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5884.46 637.36
  • 國企指數 9265.63 253.66
  • 上證指數 3839.59 0.00
00581 中國東方集團
即時報價: 1.360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48,62046,26042,957
毛利1,7537171,773
EBITDA7472331,330
EBIT-531-1,160226
股東應佔溢利808-160149
每股盈利0.24-0.050.04
每股股息0.100.050.06
每股資產淨值6.806.596.37

主要業務為鋼鐵產品的製造及銷售,鋼鐵產品、鐵礦石及相關原材料的貿易,電力設備的銷售和房地產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總銷售量為約401萬噸(2024年同期:約376萬噸),增加約6.5%。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收入為約人民幣120.08億元(2024年同期:約人民幣131.89億元),減少約9.0%。出口至海外國家為收入貢獻約人民幣1.84億元(2024年同期:約人民幣2.34億元),佔自行生產的鋼鐵產品之銷售收入約1.5%(2024年同期:約1.8%)。

自行生產的鋼鐵產品的收入減少主要由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鋼鐵產品的平均銷售單價由2024年同期的約每噸人民幣3,505元減少約14.5%至約每噸人民幣2,998元。本集團鋼鐵產品的平均銷售單價減少主要是由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鋼鐵產品下游需求持續疲弱所致。

資料來源: 中國東方集團 (00581)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1.提升核心競爭力:本集團將繼續積極跟進中國政府的產業政策,把握時代脈搏,發揮優勢、堅定信心、頂層設計企業策略,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通過精益管理,推進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提效降本,開發及提高高附加值產品比例、拓展銷售渠道、持續改造升級設備以及積極推進技術改造和技術革新等,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爭取行業前列位置。本集團於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多個項目打造綠色低碳工廠,預期2025年下半年持續推進新能源軟磁材料項目、光伏新能源板塊項目、數字化工廠項目、新建145MW發電項目等項目。

2.產品研發與業務聯動:在2025年下半年,本集團將持續推動現有產品迭代升級、適時推出高附加值產品,根據產品三年規劃重點研發高附加值型鋼、鋼板樁、新能源軟磁材料的板坯、熱軋電力角鋼及光伏支架等產品,加強與附屬公司匯金通、北京津西綠建科技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北津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珠海飛馬等特高壓電力鐵塔、裝配式鋼結構建築、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方面及精密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等業務上下游聯動及整合。

3.多元化業務拓展:除專注鋼鐵製造業務外,本集團將繼續拓展鋼鐵產品及原材料貿易業務、鋼鐵下游的裝配式建築的預製鋼結構構件及預製混凝土構件產品、開發鋼渣路面混凝土、廢鋼加工及貿易及精密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等業務,並推進以生產中的固廢餘料再造及銷售的綠色新材料業務,以帶來多方面新發展。

4.綠色低碳發展:為實現鋼鐵行業碳達峰及碳中和目標,秉承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本集團密切跟進政策發展,探索不同減碳技術方案可行性,提前為減排工作研究部署。本集團持續投資設備升級及環保設備項目,改善能源結構,降低排放並提高成本效益。與ArcelorMittal合營的新能源軟磁材料項目,是實現2050年前成為碳中和企業目標的重要一步。

5.戰略投資與增長:目前,本集團現金及資源充足,除專注鋼鐵產品製造及銷售外,持續積極探索符合企業策略的商機,包括橫向及縱向(特別是下游)的企業併購、合營、聯營等機會,拓寬收入來源,提高盈利能力,實現可持續增長,提升企業價值。同時,將不時評估在合適情況下增加股息分派,回饋股東支持。

資料來源: 中國東方集團 (00581)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