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4733.45 225.64
  • 國企指數 8893.48 89.06
  • 上證指數 3583.31 23.36
00558 力勁科技
即時報價: 3.130 +0.030 (+1.0%)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3/20233/20243/2025
營業額5,8965,8375,825
毛利1,5971,5881,597
EBITDA722707613
EBIT537475354
股東應佔溢利532484350
每股盈利0.390.350.26
每股股息0.090.100.08
每股資產淨值2.801.391.46

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熱室及冷室壓鑄機、注塑機、電腦數控加工中心及相關配件。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壓鑄機業務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呈現出差異化發展格局。上半年受國際環境導致的投資不確定性影響,疊加壓鑄機業務新訂單集中於下半年的交機週期特性,營收同比表現承壓;下半年隨交付節奏加速,收入環比顯著提升38.3%,拉回全年整體業績,收窄業績缺口,下半年利潤環比增幅達80.9%,較上半年近翻倍增長。

這一結構性改善主要源於業務佈局的雙向發力:一方面,超大型壓鑄機於下半年的規模化交付成為利潤環比提升的核心推動力,印證了下游客戶對一體化壓鑄的佈局持續深化;另一方面,中小型壓鑄機展現出穩健韌性,通過適配3C、家電零部件等多元化場景持續貢獻營收,保障了業務基本盤的穩定。

注塑機業務在本財年表現出色,實現收入1,757.5百萬港元,同比增長23.3%,分部業績同比提升5.7%。這一成績得益於國家政策紅利釋放與自身產品結構優化的雙重驅動。國家政府部門於二零二四年三月發佈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及二零二五年一月發佈的《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刺激了下游家電、包裝等行業的設備升級和擴產,帶動注塑機市場需求持續走高。從應用領域看,本集團注塑機業務在民用品、家電、包裝、玩具等行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2%、47%、41%、57%,印證市場需求旺盛。

在產品結構方面,適配醫療、光學等高精尖領域的純電動注塑機銷量顯著攀升,成為利潤增長新引擎。公司憑藉先進的伺服驅動系統與精密機械結構,實現設備壓力控制、位置定位等核心參數達到行業領先水準。高端機型銷量佔比攀升推動了注塑機產品結構的深度優化,為其盈利能力的穩健增長築牢根基。

CNC加工中心業務本財年實現收入200.8百萬港元,同比增長19.3%,下半年環比增長22.3%。報告期內,公司通過管理團隊重組優化決策效率、拓寬國內外銷售渠道增強市場觸達,相關舉措在下半年業績中成效顯著。同時,公司生產製造的公司生產製造的MCG5系列高速加工中心憑藉其搭載的線性馬達,進給速度達70m/min,亦有獲得主機廠及汽車零部件行業客戶的訂單採購,用於汽車底盤一體壓鑄件的後加工。

海外市場方面,越南、印尼市場表現亮眼,銷售收入分別同比提升53.9%、28.6%,彰顯強勁增長活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後,關稅減免與產業鏈整合釋放政策紅利,疊加當地加速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製造業升級,東南亞新興市場機械設備需求隨之攀升,內需持續增強,未來增長態勢可期。

資料來源: 力勁科技 (0055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一)市場戰略:技術賦能市場,服務深化觸達

憑藉領先的技術創新成果,本集團精準錨定並高效解決市場需求。定制化技術快速響應客戶當下訴求,前瞻性技術儲備則前瞻佈局未來趨勢,雙輪驅動實現對市場需求的全週期覆蓋。在此基礎上,本集團依託全球超60個本地化的銷售及服務中心構建的密集網絡,專業團隊以24小時即時響應機制,為客戶提供設備調試、模具優化等全方位服務。這不僅解決了客戶實際問題,更通過深層次的服務觸達與溝通,讓技術成果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使本集團技術得以滲透多元化的全球市場,最終轉化為公司業績的長遠支撐力。

(二)技術創新:雙軌驅動,引領行業變革

在技術創新前沿領域,本集團採取的定制化研發與前瞻性研發戰略,正成為驅動行業突破的核心引擎。

聚焦當下,定制化研發破解行業痛點。面對客戶現有需求與技術瓶頸導致的產業化難題,本集團堅持定制化開發路徑,以「需求捕捉-技術開發-成果交付」的高效模式,精準對接客戶在生產工藝、產品性能等方面的訴求。例如,本集團早年憑藉對新能源汽車行業一體化成型工藝的精準研判,全球首創了6000T超大型壓鑄機,構建起超大型零部件一體化成型的技術底座。此後,通過與多家頭部主機廠深度協同,不斷迭代壓鑄機技術,鎖模力從6000T到如今全球最大的16000T,逐步實現前機艙、中地板、整體底盤等關鍵結構件的一體化成型,樹立了行業定制化技術開發的標桿。

著眼未來,前瞻性研發搶佔市場先機。本集團以前瞻性戰略眼光,錨定未來五至十年市場趨勢,系統性儲備前沿技術。例如早在鎂合金內飾件商業化驗證初期,本集團已率先佈局TPI半固態鎂合金成型技術,攻克「傳統壓鑄機模塊化改造」技術難點,助力客戶順利切入鎂合金產品賽道。這一戰略的核心在於:通過精準匹配技術儲備與市場需求週期,當行業拐點來臨,本集團可憑藉「技術成熟度+完整解決方案」的雙重優勢,快速承接市場增量,持續領跑行業發展。

為進一步將前瞻性技術儲備轉化為更強的市場競爭力,本集團將進一步深化創新生態構建:一方面聚焦新材料領域(如鎂合金、複合材料、高溫合金等輕量化與高性能材料),與材料科學領域頂尖機構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探索材料屬性與成型工藝的協同創新路徑;另一方面緊密聯動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企業,通過深度挖掘市場潛在需求,提前佈局下一代智能裝備技術研發,為應對未來市場變革築牢技術根基。此外,本集團亦將持續探索創新技術和應用領域,拓展新的業務方向。

資料來源: 力勁科技 (00558)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