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3108.27 441.19
  • 國企指數 8386.21 173.02
  • 上證指數 3374.87 5.63
00388 香港交易所
即時報價: 374.600 -10.400 (-2.7%)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18,29020,40422,273
毛利
EBITDA13,01914,71616,180
EBIT11,56013,27314,778
股東應佔溢利10,07811,86213,050
每股盈利7.969.3710.32
每股股息7.148.419.26
每股資產淨值39.2240.5042.48

香港交易所是《證券及期貨條例》所指的認可交易所控制人,透過其全資附屬公司聯交所及期交所經營香港唯一獲認可的證券及期貨市場,以及是香港上市發行人的前線監管機構。香港交易所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合作營運滬深港通,讓香港及中國內地投資者可買賣對方證券市場的證券。香港交易所亦通過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及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中國)有限公司提供市場數據。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香港交易所在2024年取得了許多重大進展,不僅推出多項提升基礎設施的長遠措施,還進一步加與國際市場的聯繫和互動。旗下市場成交量屢創新高,充分展現香港市場的活力與韌性。

宏觀環境的改善增了市場信心,使我們旗下市場恢復活力並穩健發展:我們迎來了自2021年以來最大的新股上市,市場成交量也再創歷史新高。

年內,我們繼續善用我們立足中國的優勢,推出新舉措以提升市場流動性、活力及競爭力,確保技術和營運能夠與時俱進,並拓展新的業務領域。我們完成或公布了多項重要舉措,包括各項改革、新產品開發、戰略合作,以及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提升計劃,我們相信這些舉措將為旗下市場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

另外,我們在過去一年繼續發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新興的國際資金渠道連接起來,重點舉措包括積極拓展互聯互通機制和加與中東市場的聯繫。

2024年下半年市場氣氛回暖,多項改革提升了上市機制,為我們的新股市場迎來了不少機遇。今年,我們將繼續優化上市機制,持續提升香港新股市場的吸引力。

此外,我們還推出了一系列市場微結構優化措施,包括在惡劣天氣下維持正常交易、計劃調整最低上落價位,以及推出了每周股票期權及新類別ETF等新產品,以提升市場的活力、競爭力、流動性和多元化,並維持市場質素。

上述工作以及年內的其他發展,使我們能夠增強實力、應對全球市場波動所帶來的挑戰,也讓我們能夠把握世界經濟重心東移、全球可持續發展及其他大趨勢所帶來的巨大機遇。

新股集資市場

儘管全球新股市場持續受高息環境及經濟增長放緩影響,香港首次公開招股市場於下半年顯著好轉,迎來多隻大型新股上市(包括香港自2021年以來最大的新股於2024年9月17日上市),增了市場信心。此外,內地政府在第四季宣布推出新一輪刺激措施,進一步帶動新股市場的活躍度。

2024年,香港交易所共迎來71隻新股上市,總集資金額達880億元。其中,來自新經濟行業的新股集資額佔比近82%。香港交易所《上市規則》近年新增的章節切合市場需要,全年迎來了三家根據第十八C章上市的特專科技公司、三家在GEM改革後上市的公司,以及首宗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交易(De-SPAC)。

年內,我們亦繼續致力於提升香港新股市場的競爭力,我們優化了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並引入新的庫存股份機制,方便發行人進行股份回購及再出售庫存股份,為發行人在資本管理上提供更大靈活度。另外,香港交易所亦就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定價及公開市場規定刊發了諮詢文件。

股票及衍生產品二級市場

香港股票及衍生產品二級市場2024年亦表現勁。現貨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1,318億元,較前一年升26%;下半年市場氣氛顯著好轉下,股票現貨交易創多項單日新高,包括2024年10月8日成交金額創6,207億元的歷史新高。

年內,香港交易所的衍生品市場日益壯大,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達到160萬張,較去年升15%。香港交易所亦推出多項新品,包括每周生科技指數期權及10隻個股的每周期權,以滿足市場對短期期權的需求。

交易所買賣產品(ETP,包括ETF和槓桿及反向品)市場亦繼續向好,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到189億元,較去年升35%。年內亦迎來了香港首批備兌認購期權ETF及亞洲首批虛擬資產現貨ETF上市,進一步豐富日益多元化的交易所買賣產品生態圈及提升市場流動性,全年共有36隻新ETP上市。此外,我們宣布計劃數碼化及自動化ETP的實物申購及贖回機制,以提升ETP市場效率,推動其二級市場持續活躍。

戰略發展回顧

2024年,我們繼續落實集團戰略,善用立足中國的獨特優勢,提升旗下市場流動性、確保營運與時俱進並開拓全新商機。

立足中國的優勢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連接中國與全球市場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2024年我們繼續發揮這一獨特優勢,進一步開拓新的資本市場渠道、品及合作關係,加互聯互通。

拓展互聯互通

2024年11月,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迎來十周年。互聯互通機制從最初的股票已拓展至債券、ETF及利率互換產品。

年內互聯互通機制實施了多項優化措施,包括擴大滬深港通合資格ETF範圍、以及在互換通下新增以國際貨幣市場結算日為周期的合約、歷史起息合約及推出合約壓縮服務。我們亦宣布從2025年1月起,場外結算公司接受在岸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作為互換通的履約抵押品。

預計此後還將有更多優化舉措落實,包括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納入滬深港通,以及在港股通下新增人民幣櫃台,均將有助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內地與全球資本市場的超級聯繫人角色。

拓展夥伴關係

我們繼續發展推進與中國內地持份者的關係,年內先後與山西省、山東省及西安市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加合作。

提升市場流動性

2024年,香港交易所持續提升旗下市場的流動性、活力、多元化及競爭力。計劃包括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以及擴大產品生態圈,並推出了其他措施來提升市場流動性和質素。

微結構及基礎設施優化

我們於2024年繼續優化市場微結構及基礎設施,包括提升旗下衍生品市場及ETP市場的多項措施。另外,就建議下調合資格證券最低上落價位的諮詢獲得市場大力支持,我們已制定實施計劃,第一階段預計於2025年中開始實施。

此外,我們推出了惡劣天氣下維持交易的安排,並在2024年11月14日颱風桃芝襲港期間順利實施有關措施。這一安排有助於提升香港市場對全球投資者的服務,從而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開拓新的資本來源

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國際市場上出現了新的資本來源。香港交易所將繼續充分發揮立足中國的優勢,不斷推進和擴大與中東地區的合作夥伴關係。繼2023年我們將沙特交易所納入認可證券交易所名單後,2024年亦將阿布扎比證券交易所和杜拜金融市場納入該名單,為它們的上市公司打開來港雙重上市的大門。同時,我們亦宣布了計劃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開設辦事處。

我們將繼續在此基礎上加東亞和中東之間的資本市場聯通,為雙重上市、增加雙向流動和其他機遇作好準備。

保持增長

為確保我們的市場保持競爭力和多元化、富有活力和流動性充裕,我們必須不斷提升市場質素,以符合全球投資者的需求和大趨勢。2024年,我們亦不斷推廣ESG標準,以進一步提升旗下市場生態圈的質素。

2024年4月,香港交易所刊發了有關反映IFRS S2披露要求的氣候信息披露規定的諮詢總結。一些經濟體透過立法制要求市場跟隨IFRS S2的規定,令我們感到自豪的是,香港是全球第一個透過交易所引入此項規定的市場。更重要的是,這有助於香港政府制定一套與《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接軌的本地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是建立通用全球語言來瞭解氣候透明度的重要一步。

香港交易所也是首家主要國際交易所規定旗下市場上市公司必須不遲於2024年12月31日前終結單一性別的董事會。這項開創先河的舉措非常成功,受到了香港上市發行人的廣泛支持,幾乎所有發行人均在限期前遵守了有關規定。

年內,我們也就修訂《企業管治守則》展開諮詢並隨後落實有關建議,幫助發行人建立更加有效、獨立且多元化的董事會,同時加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推出這些優化措施以及禁止發行人董事會成員全屬單一性別的規定,均體現了我們在全球競爭激烈和複雜的環境下,不斷致力提升香港市場的長期質素及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香港交易所也透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這個全球金屬定價、對沖和交易中心,支持亞洲地區以外的可持續發展進程。金屬是綠色科技的重要一環,而可持續開採的金屬對綠色轉型發揮關鍵作用。

2024年,LME提出了多項有關加強可持續金屬透明度和獲取途徑的建議。例如,制要求所有LME註冊鋁品牌實施歐盟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的排放匯報規定。
發展商品業務

LME年內也表現勁,2024年收費交易金屬合約的平均每日成交量較一年前增加18%。LME於7月認可沙特阿拉伯吉達(Jeddah)作為銅和鋅的倉庫交割點,並繼續探討香港作為認可交割地點的可能性,而有關批准於2025年1月取得確認。

此外,LME成功推出優化收市價計算方法後,又刊發了白皮書,進一步提升市場結構以加流動性,並宣布將於2025年3月推出全新交易平台LMEselect v10。

發展面向未來的技術及營運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韌性至關重要,而香港交易所向來以穩健的系統及營運著稱。不過,韌性不僅僅意味著抗壓能力。對我們而言,韌性也意味著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未雨綢繆、靈活應變、把握機遇的能力。

而科技是我們保持韌性的關鍵。

滿足新一代投資者的需要

香港交易所正在開發新平台和引入現代化的服務,致力實現實時交易處理及支持24小時衍生產品交易,確保香港交易所市場基礎設施能夠滿足新一代投資者的需求。

為此,在2024年,香港交易所宣布計劃在其領航星綜合現貨平台(OCP)上引入新的交易後服務及功能,以及開發新的領航星衍生品平台(ODP),透過自身的技術實力,提升香港衍生品市場在全球的競爭力。

此外,香港交易所將確保其現貨市場系統於2025年底前可在技術上兼容T+1結算周期,並計劃於2025年就適合香港市場的結算周期進行市場討論,預計在上半年刊發白皮書。

這些優化舉措將有助香港交易所服務全球投資者,並鞏固香港作為亞洲領先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

探索新業務領域

香港交易所積極探索與旗下核心業務有關聯且相輔相成的業務機遇,以維持我們作為全球交易所的競爭力。

指數及數據業務

2024年,我們推出了香港交易所虛擬資指數系列及生香港交易所滬深港通中國企業指數,標誌著集團向指數業務邁出第一步。

此外,香港交易所推出新數據平台「香港交易所數據平台」,提供香港交易所歷史數據等,滿足全球投資者的需要。

資料來源: 香港交易所 (0038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踏進2025年,儘管去年地緣政治不明朗的局面可能會一直延續,隨著通脹壓力稍緩以及息率下調,全球經濟也有望實現溫和增長。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在促進科技進步、推動可持續發展進程及連接新興資本中心等方面均有潛力扮演重要角色,這為香港交易所等全球交易所帶來巨大機遇。

我們將繼續優化基礎設施和微結構、產品生態圈以及技術和營運,確保我們擁有抵禦宏觀經濟波動的韌性、捕捉瞬息萬變機遇的動力,以及不斷提升市場流動性和活力的競爭力。

資料來源: 香港交易所 (00388)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