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3202.53 4.31
  • 國企指數 8531.51 5.83
  • 上證指數 3350.37 1.93
03988 中國銀行
即時報價: 4.680 +0.040 (+0.9%)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
毛利
EBITDA
EBIT
股東應佔溢利226,522231,904237,841
每股盈利0.810.810.80
每股股息0.250.260.26
每股資產淨值7.828.358.69

該行從事銀行業及有關的金融服務,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直接投資、證券、保險、基金、飛機租賃、資產管理、金融科技、金融租賃等。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堅定服務高質量發展,有力落實國家宏觀政策。我們支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服務科技企業超過10萬家,提供授信支持較年初增長29.67%。境內綠色信貸餘額增長31.03%,境內外綠色債券承銷規模分列銀行間市場、中資同業第一。普惠金融持續提升融資便利,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超6,000億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累計投放257億元。個人養老金新開戶超1,000萬戶,年金託管服務市場競爭力穩步提升。數字金融賦能業務發展,手機銀行簽約客戶累計超2.93億戶,比上年末增長6.90%,數字人民幣消費額保持市場領先。

堅守金融為民初心,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我們堅決貫徹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涉農貸款餘額較上年末新增5,011億元,重點幫扶縣域機構貸款增長20.35%。積極響應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號召,加強個人養老金業務佈局,升級覆蓋養老金開戶、繳費、資產管理等一站式綜合養老解決方案。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連續3年開展「千崗萬家」專題活動,2024年累計發放專項貸款超3,700億元、17.70萬筆。積極參與精準扶貧、教育助學、環境保護等公益事業,全年對外捐贈資金約1.44億元。連續25年開展國家助學貸款業務,累計發放貸款285.04億元,資助200餘萬名學子完成學業。

深耕全球化發展,全方位服務國家外交經貿大局。我們將全球化作為全行發展戰略的核心,持續提升全球佈局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鞏固擴大全球化優勢。跨境併購貸款、國際貿易結算、中資離岸債承銷、跨境託管、境外銀團業務等保持中資同業第一。新增擔任毛里求斯人民幣清算行,人民幣清算網絡進一步完善。支持「走出去」「引進來」,2024年舉辦跨境撮合活動11場。提升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便利性,外卡收單商戶數比上年末增長166.18%,全國重點商戶100%開通外卡受理。

統籌發展與安全,築牢風險合規管理基礎。我們堅持「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原則,嚴守風險合規底線。集團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不良率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上升8.94個百分點。多個重大項目完成處置,不良處置質效穩步提升。資本充足率18.76%,提升1.02個百分點,資本實力進一步充實。落實境外機構風險防範「一行一策」,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持續深化內控案防治理,不斷完善合規長效機制。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建立金融「大消保」工作體系,深化客戶投訴源頭治理,提升服務水平,切實維護好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集團科技運營質效。我們聚焦固本強基,加快建設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集團算力規模達到6.27萬台服務器。新技術應用加快落地,新增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場景超900個,6項科技成果榮獲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獎。數據治理取得進步,有效支持精準營銷、風險防控和經營管理,數據治理體系獲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網點效率持續提升,低產低效網點轉型完成率96%。

資料來源: 中國銀行 (0398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5年,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風險挑戰增多,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強,主要經濟體表現分化,貨幣政策進入降息週期。我國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增量政策持續加力,國內經濟運行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外部環境中,本行將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宗旨,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在服務金融強國建設中開創中國銀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聚焦客戶需求,優化金融供給,構建多樣化專業性金融服務體系。公司金融提質增量,助力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強化重點領域信貸投放,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緊盯客戶需求,實施公司客戶全產品線營銷服務工作機制,不斷提升客戶綜合服務水平。個人金融圍繞M A U + A U M(活躍用戶規模+客戶資產管理規模)兩大重心,持續推進代發薪、第三方支付、財富管理、手機銀行、跨境業務、社保卡六大重點工程,全力建設管理、用戶、權益、營銷、運營、風險六大基礎體系,打造用戶價值和客戶價值共生、功能價值和營利價值共贏的零售銀行。金融市場鞏固優勢,豐富完善產品體系,做優基礎產品,做強創新產品;發揮匯率產品優勢,積極拓展匯率保值客群,加強金融要素市場、非銀、保險等客戶營銷。綜合經營提升貢獻,加快推進集團穿透管理體系建設,堅持市場導向,強化協同聯動,有效提升市場競爭力。2025年,本行境內人民幣客戶貸款預計增長10%左右。

聚焦國家戰略,發揮傳統優勢,提升全球佈局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提升在港機構服務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能力,做優做強中銀香港區域總部,鞏固區域佈局能力和競爭力,深入挖掘粵港澳大灣區和東南亞戰略市場業務機遇;加強人民幣綜合化服務,夯實人民幣業務優勢。提升全球化客戶服務和產品創新能力,聚焦「一帶一路」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提升中資「走出去」和外資「引進來」服務質效;鞏固擴大傳統優勢業務領先地位和自貿業務領先銀行優勢;加強主權類、傳統金融機構類、資管類客群建設,提升重點客群覆蓋率。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服務能力,打造跨境人民幣一體化服務,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要素市場,加強跨境人民幣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清算行履職能力和離岸人民幣主流做市商地位。提升境外機構佈局、區域管理和市場競爭能力,持續鞏固港澳地區地位優勢,建設提升中銀歐洲IPU區域總部能力,持續推動境外機構強化優勢、打造特色。

聚焦風險防控,強化極限思維,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加強全面風險管理,提高全覆蓋、全流程、全生命週期的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做到機構全覆蓋、業務領域全覆蓋、業務流程全覆蓋、客戶生命週期全覆蓋。強化資產質量管控,提升跨週期管理能力,加強風險防範化解,確保資產質量穩定在合理區間。提升內控合規管理水平,推廣應用網格化管控機制,建立案件風險防控督導機制,做好制裁合規風險管控。築牢安全生產屏障,壓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杜絕重大生產事故,嚴守反電詐、案件防控、保密管理、應急響應等安全底線。

聚焦固本強基,夯實發展基礎,提升集團科技運營質效。加快數字化轉型,建立數字化轉型評估體系,促進數字技術和金融業務深度融合,構建數字化轉型賦能業務發展的新模式,增強金融科技基礎支撐能力,加緊解決基層痛點難點問題,優化客戶體驗。提升渠道運營效能,深度推進渠道運營標準化、智能化、集約化建設,持續優化業務流程,因地制宜推進特色網點建設。

資料來源: 中國銀行 (03988)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