貸款申請人負擔能力之因素;
(i)無擔保貸款申請人當時之收入及開支;
(j)無擔保貸款申請人可預見之收入減少或開支增加;及(k)無擔保貸款申請人之儲蓄及資產。
憑藉本集團掌握的專門知識以及與高淨值客戶的業務關係,本集團仍然看好放債業務之前景,並將繼續專注於有短期融資需要之高淨值客戶。
企業融資
本集團之企業融資業務專注向香港上市公司提供財務顧問服務。其於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期間已完成4項(二零二三年:4項)財務顧問項目。此業務於期內錄得溢利約1,1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200,000港元)。
資產管理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期間,此分部錄得溢利約3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300,000港元),主要源自本期間收取的資產管理相關收入約3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300,000港元)。
金融工具投資
金融工具投資分部為本集團持有金融工具。資產配置是建基於預期回報率及可動用資金資本。於回顧期間,此分部錄得溢利約17,1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虧損21,100,000港元),主要因為可換股票據及非上市債務證券之利息收入約3,3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5,100,000港元);上市債務證券之利息收入約3,5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3,400,000港元);及按公允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之未實現收益約8,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虧損31,500,000港元)。
於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本集團持有主要由上市股本證券、債務證券及非上市股本證券組成的投資組合之總公允值約為324,40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303,700,000港元)。投資組合之總公允值增加是主要源於上市債務證券的公允值由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約94,200,000港元增加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的約108,700,000港元。上市股本證券投資組合主要包括香港上市公司,而債務證券投資組合主要包括由香港及海外若干上市及非上市公司發行之上市債券及可贖回票據。
物業投資
物業投資分部於香港及倫敦持有物業。於回顧期間,此分部錄得虧損約49,2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溢利25,300,000港元),主要源自投資物業之公允值虧損約64,6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收益18,100,000港元)及租金收入約22,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3,200,000港元)。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期間,本集團新收購兩個位於香港的投資物業及兩個位於倫敦的投資物業,總代價約為188,000,000港元。於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本集團所持投資物業組合的總公允值約為1,260,60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1,105,500,000港元),包括於香港的住宅、商業及工業物業以及倫敦的住宅物業及商業大廈。
拍賣業務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期間,此分部錄得溢利約3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600,000港元),主要歸因於期內收到的藝術品拍賣佣金收入約6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900,000港元)。
資料來源: 結好控股 (00064)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六個月止
展望未來,外部環境相當複雜。一方面,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將繼續影響全球經濟增長以及國際貿易和投資資金流,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另一方面,預計主要央行將在今年稍後減息,為全球經濟信心和經濟活動提供支持,惟具體減息時間及幅度仍不明確。
儘管面對重重困難及挑戰,本集團將繼續秉承我們的專業精神及在放債業務的堅實經驗。我們將堅持實施謹慎穩健的措施,及時有效地檢討並收緊我們的信貸政策,並增加與高淨值客戶的業務交易比例。
本集團的投資活動方面,管理層將繼續於亞洲及歐洲地區物色優質及高檔投資物業,以及尋覓擁有良好潛力的證券投資,從而增強其投資組合,繼續為未來確保穩定的租金收入及投資收益來源。與此同時,管理層將採取謹慎措施以管理本集團的投資組合。
本集團的拍賣業務方面,本集團將力求穩定增長及發展,繼續秉承來源及出處明確的原則,不斷為社會不同階層的藝術品愛好者搜羅更多珍貴的藝術品。
面對未來的挑戰,本集團管理層將採取審慎而平衡的風險管理方針,定期檢討並調整業務策略。本集團管理層對本集團未來的業務發展及整體表現持審慎樂觀態度。本集團將繼續探索並把握新商機,以進一步為股東創造長遠價值。
資料來源: 結好控股 (00064)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