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報價: | 4.250 | +0.020 (+0.5%) |
基本數據
|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 營業額 | 1,139 | 1,579 | 1,354 |
| 毛利 | 489 | 847 | 790 |
| EBITDA | 124 | 223 | 432 |
| EBIT | -104 | 9.0 | 248 |
| 股東應佔溢利 | -197 | -107 | -70 |
| 每股盈利 | -0.28 | -0.15 | -0.10 |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5 |
| 每股資產淨值 | 21.34 | 20.22 | 20.06 |
集團的主要業務為擁有酒店及投資物業,同時正將之前在中國內地作出的發展物業投資清倉。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期內本港的消費開支持續低迷,反映經濟仍被不確定性籠罩。與此同時,港人外遊依然鍾情於物價具競爭優勢的周邊地區。上述因素疊加給本港零售業和酒店業帶來重大壓力。
儘管如此,令人鼓舞的回穩跡象已開始出現。上半年訪港入境旅客同比上升12%。本港零售銷售在五月份結束了新冠疫情後長期下滑的趨勢,較去年增長2.4%。若此趨勢持續,近期的匯率變動可望進一步提振本地消費。
中國內地方面,由於經濟增長乏力且消費意欲疲弱,酒店業仍處於逆境之中。地區景點之間競爭激烈,進一步加劇國內酒店企業的經營壓力。
香港
酒店
尼依格羅品牌旗下的香港美利酒店(「香港美利酒店」)和馬哥孛羅香港酒店(「香港馬哥孛羅」)錄得較高的入住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房價和非客房收入的壓力。
與此同時,積極的成本管理措施和服務創新舉措亦繼續取得成效,有助改善收入和盈利。然而兩項物業均表現欠佳,需要通過資本投入及∕或營運開支來增強競爭力。
投資物業
由於消費者對支出持謹慎態度,集團旗下零售物業承受下行壓力。投資物業的收入和營業盈利分別下降22%及23%。
投資物業組合於二○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經獨立估值,錄得港幣一億一千三百萬元的重估減值淨額。
中國內地
酒店
市場疲弱加上競爭加劇,蘇州尼依格羅酒店(「蘇州尼依格羅」)持續面臨挑戰。各地區酒店定價進取,對房價造成壓力,導致客房收入下降。非客房收入同樣受到消費意欲不振影響。
發展物業
截至二○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未售出的發展物業資產(主要是蘇州國際金融中心和上海南站合營項目銷情緩慢的存貨)賬面總值約為人民幣十七億元(折合為港幣十九億元),佔集團資產約12%。期內應佔已簽約銷售額僅為人民幣一千九百萬元(折合為港幣二千一百萬元)。
期內計提應佔減值撥備總計港幣二億一千一百萬元(二○二四年:港幣一億零三百萬元),以將未售出存貨按市價減值。
資料來源: 海港企業 (00051)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本港零售業和旅遊業正展現出潛在復甦的早期跡象。然而,消費意欲仍然脆弱,周邊地區的購物和旅遊目的地亦繼續導致消費外流。
中國內地方面,預期經濟增長仍然低迷,審慎的消費模式將繼續影響豪華酒店業界。
酒店業持續內捲競爭,以及可支配開支普遍重新分配至出境旅遊,均持續帶來挑戰。
集團的策略重點仍然是提升營運效益、提高服務質素及優化資產組合。集團將致力不斷鞏固競爭優勢,同時發掘符合長遠目標的策略性增長機會。儘管短期內面臨諸多不利因素,集團穩健的資產負債表為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砥礪前行。
資料來源: 海港企業 (00051)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