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6086.32 113.94
  • 國企指數 9260.25 67.91
  • 上證指數 3875.11 62.89
00388 香港交易所
即時報價: 444.000 -0.600 (-0.1%)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18,29020,40422,273
毛利
EBITDA13,01914,71616,180
EBIT11,56013,27314,778
股東應佔溢利10,07811,86213,050
每股盈利7.969.3710.32
每股股息7.148.419.26
每股資產淨值39.2240.5042.48

香港交易所是《證券及期貨條例》所指的認可交易所控制人,透過其全資附屬公司聯交所及期交所經營香港唯一獲認可的證券及期貨市場,以及是香港上市發行人的前線監管機構。香港交易所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合作營運滬深港通,讓香港及中國內地投資者可買賣對方證券市場的證券。香港交易所亦通過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及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中國)有限公司提供市場數據。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現貨分部

與2024年上半年比較,收入及其他收益(減交易相關支出)以及EBITDA分別上升62%及73%,主要源於聯交所股本證券產品成交量創新高令交易及結算費增加。

在股本證券產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增長的推動下,2025年上半年聯交所股本證券產品的交易費收入為25.56億元,是2024年上半年的兩倍多。交易費包括港股通費用收入3.39億元(2024年上半年:1.13億元),升幅與中國內地投資者參與度上升帶動的港股通成交量增幅一致。

滬股通及深股通交易費收入上升32%至2.86億元(2024年上半年:2.17億元),升幅與離岸投資者對A股市場投資增加帶動的滬股通及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增幅一致。

聯交所股本證券產品交易的結算費及交收指示費上升71%至19.76億元(2024年上半年:11.56億元),主要源於股本證券產品交易及交收指示交易宗數增加。此外,受惠於滬股通及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及交收指示成交量上升帶動,滬股通及深股通的結算費及交收指示費上升28%至5.56億元(2024年上半年:4.33億元)。

存管、託管及代理人服務費收入上升24%至6.21億元(2024年上半年:5.00億元),主要源於新股申請宗數上升令電子首次公開招股收費增加、截止過戶的公司數目(包括數家首次截止過戶的公司)上升令登記及過戶費收入增加,以及透過滬深港通持有的投資組合價值上升令組合費上漲。

營運支出上升2%,主要源於薪酬調整令僱員費用增加,以及資訊技術費用因續約時的通脹調整而增加。

股本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分部

與2024年上半年相比,收入及其他收益(減交易相關支出)上升16%,EBITDA上升18%,主要源於結構性產品交易及上市活動增加以及保證金投資收益淨額增加。
衍生權證、牛熊證及權證交易費較2024年上半年上升64%,與平均每日成交金額(上升72%)相比升幅較小,源於新上市衍生權證及牛熊證名義金額的百分比升幅較小。

期交所的衍生產品交易費減少3,400萬元(5%),源於衍生產品成交合約張數減少,以及為吸引成交量而增加部分合約的折扣及回扣,加上恒生科技指數期貨等收費較低的產品愈益受歡迎,導致2025年上半年每張合約的平均收費減少。

股票期權合約的交易系統使用費收入增加7,100萬元(34%),源於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增加,以及期內較高收費類別的期權交投更加活躍,令2025年上半年每張合約的平均收費增加。

聯交所上市費收入上升30%,原因是市場波幅加劇後,新上市的衍生權證及牛熊證數目較2024年上半年有所增加。

投資收益淨額較2024年上半年上升1.48億元(11%),主要源於保證金要求提高令平均保證金規模增加,以及衍生產品未平倉合約張數增加。

營運開支增加5%,主要源於薪酬調整令僱員費用上升,加上此分部上市費收入升幅(30%)較現貨分部上市費收入升幅(1%)高,令上市科分配至此分部的成本上升,但衍生產品優惠減少已抵銷部分升幅。

商品分部

收入及其他收益較2024年上半年增加8%,主要源於交易量及收費增加,令交易及結算費增加。EBITDA減少2%,原因是營運支出增加抵銷了收入及其他收益的增幅有餘。

LME交易費及LME Clear結算費分別增加6%及7%,源於收費交易金屬合約的平均每日成交量上升3%以及2025年1月1日起交易及結算收費平均增加5%。

營運支出上升22%,主要是兩個與2022年鎳市場事件相關的項目所致,一是2025年上半年向FCA支付了9,000萬元非經常性的罰款,二是於2024年上半年向申索人收回法律費用5,000萬元。若不計算這些非經常性項目,期內營運支出下跌2%,源於有關鎳市場事件的司法覆核所涉及的費用減少。

數據及連接分部

收入及其他收益以及EBITDA較2024年上半年分別上升5%及7%,主要源於網絡費及設備託管服務費增加。

網絡費增加12%,原因是交易所參與者使用領航星中央交易網關及中華通中央交易網關的用量增加,以及出售新節流率的收費增加。

設備託管服務費收入增加8%,源自新客戶訂購以及現有客戶的使用量增加所帶來的增長。於2025年6月30日,使用香港交易所設備託管服務的交易所參與者共100名。這些交易所參與者合計佔現貨市場成交額及衍生產品市場成交量分別約72%及66%。

資料來源: 香港交易所 (00388)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展望今年下半年及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提升我們的平台、基礎設施及產品,為投資者和發行人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充裕的流動性和高效的互聯互通機制,助力他們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宏觀經濟環境。

資料來源: 香港交易所 (00388)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