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121 | +0.003 (+2.5%)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3/2023 | 3/2024 | 3/2025 |
---|---|---|---|
營業額 | 455 | 460 | 458 |
毛利 | 181 | 179 | 160 |
EBITDA | 61 | 66 | 31 |
EBIT | 12 | 13 | -9.6 |
股東應佔溢利 | 14 | 8.5 | -13 |
每股盈利 | 0.02 | 0.01 | -0.02 |
每股股息 | 0.01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0.69 | 0.69 | 0.65 |
主要於香港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從事進口、批發、零售及安裝建築五金、衛浴、廚房設備及傢俬,以及提供室內設計服務、項目及合約管理。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本公司的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其附屬公司主要於香港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從事進口、批發、零售及安裝建築五金、衛浴及廚房設備以及傢俬,以及提供室內設計服務、項目管理及合約管理。
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怡邦行控股有限公司在全球經濟環境日趨波動的情況下經營。儘管宏觀經濟及地緣政治的不利因素不斷增加,但本公司仍展現出韌性,在香港企業充滿挑戰的經營環境中屹立不倒。這突顯了物業發展商、投資者及消費者所面對的不明朗因素。美國(「美國」)利率持續高企、全球能源價格上漲、中東局勢再度動盪,以及美國保護主義在唐納德‧約翰‧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特朗普總統」)的新孤立主義政綱及貿易政策轉變下不斷升溫,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繼續影響市場狀況,尤其是香港的房地產及建築行業。
目前針對不同國家(尤其是中國)的關稅衝突,導致美國通貨膨脹可能加重。
大規模關稅的推出和進口成本的攀升可能加劇這一通脹趨勢。近幾個月來,美元走弱;美元指數顯示,自二零二五年初以來,美元下跌約7.5%,反映出在緊張局勢升溫及對貿易政策和財政紀律的憂慮下,投資者信心下降。
鑑於持續的貿易與地緣政治不明朗導致美國通貨膨脹居高不下,預期美聯儲將維持其政策利率在4.25%至4.50%之間。於二零二五年六月十八日,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重申聯儲局對控制通貨膨脹的承諾,並表示「近期的重點是保持低通貨膨脹和高就業」。因此,金融市場調整了預期:美國30年期國庫債券收益率上升至4.88%,這清楚顯示中期內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由於美國赤字上升及貿易政策不明朗,美元兌主要貨幣貶值,直接削弱港元的聯繫匯率。這意味著,美元兌主要貨幣(如歐元或英鎊)的匯率顯著下跌,會導致港元兌該等貨幣的匯率同樣下跌。因此,近幾個月來,來自歐盟及英國的進口成本均大幅上升。儘管港元兌美元維持穩定在官方聯繫匯率範圍內,但這種情況進一步擠壓了依賴進口貨物和原材料的香港企業的利潤空間。
由於香港與中國的密切關係以及其作為全球貿易及金融樞紐的地位,中美關稅衝突及中國的反制措施對香港經濟造成重大影響。與關稅有關的干擾導致轉口貨量減少、投資者及消費者信心減弱,以及貨幣波動及供應鏈不明朗因素導致進口成本上升。這些挑戰妨礙了商業活動,尤其是在貿易、物流和房地產方面,同時削弱了香港作為東西方之間中立門戶的角色。因此,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對香港的經濟穩定和增長潛力構成持續風險。
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本集團錄得收益約457.8百萬港元,與去年的459.8百萬港元相比,表現維持穩定。雖然收益與去年大致相若,但出售商品成本因歐元升值而增加了6.0%,加上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毛利由179.2百萬港元下跌11.0%至160.0百萬港元。儘管面對這些挑戰,但本公司穩定的收益證明其在經濟不明朗的情況下仍能保持韌性。
由於香港的貨幣與美元掛,美聯儲為應對通脹壓力而在美國維持的長期高利率環境已對香港經濟造成直接影響。美元貶值導致香港經濟面臨通脹壓力。
高企的借款成本縮減了消費者開支、企業投資及新僱員聘用,導致各行各業的商業活動更為謹慎。香港的長期利率仍然高企,影響按揭負擔能力及削弱市場信心。
差餉物業估價署報告指出,二零二三年售出43,002個私人住宅單位,其中約25.0%屬於一手銷售。於二零二四年,該數量增加至53,099個單位,其中32.0%歸類為一手銷售。於二零二五年一月至四月期間,售出17,887個單位,其中31.0%來自一手市場。此數據顯示,新落成單位持續佔私人住宅交易總額的約30.0%。
差餉物業估價署交易數據進一步顯示,未來幾年私人住宅市場將持續供過於求。
雖然交易總量逐年增加,但一手市場的吸納量仍然結構性地低於新增供應量。
目前估計一手市場的年銷售量約為14,400至16,990個單位。
相比之下,私人住宅落成量預計將於二零二五年達到20,860個單位,於二零二六年達到20,100個單位。這顯示新建築供應將繼續每年超出一手市場需求約4,000至6,000個單位。
此外,未售出庫存和二手房市場持續周轉(指現有住宅的持續買賣)加劇這種供求不平衡,導致可用房屋總存量遠超約50,000個單位的年度交易量。
總而言之,一手市場及整體市場上可供購買的房屋均比買家多。這種供應過剩的情況正逐步降低香港的房價,而且這種趨勢預計將持續一段時間。
近期的人才移民湧入香港,主要促進了私人住宅租賃市場,而非增加物業購買。被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吸引而來的許多新移民都傾向於租房,原因是租房靈活性高,而且與自置居所相關的財務和監管挑戰也相當大,包括高昂的印花稅和對非永久性居民更嚴格的按揭要求。儘管這類人口推高了在主要市區的需求和租金價格,但彼等對私人住宅銷售的影響仍然微乎其微,購買者大多僅限於少數長期或高資產淨值人士。
差餉物業估價署報告顯示,四月份香港私人住宅物業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期下跌7.7%。這是連續第十三個季度下跌,導致自二零二三年年中以來的總跌幅超過30.0%。價格持續下跌與錯綜複雜的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因素有關,對香港房地產市場造成重大影響,導致發展商優先出售現有存貨。這種情況引發了負反饋循環,其特點是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下降,進而導致市場活動減少、物業價格下跌以及投資流量減少。
在銷售營業額穩定的情況下,我們二零二五年的財務業績結果為出售商品成本增加6.0%,導致毛利下跌11.0%(較去年減少19.2百萬港元)。此下跌是由於外部壓力影響定價和成本結構所致。
本公司遇到了重大財務困難,年內因物業估值而錄得44.4百萬港元的巨額非現金虧損。其中13.3百萬港元於綜合全面收益表確認為減值,另外19.4百萬港元則透過其他全面收益入賬。儘管出現上述估值虧損,我們的核心業務仍然保持穩定。嚴格的成本控制措施有助控制經營開支,部分抵銷了利潤壓力及員工成本攀升。
我們承認近期報告溢利下降,主要是由於資產重估而非營運疲弱所致。我們的核心業務基本因素仍然穩健,且我們繼續堅定不移地執行我們的策略願景。
資料來源: 怡邦行控股 (00599)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在這充滿挑戰的一年,本公司一直致力提高營運效率、市場適應力及創造長遠價值。本集團一貫供應優質建築材料、衛浴設備及室內解決方案,同時積極調整其產品範圍,以配合不斷轉變的消費者喜好。由於價格敏感度提高,消費者對經濟實惠選擇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本集團已策略性地修改其產品組合,以更好地應對不斷轉變的市場動態。
資料來源: 怡邦行控股 (00599)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