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4221.41 149.13
  • 國企指數 8724.90 46.60
  • 上證指數 3454.92 2.83
00524 長城天下
即時報價: 0.330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918981
毛利5.55.15.2
EBITDA-21-33-23
EBIT-21-35-24
股東應佔溢利-23-35-26
每股盈利-0.14-0.18-0.13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0.320.140.01

主要業務為提供電訊及相關服務、資訊科技及物業投資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於二零二四年度,年度放緩突顯經濟在2019冠狀病毒病之後難以重拾動力。在中國,房地產相關產業重整以及中國境內的製造基地轉移至其他具有更佳成本優勢的發展中國家,導致不同年齡組別人士的失業率不斷上升。在新加坡,外資流入令新加坡生活成本面對龐大通脹壓力,現已成為全球最高生活成本的地方之一。此亦導致本已面對勞工短缺及受嚴格法規限制外國居民進入市場的當地勞動市場百上加斤。通訊習慣轉變及電訊服務供應商的競爭加劇,亦令營商環境轉差。在香港,房地產市場在二零二四年表現持續不景氣,拖累零售業的市道。由於許多香港居民偏向在本地及中國的網上購物平台進行網購,或於週末跨境旅遊以受惠於中國內地較低廉的價格,消費習慣轉變進一步為本地零售商帶來挑戰。面對上述不穩定的營商環境,本集團的業績亦有所下跌。

在中國,於二零二四年,投資增長(尤其是電子商貿銷售等基礎建設及家庭消費)再次放緩。樓價下跌及不同產業的失業率高企令消費意欲下跌。私營或國有企業對先進技術產品(例如生成人工智能及自動駕駛系統)的投資持續增長。全球定位系統(「GPS」)相關應用程式及追蹤器材廣泛應用於商用車輛作實時監控、路線優化及車隊管理。運輸及物流板塊仍然是GPS器材的最大終端應用行業。本年度來自中國的收益由上一年度約19,200,000港元大幅增加約27.1%至約24,400,000港元。

在新加坡,儘管面對上述的嚴峻勞工壓力,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貿工部」)於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將二零二四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由二零二四年初的1.0%至3.0%上調至約3.5%。新加坡的電訊市場繼續百花齊放,有利擁有大量基建、具市場領導地位或尖端技術的市場業者。受惠於利好的批發分部,本年度來自新加坡的收益由上一年度約48,000,000港元增加約11.5%至約53,500,000港元,同時抵銷類似分部來自香港的收益部分跌幅。

在香港,由於賣地及印花稅收益不足,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估計下一財政年度出現預算赤字。香港特區政府提及面對當前難關,有可能會盡量減少政府支出,例如暫停部分現有補貼項目。儘管最優惠利率於二零二四年度已三度下調,惟香港經濟前景未明,房地產及股本市場相關行業仍然奮力復甦。香港居民的消費意欲普遍轉趨審慎,從多區零售店舖空置率上升可見一斑。與上一年度的收益比較,由於年內香港的批發分部表現疲弱,本年度來自香港的收益由上一年度約21,900,000港元大幅減少約84.9%至約3,300,000港元。

本集團本年度的整體收益由上一年度約89,100,000港元減少約8.9%至約81,200,000港元。於本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之虧損由上一年度約35,300,000港元減少約27.2%至約25,700,000港元。

電訊業務

電訊業務(包括於中國、新加坡及香港之電訊及相關資訊科技業務)(「電訊業務」)於本年度錄得收益約78,900,000港元,較上一年度約86,700,000港元減少約9.0%,主要源於香港的批發電訊服務分部收益減少。新加坡及香港的零售電訊服務在電訊服務市場過度飽和的環境下持續面對激烈競爭。本集團一直調撥資源挽留有意轉向低成本甚或免費電訊服務的現有客戶群。自上一年度起,本集團亦透過在中國汽車市場提供GPS移動連接解決方案,多元化發展其電訊業務之服務範圍。

本集團目前提供之GPS服務連同移動連接主要包括為企業客戶提供GPS車輛定位服務以及分銷及安裝GPS車載終端設備(「GPS服務」)。GPS服務即時追蹤目標車輛的位置,確保目標車輛的所在地點及安全。除車輛定位外,如客戶的車輛出現異常情況或狀況或G P S車載終端設備遭試圖篡改,客戶亦將立即收到警示。本年度提供G PS服務的收益由上一年度約19,200,000港元增加約27.1%至約24,400,000港元。大幅增加主要源於本年度較上一年度的九個月有整年效應,以及來自終端用戶的訂單數目上升。

資訊科技業務

資訊科技業務(包括資訊科技服務(定義見下文)及電子商貿業務(定義見下文))錄得收益。

於香港提供之資訊科技服務主要包括提供一站式資訊科技服務,包括但不限於維護銷售點(「POS」)系統、安裝伺服器及網絡設備、保安系統及進行網站維護(「資訊科技服務」)。於本年度,資訊科技服務錄得收益約500,000港元,較上一年度約1,000,000港元減少約50.0%。

自二零二一年開展資訊科技服務分部以來,本集團成功地與客戶建立穩固關係,令本集團更容易向彼等交叉銷售其他增值服務。於本年度,本集團已根據與現有客戶訂立之兩份合約(「電子商店改造合約」)完成改造網上電子商店及POS系統之工程,合約總金額約為700,000港元。本年度電子商店改造合約之收益由上一年度約400,000港元減少約75.0%至約100,000港元。

除資訊科技服務外,鑑於香港電子商貿業務迅速發展及香港本地葡萄酒市場具有增長潛力,本集團積極拓展資訊科技業務之收益來源,開發葡萄酒電子商貿平台Winestry(「該平台」或「Winestry」),讓該平台使用者可於網上買賣葡萄酒(「電子商貿業務」)。於本年度,本集團自Wi n e s t r y錄得收益約500,000港元。該平台於二零二三年推出,運作超過一年,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擁有超過540個存貨單位。

於本年度,本集團在經濟疲弱的環境下審慎管理營銷開支,側重自然增長。

投資物業

於本年度及上一年度,本集團於二零二一年九月收購物業(「該物業」)的租金收入約為1,300,000港元。該物業位於香港屈臣道2號海景大廈A座11樓4及6號單位,為一項總面積約5,430平方呎之工業物業,根據中期租賃持有,屬一項不附產權負擔之物業。該物業乃持作投資用途,以經營租賃形式出租。

按照董事參照市場上類似物業之近期交易價格及獨立合資格專業估值師編製之估值報告所釐定,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該物業之公平值約為44,400,000港元,而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該物業之公平值約為49,800,000港元。

預計該物業日後將產生穩定收入,而本集團亦可受惠於該物業之長遠資本增值。

資料來源: 長城天下 (00524)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受惠於私人消費及投資改善,預料即使步伐緩慢,惟全球經濟於二零二五年將維持擴張。新一任美國總統就職後提出多項進取的國際貿易政策提案,包括徵收高昂關稅,導致其他國家可能實施報復性關稅及其他措施回應,加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對增長前景造成重大不明朗因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二零二五年之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之最新增長預測為3.3%。加強保護政策令下行風險上升,基線展望仍然脆弱。

在新加坡,考慮到主要經濟體間之貿易緊張局勢,貿工部預測二零二五年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維持於1.0%至3.0%之間。在中國,考慮到美國及歐元區近日的關稅及貿易緊張局勢升溫所造成的潛在不利影響,I M F預期二零二五年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約為4.6%。在香港,考慮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房地產價格下跌及私人消費疲弱,香港一家主要銀行預測二零二五年之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約為2.5%。

面對此等經濟環境,本集團在作出業務決定時將保持警惕及紀律,在改善本集團之經營業績及提升股東價值之工作上採取審慎策略,藉推行針對性措施提升營運效率,因應預期之業務增長調撥本集團之成本結構及資本投資,以實現各項策略目標。

由於消費者渴望更方便的網上知識獲取、娛樂、服務及支援,中國、新加坡及香港的電訊服務需求,尤其是流動通訊領域,預期將持續增長。然而,在消費者層面上,相關領域由擁有大量基建及╱或軟件開發投資以及龐大營銷預算的現有業者主導。儘管預期市場將繼續演進,本集團將善用其經驗及業務網絡,在電訊及技術服務分部的相關或支援層面發掘新機遇,以補充其現有服務的產品組合,務求創造均衡的收益來源。

資訊科技業務方面,本集團相信,為應對未來營商環境的範式轉移,擴展其現有資訊科技業務分部至關重要。本集團對軟件開發及應用程式的增長潛力進行周詳考慮後,決定調撥資源於中國建立提供資訊科技服務的基地。鑑於中國多家大型資訊科技企業於過去二十年冒起及發展,中國資訊科技服務之供應市場及人才庫已見成熟及重要,而相關服務的需求預期會快速增長,以便企業迎接創新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式及服務以及網絡完整及安全。憑藉在提供資訊科技解決方案服務、軟件客製及開發其電子商貿平台的經驗,本集團將不時審視客戶回饋,以及資訊科技業務的資本及人力資源投資的潛在回報,參考市場狀況及我們的市場定位調整策略及發展計劃,同時積極尋找新商機,以加強業務多元化,為股東帶來更好的回報。

資料來源: 長城天下 (00524)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